托乎提尼亞孜·阿不力孜
[摘 要]高校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意義重大,更是給社會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陣地,對于未來社會的發展,高校青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這類人群的身體健康是社會尤其關注的問題。在如今的社會當中,人才不僅僅需要具備專業的能力,還需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所以,高校體育訓練成為重中之重,更是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然而,高校體育訓練工作比較復雜,在實際當中,無法避免的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本文針對高校體育訓練中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體育;訓練;問題;對策
如今社會發展迅速,市場人才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其自身專業能力方面,更多的涉及到體能、體質方面。教育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給社會培養高素質型的全能型人才。高校體育訓練的開展,目的就是對社會培養體能健全的人才。然而,在實際當中,高校體育訓練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必須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解決,使高校的體育訓練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一、我國目前高校體育訓練發展現狀和問題
為了讓高校能夠更好的發展,適應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政府針對性的出臺了各方面的新政策,旨在讓高校青年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高校體育是目前社會尤其關注的問題,隨著人們對自身體能、體質的重視,高校發展規劃中將高校體育作為重要教學任務。因此,高校學生在體育方面正不斷得到發展。但是,由于缺少相關經驗,使得目前的高校體育訓練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些甚至嚴重制約了高校體育的發展,最終使得高校體育改革受到很大阻力。
1.高校領導對于體育訓練政策落實不到位。就目前高校的教學現狀來看,由于高校當中相關有經驗的人才比較少,而且本身高校體育訓練經驗也較為缺乏,對于政府新出臺的體育訓練政策在理解方面各有極大的差異性,而且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體育訓練的開展,這樣的情況下,使得高校體育訓練發展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參差不齊。大多數高校都對政策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解讀,并結合自身狀況對學生采取相關的訓練。但訓練效果究竟如何,卻并不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只是以完成訓練為最終目標。這樣的話,就無法檢驗訓練是否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從而無法達到不斷糾錯不斷進步的地步,而只是單純淪為學校應付上級政策的手段。少數在體育方面有優勢的院校,會合理的分析政策,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檢驗論證方法,并大力執行,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一些高校仍保留著舊的思維,單純以學生成績為評定標準,不重視體育訓練,對上級政策陰奉陽違,最終當然無法提升學生體育素質[1-2]。
2.相關經費以及人才的缺失。我國高校體育訓練方面剛開始發展,出現的一些政策也不完善。政府部門對于體育設備的建設也是在剛起步階段,其體育人才的培養規劃也在初步發展階段,體育訓練中投入的經費不足。所以,在高校體育訓練當中,造成人才非常的缺乏,設施老舊而不能得到及時更新的狀況,而這也是目前高校中制約體育訓練的發展的一大問題。這個問題無法得到立即的解決,這是目前的社會階段所決定的,只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不斷得到發展,人們意識發生改變,體育受到人們確切關心時方可使這一問題得到較大改善。
3.人們對于體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從古至今,人們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人們更加的尊重文人,對于從事體育事業的人并不是很關注。形成這樣的局勢,和我國社會文化和制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文化課的成績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和前途,人們不會將太多的精力放在體育訓練上。因此,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迫切希望學生能在學業上有所作為,而并不關心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而學生自己無論是對社會現狀有清醒的認識,還是受到學校及家長的壓力,也都會將幾乎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
4.體育訓練模式傳統。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在給學生進行體育訓練課程的教學時,使用的訓練模式是傳統模式,與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不相符。在教學當中,教師只一味的給學生進行運動技能的訓練,在進行訓練時,也是沿用的傳統規律,壓制了學生自主的想法。陳舊的訓練模式,導致學生對其產生了極其厭煩的心里,從心里就不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掌握不好,教學效果也體現不出來。
5.體育訓練內容繁雜重復。在大多數的高校當中,想要能夠更好的實現體育訓練的目的以及教學任務,高校體育訓練設置的內容比較多,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些訓練項目存在極大的難度,最終的結果就是,體育訓練也只能讓學生進行表面的學習,卻無法發揮體育訓練真正的作用,訓練出來的效果也極其不佳。而且以前內容又要重復的進行訓練,個別的高校僅僅將訓練停留在走、跑、跳、投等簡單的訓練項目,沒有去研究訓練效果好又有趣的、學生接受程度還高的訓練項目。在訓練過程中,總是分不清重點,總是想著以提高技能和身體素質的項目為主,忽視了有關休閑體育、生活體育的內容,這樣就影響了學生思想與能力的形成。長久以往,學生就僅僅只是完成規定的任務,對自己體育能力完全不注重。
6.體育訓練場地器材不全。 教師想要有效的開展體育訓練活動,高校應該將教學場地和器材進行相應的建設,只有該方面進行了良好的設置,才能有效的開展體育訓練。然而,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多高校當中,其教學場地和器材的建設無法和相關要求標準相符合,并且存在一定的問題。
7.教練員水平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掌握體育,更是對其他方面非常注重。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進行體育訓練時,只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競技技術方面的教學,對學生健康教育卻不夠重視,這樣訓練的結果就和社會所需的人才目標相背離。
8.體育訓練目標含糊不清。大多數的高校當中,體育訓練目標不明確,甚至有的高校對于體育訓練不夠重視,只是一味的想要實現教學任務,讓學生暫時的進行體育訓練,甚至有的學校為了能夠得到榮譽,不考慮體育訓練能帶來的好處,這樣就導致學生整體的運動水平得不到提高。
9.體育訓練與文化課之間的矛盾。 大多數的學校,以及家長認為,如果過多的將時間用在體育訓練上,會給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更加重視學生文化課的學習,認為學生只有考出的成績是高分,并且有好名次才是重點。所以導致學生不重視體育訓練,這也對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造成了損失。
二、高校體育訓練中問題的對策
1.改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社會的推進,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對于體育訓練方面,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與現代的技術進行相結合,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給學生開展的教學內容,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應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多挖掘出一些新的體育項目,開設學生喜歡的新興項目,豐富訓練內容。
2.完善體系,提高訓練質量。對于高校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教師應該以全面發展為出發點,改變教學理念,對教學體系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善,使得訓練質量得到提高。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掌握體育技能,更是對學生思想方面的指導,要將終身體育的思想貫穿到體育的訓練之中,使學生意識到體育訓練是一件重要的事,要讓學生愛上體育訓練,主動積極的進行體育訓練。
3.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體育設施。大部分的高校不能滿足體育教學所需要訓練場地與教學器材,與課程中規定的標準有一定的差距。高校應該重視體育訓練,提高體育訓練在高校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位置,發展體育設施的建設。高校應該通過調查,找出學校與學生最需要的體育設施,然后投入資金進行建設,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精力與時間進行體育訓練,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
4.加強師資力量,促進教練員素質。教練員起著引導學生、教授學生技能的作用。教練員應改變傳統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訓練,注重發現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考核標準,不能單單只是看最后的成績,也應結合平時的表現和態度。公正公平的考核標準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作用,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教練員本身也要規范道德修養與職業修養,起到表率的作用。
5.注重取得家長與學校的認可。學校方面,要轉變觀念,將體育訓練與文化課進行兩手抓,既要進行訓練又不耽誤文化課的學習。教練員方面,應該保持與家長的聯系,告知家長體育訓練的優勢與重要性,提高家長的體育訓練意識。教練員也可以通過家長更加的了解學生,找到適合學生的方式方法,便于學生的體育訓練。
6.注重理論的學習,提高理論教學質量。高校的體育訓練在傳授運動技能的同時也要傳授學生體育的理論知識。想要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就應該適當的學習理論課程,充實課程的內容,將理論與知識融入到體育訓練中,不再只是進行簡單的體育訓練。體育教育根本在于體育的文化,唯有文化才能形成體育,唯有文化才能發展體育。
三、結語
重視高校的體育訓練,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體育訓練模式,創新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訓練環境,使學生意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使高校的體育訓練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萍萍.南京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6(33),7-19.
[2]吳貽剛,王健,劉淑燕.論學校業余體育訓練的制度改革[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7(02),512-536.
[3]楚繼軍,湯起宇.普通高校群體運動競賽內容的改革[J].體育函授.2017(04),42-96.
[4]2016年安徽省教練員培訓班在安徽體院舉行[J].安徽體育科技.2016(06),714-736.
[5]劉曉然,吳連次.淺談核心穩定性在現代體育訓練中的應用[J].職業時空.2016(04),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