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雙
摘要:本文分析了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運營與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發展的現實特點,提出了建立多層網狀的科技服務平臺體系、積極發展科技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建立高素質的科技中介隊伍、吸引各類金融資本介入等促進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運營與服務模式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科技服務平臺;運營模式;服務模式
面對當今世界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新趨勢,面對“四新”企業的發展需求,科技服務平臺作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科技創新制度安排,日益受到關注。因此,科技服務平臺的發展成熟,對于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背景下,遼寧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動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和發展,而通過科技服務平臺的運營和服務模式創新,能夠充分發揮科技服務業對于創新驅動的支撐作用,從而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遼寧省經濟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遼寧科技創新平臺模式存在的問題
由于各級政府投入分散,缺乏創新平臺建設的戰略規劃和統一管理,在科技資源的科學整合和配置過程中,生產力促進中心與基地以及聯盟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盟合作溝通與協調機制。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以及缺乏有效地溝通機制,生產力促進中心與基地或聯盟之間,甚至跨中心、跨基地、跨聯盟的合作機制尚未建立,難以形成有效閉環,限制和影響了生產力促進中心、基地、聯盟的整體發展。人才資源短缺,缺乏領軍人才,自我造血功能較弱,嚴重影響了整體研發能力。一是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上,不管是生產力促進中心,還是基地與聯盟,都與實際執行目標有較大差距。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輸送和培養機制,導致人才資源短缺和人才惡性競爭的局面。二是多數平臺的建設經費都用于基礎建設和設備采購,忽視了人才隊伍建設。基地對企業屬松散型管理,基地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導致管理質量不高。現階段,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平臺發展所需的資金投入主要來源于項目,雖然在項目合作過程中時效性和針對性較強,但是項目還是主要采用“短、平、快”的合作方式,不利于產業共性技術的合作研究與開發,而科技經費往往不足以支撐整個科技服務平臺的長遠運作與發展,但是向企業收費又相對比較困難,因此,遼寧省科技服務平臺在后續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經常面臨可持續投入資金短缺問題,嚴重影響了產業共性技術的深入研發。
二、遼寧科技創新平臺服務特色分析
(一)為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服務
平臺本著服務于民的理念,積極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服務。其平臺上的“科技文獻服務系統”、“大型儀器共享系統”和“成果轉化服務系統”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非常便利的路徑。其中,“科技文獻服務系統”不但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的藏書和文獻,網絡期刊數據庫和網絡圖書館,而且還整合了包括俄羅斯科技信息數據庫、新興產業戰略情報數據庫、企業創新創業動態數據庫、重點產業發展動態數據庫等14類特色文獻數據庫,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進一步科研探索和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數據支撐。除了在校內開放共享,還有省內外多家單位通過科技平臺共享使用哈工大的儀器設備,在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提高了設備使用效率。“成果轉化服務系統”整合了遼寧省各領域產學研先進的科技成果,實現了成果轉化供需信息的有效聚集,不僅提供科技成果展示、項目推介、政策咨詢、供需配對,還對成果供需信息提供在線受理和跟蹤服務。遼寧科技平臺的這些人性化的服務,不僅拉近了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距離,更加促使其合作和結合,為產學研的真正結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媒介。
(二)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特別是當前,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全局和戰略性的重要意義。“遼寧平臺模式”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做大做強,建設一站式創業服務體系,真正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提升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降低中小企業的創業成本。“遼寧平臺”推出“行業監測服務體系”、“技術創新服務系統”、“成果轉化服務系統”、“創業孵化服務系統”、“科技金融服務系統”、“科技惠農服務系統”等,為中小企業從建設初期的信息查詢→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幫助→把科技的轉化為商品→中小企業的人才及培訓→企業發展中的資金支持→真正落實。“遼寧平臺”細致入微,真正心系企業,為中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營造了一個無比優化的平臺空間。
(三)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撐服務
通過“科技金融服務系統”所提供的科技投融資的信息查詢、發布與對接服務,將有效滿足省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需求。通過“科技惠農服務系統”所提供的項目申報指導、交流、合作、交易、共享等服務內容,在項目扶持、資金支持、政策傾斜等方面促進農業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通過“專家咨詢服務系統”以遼寧省近500名各領域專家、十幾類咨詢機構作為科技咨詢資源,向社會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攻關、產品創新、技術引進、競爭情報、經濟分析、現代科學知識、可行性研究、科技立項咨詢等多個領域科技咨詢服務。通過“科技管理支撐系統”來不斷充實和完善遼寧省科技統計數據系統、遼寧省科技網絡視頻答辯及評審系統、遼寧省科技人才系統、遼寧省科技廳政務與業務信息系統等服務系統。“遼寧平臺模式”正是通過這一系列面向科技管理的服務系統,為科研院所、企業、政府等提供了發展決策的支撐體系。
三、結束語
遼寧科技創新平臺模式正是緊跟當今時代發展的步伐,走出本省、本地區,積極探索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合作;同時,遼寧科技平臺又與國家平臺中心建立聯動機制,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戰略合作體系,是真正實現服務于跨區域、跨國界的科技創新平臺。
參考文獻:
[1]王文君.公共科技服務平臺構建和有效運行研究[J].科研管理,2016.
[2]張建成.我國科技條件平臺建設進展及其思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