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孫明星
摘要:隨著水利工程的增多,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堤防護岸工程技術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下,堤防護岸工程技術是保護城區人民生命財產及政府部門、企業園區和工礦單位的重要指標,成為了國內外學術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焦點課題,本文就堤防護岸工程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堤防護岸;施工技術上;水利工程;運用
1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
1.1堤防護岸的概念
堤防是指在江、海、湖、海沿岸或水庫區、分蓄區周邊修建的土堤或洪墻等;護岸是在河道岸坡上用塊石或砼鋪砌以保護河岸的建筑物為護坡,護坡有可以分為砼、漿砌塊石、干砌塊石護坡等,按下坎是否有樁可以分為有樁、無樁護坡。
也就是說,堤防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人口、耕地、工礦企業等免受洪災,護岸是防止岸被水流沖淘或者河流改道等。
1.2堤防工程施工技術
1.2.1堤防土料的選擇
在進行堤防工程的土料選擇時候要保證土料可以達到防滲透性,用土原則是就近取材,因地制宜。一個堤防工程的實施,要綜合考慮到土料的運輸距離、土質、水分和開采條件等,在堤防工程地基用土要選擇具有亞粘土和中壤土進行填基,在表面覆蓋時候選擇沙土性土壤,禁止在堤防護岸工程中使用凍土、雜質土和淤泥土進行施工。
1.2.2堤防填筑、壓實技術
在開展堤防填筑時候,根據地形條件進行逐步填筑。如果堤防橫斷面坡度大于1:5時候,要進行相應的處理,不能是堤防出現過陡的傾坡;在堤防的個作業面操作,要均勻統一的進行碾壓和填土,不能出現有溝壑,根據用土質地進行分層填筑,結合檢測數據進行科學的施工。
1.3護岸工程施工技術
1.3.1壩式護岸
壩式護岸指依托堤身、灘岸修建的丁壩、順壩及丁、順壩相結合的“r”字形壩,起到引導水流離岸,防止水流、風浪、潮汐直接侵襲、沖刷堤岸的作用,是一種間斷性的有重點的護岸形式。
1.3.2坡式護岸
坡式護岸是將抗沖刷的材料沿著岸坡及坡腳位置覆蓋到一定面積,使江河湖海岸不受到水流、風浪、海潮侵襲和沖刷采取的工程措施。護腳工程是坡式護岸的重要部分,它的穩定性對護岸工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護腳工程有一定的防腐性,有利于實施水下工作,在枯水期進行施工是最佳。
2堤防護岸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策略
2.1烏蘇里江水利工程中拋石護岸工程的應用
烏蘇里江是中國黑龍江支流,是中國與俄國的界河,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重點農業保護區。烏蘇里江流域春季容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并且變化無常,夏季炎熱濕潤多雨,由于降水集中,伴有暴雨,烏蘇里江流域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的烏蘇里江,在修建堤防護岸時候有很大困難,東北的天然氣候對于烏蘇里江水利的修建更是雪上加霜,在護岸工程中采用拋石護岸是最有效的辦法。
拋石護岸工程中的護腳部分,可以在烏蘇里江枯水期進行水下拋填或者放置冰面上,等到春季,氣溫變化較大時候自然沉入江中,護岸的施工順序可以是從上游到下游。如拋石護岸的示意圖:
護岸,可以直接將拋石放置在坡面上,使用削坡時候,護岸施工可以使用推土機從上游到削陡坡土料,并要按設計比例進行平整,回填土料要進行碾壓和夯實。第二,拋石。在削坡工程進行后,就可以直接把拋石倒入護腳處,護坡可以用人工擺平,拋石的厚度務必要達到設計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把比較好的塊石用來做岸上的干砌石使用。烏蘇里江的水利工程運用拋石護岸是即省資金又施工方便的一種施工工藝。
2.2堤防護岸工程在長江水利工程的應用
長江大堤護岸是針對治理河段的河勢及解決岸穩定性采取的工程技術。長江大堤護坡有三種形式:干砌石、漿砌石和散鋪石,主要是以干砌石為主的堤防護岸工程,示意圖如圖2:
干砌石護坡的整體性很強,可以抵御最高8級大風和水流的沖刷,適用于河灘變形輕微處,同時對于地下水還可以起到導濾作用。干砌石護坡,一般會根據河灘形式和土質采用1:2.5~1:3,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變坡。護角坡度要在枯水位的0.5~1M;坡腳砌1平方米的斷面來保持護坡的穩定;護坡采用單層塊石,厚度要求在30厘米,下鋪碎石在7厘米,上砌石厚度在23-30厘米。
3結束語 在水利工程中,堤防護岸工程技術不僅加強了水利工程的質量,對周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和城市化建筑設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力興修水利工程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堤防護岸工程技術的應用,充分利用先進、科學的施工技術,采用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來提高堤防護岸工程的安全性和整體性。水利工程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創新和完善,努力探索出更科學、先進的堤防護岸工程技術,保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個細節的合理與安全,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