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立
一則嘉興市長帶100多名領導干部上法庭的新聞引人注目,市長說,希望能把法庭變成課堂,讓大家身臨其境,感受司法過程、體會法律運用,進一步增強對法律、法治的敬畏之心。據(jù)悉,這位40歲躋身正廳級的市長任職一年來,堅持在常務會議前學習法律,至今已學了15部。
這些行動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此類頗有力度的學法用法舉動還沒成為“尋常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依法治國各項事業(yè)取得新進展,但不可否認,現(xiàn)實狀況離總目標仍存在距離。
實現(xiàn)全面依法治國的“牛鼻子”在哪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這一論斷可謂切中要害。法治之不行與個別領導干部不知法或知法而不行有很大關系,具體表現(xiàn)包括:
一曰學法不信法。法律是一種信仰。目前,官員們經(jīng)常參加各種法律培訓班,工作當中也會用到不少法律,有的部門甚至是制定法律的業(yè)務部門,但是否都確立了法律信仰?未必。從落馬的官員來看,如果信仰法律,或者至少頭腦里有法律這根弦,這些官員何以落到成為階下囚的地步?不敬畏法律、不尊重法律,把法律當成紙上的條文而已,是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有領導干部不信法,就有一些群眾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法、信錢不信法、信權不信法。若領導干部不以法律為信仰,如何能讓全社會尊法守法?
二曰有權就是法。法律是治國重器。而有官員認為法律只是治理的一種工具,而且是不那么重要的工具,而權力本身才是重要的,有權就能任性,說的話都是“金科玉律”。他們以為法律治民不治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對老百姓而言的,官員可以置身事外,出了事也可以“例外”處理。孰不知,這種權大于法、法律工具主義的想法,已經(jīng)使自己處于時時可能觸碰法律底線的危險境地。
三曰真的不懂法。“法律就是國家鑄的一口大鐘,你不去敲,它永遠不會響。”說這句話的不是官員也不是法學家,而是一位討薪農民工。可能極個別官員還未達到這樣的認識水平,因為他們不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權。中組部干部監(jiān)督局在分析違法犯罪的多名原領導干部反省材料后發(fā)現(xiàn),81.4%的人認為自己犯罪與不懂法有關。法律是“人民自由的圣經(jīng)”,不懂法、不學法的官員無法保障人民的法定權利,一些上訪案件、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就與此有關。
四曰知法不守法。“徒法不足以自行”,用法也要規(guī)范、符合立法精神。有些官員不是不懂法,相反,對法律的規(guī)定、運行非常熟悉,從而鉆了不少法律空子,精于“打擦邊球”,將一些違規(guī)違法的行為“合法化”,讓本該為民服務的法律變成為己服務的工具。城市拆遷、農村征地糾紛上訪案件居高不下,相關官員真的不懂物權法、土地法嗎?他們是在讀透了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千方百計讓違規(guī)拆遷、違法征地合法化。知法不守法、操縱法的危害有時更甚于不懂法。
五曰用法為作秀。學法用法須真學真用,來不得半點虛假。而個別官員學用“兩張皮”,公眾場合大講特講學法用法,發(fā)表文章弘揚遵紀守法,而其作出的決定卻常違法律。曾是明星官員的仇和,多次在講話中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而其自身在主政江蘇沭陽時,勒令全縣5000多名機關干部放下日常管理事務,投身環(huán)境整治工程;主政昆明時,為整改市容而強迫拆除居民防盜籠,對公民合法私權進行暴力剝奪,其眼中的法律只是作秀的工具。
知行合一,強調既要知,又要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領導干部不僅要知法,還要用法,解決上述這五大問題,一要真正樹立起對法律的敬畏感、歸屬感、崇尚感,以法律為信仰;二要正確認識法律與權力的關系,以法律為圭臬;三是需要切實運用法治思維來決策、辦事,以法律為依據(jù)。知而不行,終是未知。官員都能自覺帶頭信法、知法、守法、用法,屆時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則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