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前,他無意間查尿,發現血尿和蛋白尿,當時24小時尿蛋白1.0g,潛血3+,腎功能、血壓均正常,肌酐80umol/l。當時醫生診斷為“慢性腎炎”,給他用了依那普利和魚油,復查24小時蛋白尿0.3g,且一直基本保持穩定。
大約在7、8年前,自行停藥,期間單位體檢尿蛋白和潛血有時候1+,有時候2+,肌酐在90umol/l~100umol/l左右,但未重視。
4、5年前體檢,潛血蛋白尿均3+,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g,自己又將依那普利和魚油繼續服用,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下降到0.6g,血肌酐90umol/l,指標好轉后又自行停藥。
1月前體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2.5g,血壓高達180/100mmHg,肌酐155umol/l,化驗單上顯示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為46ml/min/1.73m2,B超提示雙腎偏小??粗约翰v上赫然“慢性腎功能不全”幾個字,開始慌了。不放心,隨后又復查了兩次腎功能,結果相似。
越想越后悔,越想越害怕,希望我們能告訴他還有沒辦法逆轉,是不是以后一定會腎衰竭?
像這樣的病例,在中國,是再普遍不過的現象。并不是慢性腎病病情本身預后多么差,而是很多患者從發病到腎病進展,期間根本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導致預后變差!
自己不重視,沒人幫你重視
我們目前的慢性腎病管理,說直白些,除了中國少數幾個頂級醫院腎內科對一些病患進行長期隨訪管理,其他的很多地區,連這個基本概念都沒有。
事實上,慢性腎病雖說是一個長期治療和復查的過程,但只要能早期重視,得到有效的管理,很多人這輩子的生活狀態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樣。
根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顯示,我們中國慢性腎病患者約為1.2億人,大部分人都處于疾病早期階段。但因為腎病早期癥狀隱匿,這其中只有12.5%的人,也就是大概1500萬人知道自己有腎臟問題,其余的人還蒙在鼓里。許多人問,既然慢性腎病需要早知道、早管理,預后才好,為什么國家不全面普查這個問題?
問題是,根據我們國家醫師協會的統計,在職腎內科的醫生只有3萬多人。已知1500多萬患者,3萬的醫生尚且不能滿足需求,更何況還要管冰山下的。現有的慢病管理尚且不成體系,尚且是老大難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病患自己不重視自己的病情,不主動尋求靠譜醫生的管理,那么現實情況就是,沒人會幫你重視!等腎功能已經快速進展,你后悔想挽救,對你個人而言,就要比當初病情處在早期時重視,效果要大打折扣。
發現腎臟問題,怎么管?
不管什么時候重視,我們腎友開始重視的那一刻,就是最早的時候。
即便人體只有一個腎臟,也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這是因為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失去一半腎功能仍然可以好好活下去。
腎臟這么堅強,不是給我們用來作踐的!
腎友小姜,因為沒有任何不適,11年來想起來才偶爾吃吃藥,一不復查就是數年。如果他當初能跟隨一個腎內科醫生,規律的復查和吃藥,把尿蛋白、血壓持續控制在穩定的范圍,那么,他的腎功能可以一直保持在穩定狀態,以后腎衰的風險也非常小,對他個人來說,除了每幾個月去醫院報個道,生活基本沒有受什么影響。
但,這個世界沒有后悔藥,他現在想重新重視起來,并不是來不及。因為目前腎功能已經明顯受損,那么要注意、要管理的項目就比當初腎功能正常時要多。在腎功能不全的階段,除了蛋白尿、血壓、腎功能,還有一些腎病合并癥,比如腎性貧血、腎性骨代謝紊亂、心血管疾患等等方面需要評估。這些所有的指標都控制好,腎功能有希望維持穩定很多年,并且盡可能延緩終末期腎衰竭的時間。
每一方面都是學問,除了了解相關知識,他更需要做的,就是找一個靠譜的腎內科醫生,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繼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模式,那么,腎功能繼續惡化的速度會非???。
預后好沒有捷徑,笑到最后才是成功
我們的疾病教育還很匱乏,不只是慢性腎病,對待很多其他慢性病,大眾還接受不了疾病需要長期關注的觀念。在我們心里,總認為能幫助患者一蹴而就、立馬斷根的醫生才是好醫生,殊不知,那些打廣告宣傳“奇效的”,到頭來往往使一個家庭人財兩空。
我們現代人的高發病,慢病類型都是要長期管的!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等,哪一個不是?
慢性病,長期管理,莫怕!誰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來源:腎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