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又不會看病,如果不是醫生,你們吃什么啰”!這是很多院長在批評行政后勤人員用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最刺耳的一句話!恰恰也是行政后勤人員在醫院地位的體現。的確,行政后勤人員不是一線臨床人員,自然很少被和醫院的發展與管理聯系在一起,在醫療專業出身的院長眼里永遠好像都是“跑龍套”。
現代化的醫院管理,無論是在提高醫療資源的效率和效益、成本合理化節約、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還是其他方面都離不來行政后勤人員的參與。朝鮮戰爭拼的就是后勤保障,但我們醫院的行政后勤管理需要變強大,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方面。
1.缺乏合理的教育培養制度
從培養開始說,醫學院校的大多數為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最近幾年才有醫院管理專業,但還多為亞專業,仍舊是原來專業培養的哪些內容),多數學習的都是流行病學、衛生資源配置、衛生經濟學、醫學統計學、醫療保健制度等衛生規劃宏觀面的東西,對于醫院管理的微觀面的課程設置還是很少,缺少工具的學習和運用,到了醫院實習階段,也沒有明確實戰性的培養,而臺灣醫管專業就會實際深入到醫院各個崗位培養,從表格的制作、流程管理等實際運用方面學習。并且這些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就業的方向為衛計委、衛監所等部門,就業方向單一,即使去了醫院,與自己的醫學專業同學比,也是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安在什么地方要么狠迷茫,要不就是時時刻刻想跳槽。
2.職能劃分不清晰,崗位角色模糊
行政后勤部門的職責劃分是否清晰,我們從一個現象就可以看出來:很多醫院行政后勤人員經常把白大褂也當做自己的工作服,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定義不清,大家是醫療工作人員還是非醫療工作人員。另外,特別是醫療部和護理部一般都是具有臨床工作經歷的人員,他們具有醫師和護理上的中高級職稱,但歸屬行政后勤崗位,沒有上臨床或門診。他們的身份、待遇就很模糊,但醫療質量管理、醫療糾紛處理、護理質量的提高都需要這樣的專業背景。像臺灣護理的職業分支最后發展方向就分管理方向,還是臨床方向,這樣就比較明確。
3.與臨床一線的協同作用很弱
行政后勤本應該是支持協作單位,但目前醫院特別是在公立醫院,因為形成的認知、地位和待遇的差異,導致行政后勤對臨床的看法是:他們辛苦,但是他們收入高啊,我們后勤行政一點點工資和獎金,如果我們有那么高的收入,我也愿意。這種看法我們先不上升到責任、道德層面,這也犯不著。就制度和管理來說怎么讓行政后勤和臨床站在一條線上,就是要形成大家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自身所付出的價值和努力有一個正確的反映。
4.人員缺乏晉升空間,上升渠道單一
目前對于醫療專業技術人才來說,可以有職稱上的晉升、崗位上的晉升,并能在技術許可上取得一些專業資格認證。而在行政后勤上崗位多數只有崗位的晉升這一天路,在職稱上幾乎都還沒有統一的原則,有的是走會計師、經濟師,高級工等等,一般專業技能資格也只是限于工人技能上崗的需求。還有行政崗位人員用臨床的職稱參照使用,這一點特別是在績效獎金發放上一直是比較尷尬的地方。所以行政后勤人員的晉升空間相對較窄,并且混亂,沒有統一的原則和規劃。如果行政后勤各個崗位進行職業化,這樣給大家明確的個人發展方向及路線,在職位發展和專業技術上都有突破的方向,個人的待遇也會變得更明確和能體現自己的本身價值。
5.人員素質層次不齊
刨除行政后勤人員的崗位不同對人員的學歷、職稱、資格也要求不同,沒有統一的人力規劃要求。像設備科、人力資源部、財務部、信息科等這些都需要相對較高的標準要求,而醫教、采購、院辦、病案等標準又相對較低。并且有些部門之間的人員流動非常頻繁,這兒待不好又去另外一個科室,某些科室直接成為養老部門,安排閑職的地方或一些關系戶塞人的地方。像這樣,工作怎么會做的好呢?而隨著現在衛生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的條件提到,特別有編制的。新進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層層選拔,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他們與原有體制下的原來人員構成形成了對比。
6.工作期間技能培訓與學習不足
行政后勤的外出學習機會相比臨床要少,但行政后勤也有自己的專業方向,醫院管理其實很大一部分是指行政后勤的管理,他們的能力及技術的提高,將會為臨床工作的開展提供很多的便利和效率,解放臨床醫師的生產力,可以為臨床節約更多的時間投入在病患身上,專心的集中在臨床技術上。讓臨床真正的回歸病患,沒有行政后勤管理能力的提高與支撐,臨床的發展總會感覺是在孤軍奮斗,臺灣長庚醫療體系的“醫管分工合治”就是這個理念。雖然近年來,學習機會和各種會議、咨詢公司培訓的增多,又會面臨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理念有了但有幾個醫院是真正的學習和應用。
7.重視運營管理的概念與模式
中國的醫院管理長期屬于重視醫療專業和技術發展,不重視醫院的運營管理。管理不能成體系建立,抓了局部,放棄了整體。所以現在醫院涉及到流程的問題、整合的問題,如果不是院級領導出面解決,基本上是一籌莫展。醫院運營管理通俗點說主要將行政后勤以醫院的經營發展為中心串聯起來,并協同、配合、支持臨床的發展。運營管理涉及醫院資源的配置評估、床位的使用、設備的購進利用、科室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的控制與節約、流程的優化、績效的核算、系統性問題的追蹤協調解決、經營決策的建議、預算的制定等方面綜合的管理。目前在國內比較好運用的就是華西醫院的運營管理部。現在國內很多醫院才剛剛有運營的意識。
在2017年國家大力倡導的醫改中,明確提出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高服務能力和效率,當真正要由口號變成落實,行政后勤人員需要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行政后勤人員不在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