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茶屬綠茶類,其發現、種植、利用與品鑒在峨眉山發源較早,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種植、加工工藝,其顯著特點是“扁平直滑、嫩綠油潤、清香高長、鮮醇甘爽”。由于峨眉山卓爾不群的自然環境與得天獨厚的茶葉資源及悠久的宗教文化,形成了品種繁多、品質優異的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特別是其佛茶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
峨眉山茶始于楚昭,發于漢晉,興于隋唐,盛于兩宋,唐朝名儒李善在《昭明文選注》中發出“峨眉多藥草,茶尤好,異于天下”的贊嘆,宋代文豪蘇東坡汲取峨眉山泉烹煮峨眉山茶,留下“分無玉碗捧峨眉”的優美名句。南宋詩人陸游也寫下了“雪芽近自峨眉得,不見紅囊顧渚春”的千古絕唱。
峨眉山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部邊緣,是盆地到高山的過渡地帶,有平原、丘陵、高山等地貌,海拔在386米-3099米之間。特別是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帶,高峻的山脈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散射光多、云霧多、土壤深厚肥沃,多項環境指標均優于國家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準,形成了絕佳的高山云霧生態環境,非常適合高品質茶葉種植,茶葉品種多樣。
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交相輝映,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山、水、佛、道、茶、武”六秀相輔相融,讓峨眉成為不可復制的茶文化重地。
峨眉山茶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峨眉雪芽、竹葉青、仙芝竹尖等多個品牌茶葉獲獎,2009年,峨眉山茶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錄。近年來,峨眉山市大力推進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是“川茶千億產業”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