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娟
摘 要:為了確保廣播電視能具有良好的發展,需要管理人員能了解目前廣播電視系統所面臨的形式,從而清晰認識到目前的廣播電視系統在發展中的相應任務。本文就廣播電視系統宣傳管理方面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宣傳 廣播 電視
廣播電視節目一直以來都是人們了解國家發展政策、社會時政要聞、休閑娛樂信息的主要途徑,為我國的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與此同受到經濟快速發展、信息領域發展以及世界聯系更加緊密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目前的廣播電視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式以及新的發展機遇。
1.廣播電視在宣傳管理方面所面臨的形勢
廣播電視系統在發展之中受到環境影響比較大,一旦環境、局勢發生變化,那么需要管理人員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采取相應對策,從而時代的發展同步。
1.1全球化的趨勢
目前受到互聯網信息的發展,使得在目前出現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連系更加緊密。依托于先進、高效的華聯網絡系統,就能在極短時間內將世界上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新聞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圖像的形式、圖像的形式進行傳輸,這樣也就達到突破地域限制、強化世界范圍內信息共享的目標,而在這種新形勢下,廣播電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管理以及協作也有了相應的變動。
首先,在目前實現了信息傳播方面的全球化,這種現代化的信息革命使信息在全球范圍的共享、互動成為了時代的新旋律。其次,伴隨著信息全球范圍內的共享以及傳播,在目前也出現了跨國類型的大型媒介公司,使得世界范圍內的信息管理得以實現。而由信息全球化而催生出來的跨國型媒介公司則又有效的促進了信息分享、傳輸的發展,促使廣播電視方面的傳播工作走上新的高度。第三,在這種全球化的趨勢下,也使得各個媒介公司的工作、競爭都被拉到同一個平面上,尤其是在各個媒介公司在向世界發展、擴張的過程中,往往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物質管理等方面遇到較為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也因為突破了地區、國家的限制,所以在競爭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方面、國情方面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工作人員在迎接挑戰的同時獲得成長,困難與基于并存。最后,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全球范圍內的協作,在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聯通協作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樣不僅實現了高效的新聞信息傳遞,另外通過這種信息的資源整個也就能有效的加深廣播電視節目的深度,促進其剛獲得的更好的發展。
1.2.信息化的趨勢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運用與網絡傳播的迅猛發展,信息化的局面逐漸清晰,新聞傳播行業應勢而動,從規則、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發生巨變,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域的協同合作,締造了一個“統一的媒介王國”。所謂的“新聞傳播業界”不再是單一形態的、單向輸出的廣播電視臺,傳統與新興兼容并包的媒介觀念已經形成,傳統媒體的宣傳管理工作必須面對這樣幾個新的媒介事實。
首先,新興媒體全力出擊。一方面,新媒體后來居上,成為時代領跑者。目前,我國有網民近6億人,手機上網用戶4.6億多人。新媒體的自主創新能力越來越為人矚目,它所引發的熱點事件已不單純局限于互聯網領域,更多地與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甚至演變為各級管理機構提升執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傳統媒體借力發展。在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正在變壓力為動力,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努力實現布局轉型與借力發展。比如,各級廣播電視臺紛紛推出的微信、微博公共賬號以及對微博直播的種種嘗試等,成為通報輿情、疏導輿論的重要平臺,被看作是中國傳統媒體話語體系轉型的標志。
2.廣播電視宣傳管理面臨的新任務
傳播觀念的更新、傳播技術的發展以及受眾接收習慣的變化,造就了新的傳播環境,無論對外傳播還是對內傳播,都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對于廣播電視宣傳管理而言,這將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也必將面臨新形勢、新要求。廣播電視宣傳,肩負著“外塑形象,內聚民心”的使命,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導向管理,二是質量管理,它是廣播電視管理系統的子系統,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子系統的效力。因此,客觀全面認知宣傳管理工作在新時期的新任務,將直接關系到當下廣播電視系統的正常運行與健康發展。
2.1.實現國內與國外的對接
當前,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逐步深入,跨文化、跨地區交流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態度多元而復雜,另一方面,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為國家的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營造了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作為宣傳主陣地,廣播電視在新的傳播環境中贏得了契機,而宣傳管理也應與時俱進,既要學會引導媒體適應全球話語體系,也要在紛繁復雜的國際輿論形勢中去偽存真,強化媒體的導向意識
2.2.整合傳統與新興兩方面
息化社會塑造了兩個“輿論場”,一個是傳統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等主流媒體形成的“傳統媒體輿論場”,即“主流媒體輿論場”;另一個是網絡等新媒體形成的“新媒體輿論場”,即“民間輿論場”。由于傳播主體、形成過程不同,兩個輿論場在把關標準、呈現風格和傳播方式及效果方面差異明顯。當兩個輿論場發生碰撞時,既可以互相借力,也難免會有不和諧的聲音,亟須根據傳播環境的新特點和傳播目標的新要求,做好引導與監管,促進彼此的正向發展。
2.3.協調主流與公眾兩個方面
在新的傳播環境中,全球信息流動,各種意識形態激蕩,加之社會轉型期固有的矛盾沖突,自然會出現有別于主流媒體的其他聲音。而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自媒體時代,這種聲音會由少部分公眾傳播至眾多用戶,形成民間輿論,從而出現分別以主流媒體與普通大眾為主體的兩個輿論場。
3.結束語
在新的環境中,廣播電視行業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傳播技術的變革和傳播內容的豐富上,更為重要的是,管理層面要更新觀念、優化政策、創新體系、完善過程,要以事實為依據,使廣播電視宣傳管理與全球化、信息化、參與化的傳播大環境相適應,與多個輿論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現實情形相匹配,通過宣傳管理創新引導帶動廣播電視行業在多媒體競爭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對當前廣播電視宣傳科學管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03).
[2]魏佳.論新媒體環境下“受眾”新特征[J].新聞愛好者.2009(12).
[3]邢蕾蕾.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宣傳檔案的作用[J].蘭臺內外.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