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彬++唐佳能
摘 要:藝術歌曲賞析是學校美育工作中的重要教學方式,它通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境界和藝術鑒賞力,進而以藝術的方式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它的核心價值就在于美學價值??鬃釉凇缎⒔洝分兄v到:“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禮記·樂記》中“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都強調了音樂之于人的教化作用。在“基礎”課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藝術歌曲賞析,通過聲情并茂,格調高雅的藝術歌曲,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而且能實現大學生主體情感升華與理性認識的完美統一。
關鍵詞:藝術歌曲;賞析;運用
一、藝術歌曲賞析在“基礎”課教學中運用的特殊作用
藝術歌曲源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其名稱因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舒伯特的作品而確立,以其高品位、高情趣、優雅、含蓄等突出特點而成為音樂中最具有藝術表現力的體裁。藝術歌曲的內容豐厚而深刻,藝術歌曲賞析本身就帶有鮮明的審美傾向和價值判斷,因此將其服務于“基礎”課教學,可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藝術歌曲賞析在“基礎”課教學中運用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德育與美育相結合
“基礎”課是公共政治理論課,它屬于“大德育”的范疇,通過講道理、擺事實、評案例、說故事等形式將課程內容講透。而“藝術歌曲賞析”屬于“美育”的范疇,通過歌曲的感染力來提升觀眾的藝術修養與鑒賞力。二者的結合可充分地發揮德育和美育的育人效果??梢悦烙男问缴虾玫掠n,但不能將德育課上成美育課,二者是有鮮明界限的。在課程教學運用中,藝術歌曲賞析不能“喧賓奪主”,應堅持德育為主、美育為輔。
(二)堅持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中總將教師放在了主體的位置,強調教師單方的講解與教授,而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引入新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位置的轉變。藝術歌曲賞析主要以學生聽和感受為主,從教師的講授轉變為音樂的熏陶,進而轉化為個體的理解與參與,再到感受的分享與交流,最終由教師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轉變。
三、藝術歌曲賞析在“基礎”課教學中如何運用
藝術歌曲是一定社會關系及其所屬的社會階層的價值立場的反映,也是其所屬時代的精神體現。自20世紀30年代我國藝術歌曲開始發展,建國后音樂領域產生了許多藝術歌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愛國主義藝術歌曲。真實地記錄新中國發展苦難與探索,奮斗與輝煌。那么,如何按“基礎”課的教學目標來選擇和運用藝術歌曲呢?
藝術歌曲賞析在“基礎”課程中運用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
1.圍繞教學目標,合理進行教學設計。
(1)自然輕松地進行章節導入設計。在講授第二章節前,以輕松自然地方式闡述將藝術歌曲賞析引入本章節的教學目的,并將賞析音樂、分享交流等課堂要求周知學生,希望達到課堂互動的效果。
(2)將歌曲內容的挖掘與章節講授一一對應設計。在上述所選擇的歌曲中,“精中取精,優中選優”,選出最能體現與章節內容對應的歌曲,進行合理巧妙的設計。如將賞析《我愛你中國》中對9個“我愛你”中描繪祖國壯美河山的內容與課程中“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緊密結合。
(3)課間休息選取學生耳熟能詳且較喜愛的藝術歌曲,設計教師與學生的課外交流環節。
(4)課程總結精心設計。通過第二章的學習,設計讓同學們暢談通過藝術歌曲賞析后對“愛國”這一關鍵詞的感受。
2.立足課堂實際,靈活掌握教學實施中的幾個要點。教學設計完畢便進入教學實施階段,藝術歌曲在“基礎”課教學中學須以合適的方式引入,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1)觀察學生特點,找準運用時機。藝術歌曲的功能發揮必須結合學生的年級特點、心理特點、專業特點,尤其是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所呈現的精神狀態、興趣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找準時機引入藝術歌曲賞析。如針對文、理科學生特點的不同安排播放不同的歌曲;如在上午的教學環境中插放昂揚激情的愛國主義歌曲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而在下午的教學環境中適合先播放舒緩深情的歌曲能緩解中午時分的焦躁。時機的把握可以有力地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及參與度。
(2)深入挖掘歌曲背景及內容,講出新立意。學生對于藝術歌曲認知分為三個層次,淺層次的是基于歌詞的認知,較深深層的是歌曲內涵與創作過程的認知,最深層次的歌曲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及歷史史實的認知。因此教師在講授“基礎”課第二章時,要逐層深入地進行賞析講解,達到情理交融的同時,也能講出歌曲內容與課程內容的新立意。
(3)用情感熏陶學生,用理性啟迪學生。藝術歌曲的審美是通過感性方式實現的,它“創造著具有豐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覺的人”,從而通過審美顯現人的本質力量。因此在課堂上要發揮藝術歌曲最主要的情感熏陶作用。但情感熏陶終究是要回歸到理性的啟迪,課堂的啟迪部分應該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一方面是由教師對知識點進行理性地剖析;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對學生分享的點評,教師將學生的理解上升至理性的認識。
(4)合理掌握時間,注意拿捏分寸?!盎A”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課堂,因此在課堂上要始終以思想教育為主,藝術歌曲賞析的運用時間不能超過全部學時的30%,若時間上沒把控好,容易上成“藝術欣賞課”。同時由于每個人對于藝術歌曲以及演唱者的喜好有所不同,不能因自身的喜好而選擇脫離課程實際的藝術歌曲,應站在客觀準確的角度上對藝術歌曲進行賞析。
“音樂有一種形成性格的力量,因而應列入年輕人的教育之中?!痹诟咝!盎A”課中,將藝術歌曲賞析引入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與創新,藝術歌曲賞析要合理運用,掌握時機,深入挖掘,情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藝術歌曲在“基礎”課中的特殊作用。
參考文獻:
[1]龔鷹.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2]王偉偉,周仲秋.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創新性改革與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
[3]盧黎歌,岳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設計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