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蘭
摘 要:農業經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對沒有其他發展特色,農業人口占多數的鄉鎮來說尤為如此。本文以開江縣為例,通過對其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狀;問題;對策
一、引言
開江縣,隸屬四川省達州市,屬大巴山脈向南延伸的丘陵與盆地平原,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熱量充足,四季分明,雨量豐沛,農業土壤面積46432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44.95%。全縣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小平原和平壩地區,為發展農業機械化奠定良好基礎。農業機械化在促進農業生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快開江縣的農業機械化進程,是促進該縣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
二、開江縣農業機械化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一直在增加對農業發展的投入力度,出臺各種惠農政策,加上農機服務工作人員的努力,開江縣的農業機械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基本情況 截至2015年,開江縣農機總動力達26.8萬千瓦,達到機械播種面積5.6萬畝、機械耕地面積33.5萬畝、機械收割面積22.5萬畝、機械灌溉面積15.2萬畝、機械植保面積6.43萬畝。全縣的農業機械耕、種、收綜合水平達42.6%,農副產品加工的機械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農業機械的零件供應、銷售、維修等配套服務水平也在穩定上漲。。
2.農業機械化作用 農業機械化不僅僅是在耕地作業中節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加快了農業生產速度,而且機械化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產量,使人們的農業收入逐漸提高。
3.農業機械應用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和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農業機械已不僅僅應用在農作物種植方面,還應用在林業、養殖、漁業等產業上,從犁耙機械,逐漸發展到水稻插秧機、稻麥聯合收割機等多種機械,還有諸如播種機、噴霧機等。
4.農機服務隊伍建設 政府對于農機服務隊伍的建設也在不斷完善,本縣具有農技推廣站、農機推廣站、農機監理等部門。初步形成以縣農業局為主導,鄉鎮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為依托,村和農機大戶為基礎的基層農機化服務體系。
三、開江縣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土地摞荒不少。開江縣雖然農業條件較好,但縣內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外出上學,直接在外面工作,使得縣內留下的多為老人和孩子,盡管有農機的幫助,但還是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耕種縣內的耕地,導致縣內土地摞荒不少。還有就是部分不適用現有農機的土地,不能使用機械,人力又不足,因此容易造成土地荒廢。
2.農業機械發展具有區域性。開江縣六成以上耕地位于小平原和平壩地區,農業機械發展良好,農機過剩,農機的使用率較低,但相對于丘陵區和盆地,出現農機不足,不能滿足農業作業需求的情況,農機的區域協調性遠遠不夠。
3.農機基礎條件相對落后。開江縣受地理條件、氣候因素和農民素質等的影響,農田水利建設落后于農業機械的發展,政府的相關扶持和投入資金不足,而且農機技術人工減少。
4.農機推廣服務管理較混亂。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站在多年來的農機工作中,一直是農機服務的主力部門。但現在許多地方撤銷農機局,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編制歸到鄉鎮;管理部門可能安排農機推廣人員作他用,導致專業技術水平退化,服務能力減弱;現有農機系統的技術人員年齡較大、專業性不足、知識不豐富,農機人才短缺,農機體系隊伍不健全。
5.農機與農藝結合不足。農機是服務于整個農業生產的,農藝是規范農作物種植要求的,側重于農技方面,包括育種、植保、施肥等;農機則側重于耕地的深淺、土壤的細碎程度、灌溉、播種以及收獲等。在當前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與農藝的結合較少,導致一些好用的機械推而不廣,難以做到提升農作物的效益。
6.資金投入不足。農機發展的資金不足,現有農機出現故障或損壞不能及時修理,也限制了新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制約了農機體系的建設;農機使用技術的推廣培訓程度不夠,使得現有機械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發揮。
四、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和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考慮到全國農業機械發展的情況,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加強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支持。發展現代化農業,即使用先進的機械和技術發展農業。要加強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首先要轉變政府和群眾的觀念,加強政府有關農機的法律法規的建設。一方面要轉變政府領導觀念,樹立發展農機的意識,并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讓群眾切實體會到農機化發展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機執法隊伍的建設,確保農機的相關政策能夠落實到位,并頒布系統地有利于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法規。
2.加強基層農機服務建設。為了讓群眾盡快地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學會運用農業機械,政府應加強基層農機服務體系建設。一方面,要加強農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村有便利的農機服務站,進行農機宣傳、農機推廣和農機技術推廣等服務;興建農村機耕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系統的農機化信息平臺,包括農機信息的采集、處理和發布,并能夠保證連接到基層每一位農機專業戶。
3.加強農機安全監理網絡建設。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還要加強對安全監理體系的建設。健全安全監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監理規范,建立專門的監理部門,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自身素質建設,落實責任和考核制度;定期進行工作匯總,解決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后續發展措施。
4.加大農機投入力度,完善補貼政策。資金的充分投入是發展農機的關鍵點,要健全農機資金投入機制,樹立以政府投入為啟動資金,引導發展,同時積極吸納社會各方面的資金或農戶自己投入,以保障農機的發展。另外還要完善農機相關補貼制度,比如購機補貼、重點機械的專項補貼等。
5.構建農機教育培訓新體系。加強農業機械化發展,要做到以科技帶動生產,就必須從農機人才隊伍建設做起。第一,建立農機工作人員的繼續再教育體系,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保證農機工作人員享有接受再培訓的權利,并定期組織各位人員積極參與技術培訓和進修;第二,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對農機人員的日常工作、技術水平、培訓成果等進行硬性評價,以作為晉級職稱等的標準。
五、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化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雖然現階段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但從政策支持、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水平建設等方面入手,加強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磊.肥西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2.
[2]陳金虎.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長江大學,2011.
[3]周榮龍,劉通,魏富德,寧旺云.德宏州盈江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2):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