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達++方聰聰
摘 要:眾所周知,煤礦的開采關系著全人類的能源問題,更與開采人員的姓名息息相關,一旦處理不好,將會對國家的經濟效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作為一個當前形式下的熱點問題,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挑戰,受到國家和煤礦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安全發展”一直是煤礦開采行業的首要宗旨,具體而言需要做到的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這十二個字體現的要求。總之,一定要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控制開采過程中的事故發生率。時代一直在發展,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煤礦開采行業中礦工的安全培訓質量一直都是眾多人士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培訓;煤礦企業;新方式方法
一、面臨的現狀
(一)人員因素
1.提升礦工素質。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國家煤礦安監局的相關規定,對于國有煤礦企業中的主要負責人,包括礦長、副礦長和設計師,必須擁有一定的基本學歷,并且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至少是與煤礦開采有關的工作;對礦長的要求更為嚴格,自身必須學習過一定的安全技術知識,同時在管理方面還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最好是有2年以上關于管理煤礦工作的經歷。負責煤礦開采的管理機構負責人需要有中專及以上學歷,工作經驗同礦長要求一致。主要的技術骨干員工也需要至少大專學歷并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歷。
2.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煤礦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在現今要求下,至少是大專學歷,但是這樣的學歷起點過低,以至于晉升職位時的競爭群體較大,最后的負責人群里可能在學歷上有較大的差別,這樣對于管理和培訓都有著一定的阻礙性。譬如負責人中大部分是研究生或者教授級專家,但有部分則是經驗較為豐富的大專學歷的老員工,兩類人在商量對策或者設計煤礦開采方案時都會有一定的間隙。由于工作經歷的差異和文化學歷的不同,這樣在進行安全培訓時勢必會出現一定的分歧致使培訓工作很難正常的完成,這樣也就達不到保障煤礦開采人員基本生命安全的最低要求。
(二)環境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培訓理念也在不斷進步,我國的煤礦產業也愈加發達。在過去,我國的大型煤礦多達5000多座,經過多年的開采和國家有意識的合并,如今規模比較宏大的煤礦僅剩1000座左右,礦井數量大幅減少。這樣的確便于煤礦產業的管理和集中培訓。但是還有部分小型煤礦的地理環境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煤礦開采設備極為簡陋。管理人員在施工管理上也并不盡如人意,同如今新興煤礦開采產業的新技術、新管理等理念相悖,那么開采員工也會在思想上就對安全培訓有所排斥,這樣惡性循環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的漏洞越來越大,所以關于煤礦安全培訓的研究也更加重要。
(三)制度因素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情只有在一定的規則下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煤礦開采這項工作的危險系數較高,更應該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并在具體的煤礦企業的監管下進行采礦作業。具體而言,煤礦負責人需要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完善完備的規章制度,對煤礦開采人員接受培訓的內容繼續詳細的規劃,相關的采掘、機電、通風和衛生等內容也需要有所安排,并隨時對培訓的內容進行考核,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煤礦開采員工的安全意識。
二、培訓工作的特點
(一)成人化
煤礦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必須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歷,而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必須為兩年以上,對于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成年人,在培訓上能夠盡可能的帶動年輕人,在管理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總之,培訓的員工必須要滿足成人化的基本要求,這樣對培訓質量才會有顯著提高。
(二)在職性
參加培訓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是在職人員,如果是經介紹或者是推薦入職的一律不能參加培訓。
(三)實用性
參加培訓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要把培訓的內容科學合理的用于自己的崗位上,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自己的培訓成果,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培訓內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進一步的提升。
(四)強制性
目前由國家相關法律的強制規定,凡是持證上崗的煤礦企業人員都必須參加國家規定的培訓課程,只有經過國家考核認證的人士才能在煤礦開采企業中任職。
三、培訓新方式的探討
由于我國的煤礦企業較多,遍布極為廣泛,培訓理念也參差不齊,所以關于培訓新方式的探討也是以重慶等擁有比較新穎理念和完善培訓系統的煤礦企業的相關培訓進行說明。目前而言,大部分煤礦企業的培訓方式還都較為傳統,由于硬件和科技方面的限制,填鴨式培訓依然占據較大的比重,換言之就是每天有固定的培訓老師來安排定量的培訓內容,直接要求接受培訓的員工硬背下來即可,只要書面考核過關就能發證容許上崗就職。這種培訓方式較為模式化和程序化,既缺乏新意也不能將完整的培訓內容讓介紹培訓的員工吸收,日復一日重復培訓內容,這種安全培訓的現狀的確引人深思。
分層培訓:
1.研討班。由于煤礦開采員工的學歷會有所差異,所以培訓時需要進行分類的培訓,對于研究生學歷及以上的員工,應該采用較為松散的方法——研討法,對于員工的自制性有一定的要求,而學歷相對來說較低的員工則進行集中培訓,這樣對基礎內容會有更好的理解。
2.面授調研班。部分員工由于工作經驗豐富,而且理論知識也有一定的基礎,那么在培訓時應該對培訓內容進行調研處理,培訓老師需要重視新內容的講解,對于基本內容只需稍微提示即可。總之,應該集中時間進行課程調研,致力于發現問題、糾正陋習、消除隱患。
3.強化班。在培訓人員中,對于自學能力較差的學員應該采用嚴格的強化培訓方式,反復的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采用角色互換、多媒體教學等新方法來保證學員的培訓效率。
四、結語
總之,培訓單位應該順應潮流的發展,發現更多的新培訓方式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以強化安全意識為目的、以服務煤礦企業為宗旨、以國家煤礦企業的根本利益為基礎,不遺余力的投身于煤礦安全培訓現狀和培訓新方式方法探討中。
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傳教育中心.煤礦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培訓教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傳教育中心編寫.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考核教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52號令.考核煤礦安全培訓規定[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