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李志輝, 李其修, 吳向君
(海軍工程大學 動力工程學院, 武漢 430033 )
實踐課程實戰化教學組訓和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劉 輝, 李志輝, 李其修, 吳向君
(海軍工程大學 動力工程學院, 武漢 430033 )

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是提高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增強部隊戰斗力的重要途徑。從當前軍隊院校開展實踐教學實戰化組訓和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本單位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探索實際,提出了貼近實戰、分層次分級教學、改革教學模式等多項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的基本措施,并總結了本單位在實戰化教學訓練中所取得的一批教學成果,為推動軍隊院校開展實戰化組訓和考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實戰化; 教學; 訓練; 考核模式; 改革
美、俄兩國軍事院校在實戰化訓練和考核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總結其特點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一是是武器裝備研發緊貼實戰需要;二是訓練場地的設置模擬實戰環境;三是訓練的組織實施突出實戰要求;四是考核組織形式遵循實戰標準[1-3]。我國軍事院校通過近幾年實戰化教學改革,構建了實戰化教學訓練環境,完善了實戰化教學訓練保障[4-5],大大提高了訓練效果,但與部隊作戰需求、崗位任職能力要求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實戰化訓練內涵認識、實戰化訓練理念確立以及實戰化訓練定位等方面[6-7]。
總之,國內外、軍內外對實踐課程的實戰化訓練組訓模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有一定研究,但未形成相應的實踐課程組訓和考核體系[8]。根據我校督導專家實踐課程聽查課情況和部隊、學員反饋結果,大部分實踐課程實戰化組訓和考核模式等方面還存在組訓內容安排不合理、組訓方式單一、實戰化內容不突出、考核隨意性太大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9]。本單位緊緊瞄準部隊需求,長期堅持實戰化教學一線,積累了豐富的實戰化教學訓練經驗,取得了大量教學成果,本在總結本單位實戰化教學改革經驗基礎上,對實踐課程實戰化組訓和考核模式改革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1.1 組訓內容不合理,實戰化訓練內容不突出
開展實戰化訓練關鍵是訓練內容科目要與戰斗崗位一致,緊貼部隊實際。軍隊大部分院校在開展實踐課程教學時,訓練內容和方式比較陳舊,實踐教學通常是驗證理論課程教學中的現象或規律,學員按照教員的講解示范機械性的操作,缺少設計性和創新性實踐環節,綜合性演練和自主研究型實驗比較缺乏。隨著海軍戰略使命任務拓展,新型武器裝備列裝,如何快速形成戰斗力,必須堅持實戰化訓練,努力實現“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向“兵怎么練,仗就怎么打”轉變[10]。然而院校由于受實裝、人數、學時、場地條件等限制,實戰化綜合演練內容較少,并且訓練內容中往往設置的條件、場景、要素和過程方式都一樣,大大降低了實戰化訓練的效果。因此,在實踐課程組訓中必須深化訓練內容,增加實戰背景,增加團隊協作訓練內容,增強實戰化訓練效果。
1.2 組訓模式單一,實戰化綜合演練缺乏
大部分軍隊院校在開展實踐課程組訓時,通常以技能性訓練為主,實施過程缺乏實戰背景,程序化特征明顯,比較枯燥,很難達到實戰化標準。① 教學組織形式比較單一,受班次人數和場地條件限制,在2學時的授課單元中所有學員輪流操作,效率低下,往往一次課中學員的有效訓練時間只有幾分鐘,應該推廣分組教學、分級教學;② 組訓的方法比較單一,每個訓練科目都設置有固定的方法,學員只需按照標準規范操作即可,主觀思考創造能力得不到培養,應該設置隨機訓練場景和訓練條件,使學員根據信息條件選擇操作方法;③ 綜合演練缺乏,整個課程學習學員只掌握單個環節的操作技能,團隊協作意識和綜合組織指揮能力得不到培養,應該圍繞訓練內容經常性設置綜合演練訓練科目。
1.3 組訓場地受限,實戰化訓練氛圍不濃
從我軍院校特別是學歷教育院校來看,訓練場地和訓練設施的建設與實戰化訓練要求相比,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造成實踐課程教學時多數采取虛擬訓練、模擬訓練或降低訓練難度條件等手段,大大降低實戰化訓練效果[11-12]。針對目前軍事院校軍事科目訓練設施缺乏、實戰化氛圍不濃和功能不全的現實情況,院校必須按照實戰背景建設和設置訓練場地,創建逼真的戰場環境,營造實戰化訓練氛圍去組織實戰化訓練,增強學員學習技能在戰場上的應用效果,提升實戰化訓練效果。
1.4 考評機制不完善,考核體系不健全
考核是對學員訓練水平的評價,也是對訓練效果的最佳檢驗。目前大部分軍事院校實踐課程考核成績主要依據實驗報告、平時成績或規定完成統一的實作科目等幾部分組成,并且考核的成績采取兩級制—合格與不合格,造成學員學好學壞一個樣,不能客觀、公正的評價學員的學習效果,大大降低了學員的積極性[13]。因此,在實踐課程的評價中,應當在考核學員單兵技能基礎上重點考核團隊或小組的協作、配合能力,隨機設定考核條件和考核目標,并在考核現場對學員進行實戰化的干擾和激勵,這樣才能考核學員真實的水平,反應學員真實的效果。
2.1 貼近實戰,科學設置教學訓練內容
訓練內容設置應以軍事訓練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緊貼軍事理論前沿,緊貼部隊裝備發展,并及時調整和更新訓練內容,重新編寫教材,緊緊圍繞培養學員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中心[14]。① 科學設置實戰化訓練科目,如在本單位開設艦艇支撐堵漏、搖擺堵漏、潛水堵漏、潛艇艙室滅火、潛艇艙室堵漏、封艙滅火、甲板滅火、器材滅火(制式和非制式)、水下著卸裝、脫險裝備操作等實戰化教學訓練科目。② 每年組織教研人員赴一線部隊調研,了解部隊官兵對崗位訓練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將訓練科目內容和崗位實戰需求相一致。③ 每年邀請機關業務領導和基層部隊業務骨干授課,為專業方向發展指明方向,及時調整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④ 通過舉辦培訓班,加強部隊交流,實行訓教一致。
2.2 實施分層次分級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根據培訓專業和培訓層次不同,調整教學內容,開展針對性訓練,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操作到指揮,由虛擬到具體等。如在《潛艇艇員潛水脫險》課程中,既有模擬操作、基本實作科目,又有綜合演練和組織指揮科目,并且實作科目難度隨訓練次數增多逐漸增加;如針對艦艇動力專業學員,由于面對部隊工作崗位為機電崗位,施訓時在本科階段開展基本技能訓練,在任職教育階段開展損管預案制定和損管組織指揮訓練,并通過損管技能考證強化單兵技能和團隊協作組織指揮能力。
2.3 改革教學模式,拓展學員思維能力
以往本單位實作科目基本屬于基本實驗,學員按照實作指導書上的實作方法步驟進行實作,無創新性,學員積極性不強。通過改革,將實作科目分為基本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綜合演練,重新編寫課程標準和指導書,設計實驗教案和報告冊。通過實驗教案記錄學員實驗過程中好的方法、好的思路,通過實驗報告冊反映學員對實作科目的訓練情況總結,并為學員提供開拓思維的平臺,現大學實驗使用的實作報告冊為本單位推廣使用。目前教學訓練中從基本實驗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使學員既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加深和拓展,培養學員科學思維能力。
2.4 優化實驗教員隊伍,提升教學訓練水平
① 加大教員的培訓力度,包括專業素質培訓和教學能力培訓,如選派教員參加重大任務、重大演習和專業培訓。② 通過以老帶新,互相幫助,發揮帶、幫、教作用,提高教員隊伍的業務水平,拓展知識面,如為新教員制定嚴密的培養方案,通過教學示范和試講觀摩等手段提高年輕教員教學能力。③ 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交流,練就高水平教員隊伍,如選送教員進修學習,邀請機關、院校和部隊骨干授課等。④ 積極參加大型非戰爭軍事活動,積累經驗,如參加多國海軍損管交流活動,飽和潛水等特殊任務,此外積極參加地方搶險救災,如“東方之星”沉船救援重大任務等。⑤ 積極從部隊引進優秀人才充實教員隊伍,本單位從部隊引進的優秀戰士官東在“東方之星”救援突出榮立一等功并保送入學。
2.5 改革教學訓練條件和環境,營造實戰化教學訓練氛圍
① 改造升級訓練場地,以“實戰化、配套化、通用化”為設計思想,按照“場地建設野戰化、器械設施標準化、訓練功能綜合化、結構組成模塊化”的思路,采取場地套建、功能合并的資源整合方式,做到既可進行軍事技能訓練,還可進行心理行為訓練;既可進行單兵專項訓練,又可進行綜合演練來建設訓練場地。② 建設貼近實戰的訓練設施,開發訓練軟件,研發訓練系統,搭建訓練平臺,創新訓練方法,為組織學員進行貼近實戰的技能訓練提供平臺,如依靠潛艇脫險組織指揮平臺和艦艇損管導控平臺增強學員組織指揮技能。③ 創造逼真的實戰化訓練環境,如在艦艇滅火訓練艙、堵漏艙等部位充分運用聲、光、電、煙等手段,逼真模擬實戰氛圍的戰場設施和訓練環境。
2.6 宣揚潛水分隊英雄事跡,激發學員學習熱情
充分利用本單位潛水分隊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和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先進事跡,激發學員實戰化訓練熱情。① 定期在戰士中開展“練思想,練作風,練技術”的比賽活動,在教員中開展“師魂、師德、師范、師技”的教育活動,提高教員專業技能,增強教員愛崗敬業和樂于奉獻精神。② 時刻把奉獻精神貫徹到教書育人之中,把抗洪搶險英雄潛水分隊“英勇頑強、拼搏奉獻”的品質和“東方之星”沉船救援的壯舉融入到本科生和任職教育的課堂教學之中,增強學員責任和使命意識。③ 利用潛水分隊的先進事跡和先進典型教育學員,激發學員學習熱情。如帶領任職教育學員參觀潛水分隊、榮譽室等場所學習身邊英模事跡、聆聽英模教誨,要求他們以英模為榜樣,嚴于律己,刻苦訓練。
2.7 制定嚴密安全預案,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針對實戰化訓練難度大,風險高,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高等特點,對每個實戰化訓練科目都制定有嚴密的安全預案,并定期進行綜合演練,杜絕安全事故發生。① 利用現代監控和傳感器技術,多角度、多方位、多部位實時監控和監測,存在事故隱患提前預警。② 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確保事故發生后能第一時間做出安全處理,如針對每個教學訓練科目都制定有實施應急預案。③ 改造訓練場地,在不影響實戰化教學訓練效果的前提下,增加防護設施預防事故。④ 選派經驗豐富,技能全面的人員擔任安全員。⑤ 實行干部責任制,針對難度較大、風險性較高的實作項目,訓練中心所有干部赴現場督導訓練。
3.1 實戰化育人效果明顯增強
(1) 培養學員層次和數量大大增加。以本單位教學為例,目前每年面向所有學員開設《損管訓練》課程,水面艦艇初級指揮專業學員開設《輕潛水》課程,潛艇初級指揮學員開設《潛艇艇員潛水脫險》課程,此外還有合訓分流、國防生、士兵提干、現職干部培訓以及預選士官、直招士官等人員培訓。
(2) 培養學員質量顯著提高,實戰化訓練效果大大增強。目前設置的實作訓練科目更加貼近實戰、貼近部隊,滿足崗位需求,培養的學員不僅要完成訓練考核,還要針對崗位進行專業技能考證,大大提高了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培養學員在隨艦出訪、大型軍事演習、專業比武等方面表現非常突出,履行任務能力大大增強。
3.2 實戰化組訓方法靈活多樣
經改革,針對不同訓練內容確定了有針對性的組訓方法。如通過課堂講授使學員掌握各種裝備、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使學員具備理論基礎;通過現場實作指導訓練,使學員能夠正確操作使用裝備,增強裝備使用能力;通過案例教學,使學員能根據災害形式制定損管預案、潛水作業計劃或潛艇脫險實施方案,提高學員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過角色扮演,在實戰環境中扮演指揮員和被指揮角色,處理損害,提高實戰能力;通過組織指揮訓練,使學員能正確組織指揮隊員解決問題,提高學員組織指揮能力;通過情景訓練,在實戰環境中模擬災害進行心理適應性訓練,提高學員心理素質。
3.3 實戰化教學組織體系更加健全
實戰化教學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學員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滿足崗位需求,保障艦艇安全,因此必須從各個層面對教學訓練進行系統的評估以確定教學訓練模式的有效性和實施的現實性,同時以評估的結果為依據,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如在教學訓練實施階段,由督導組專家和單位領導對課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訓實施手段進行評估;在課程考核階段,由單位領導和其他教員對學員的實際水平進行評估;學員畢業后,赴部隊調研學員能否適應部隊任務要求;學員崗位穩定后,赴部隊調研學員是否具備相關任務的組訓能力。
3.4 實踐課程考評機制更加完善
針對實踐課程考核體系不完整、不權威,考核指標主觀性強、考核方式方法落后等突出問題,通過豐富考核方式,確定客觀的評價要素,細化實戰化項目考核標準,制定合理的評分細則,尊重實戰化訓練過程與結果并重等方法,構建完整、客觀、合理的考證考核評價體系,提高了考核評價的權威性。
3.5 專業技能考證和職業技能鑒定取得突破
為提高學員專業技能水平,實現院校與部隊、教與戰有效銜接,經積極申請,海軍相繼在本單位成立了一系列考證和鑒定機構,為實戰化訓練提供了平臺[15-16]。
3.6 教學成果豐富
近3年,多名教員獲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大學優秀教員,大學課堂授課質量標兵獎和優秀獎。獲海軍級教學成果獎,海軍優秀教材獎,海軍優秀課程,大學教學成果獎,大學教育科研獎,并主持多項教學改革項目和教育科研項目。
3.7 教學訓練條件大大改善
大力申請院校教育以及實驗室專項建設等經費,加強機關溝通交流,建設了完善的教學訓練設施和訓練環境,并有一定教學訓練保障條件。如,本單位目前已建設的實戰化教學訓練場地包括潛水脫險綜合訓練系統、損管綜合訓練系統、消防訓練試驗艙、應急搶險救生系統、大型滅火訓練場、戶外潛水訓練場等,為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提供良好的條件。
3.8 部隊服務交流更加廣泛
本單位在圓滿完成教學科研任務基礎上,積極為部隊開展潛水脫險裝具研制改進、模擬器建設、損管脫險集訓等技術服務,解決了一批批部隊技術難題。
3.9 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再創輝煌
在實戰化教學訓練條件下,近年來本單位累計執行打撈重案槍支兇器、應急搶險救災等各類任務百余次,參與排除重大險情近10起,挽回國家財產損失數億元,特別在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沉船事故中,單位救援官兵累計水下作業60人次,成功救出僅有的2名幸存人員,搜救出8具遇難者遺體,并為沉船扶正起吊水下穿鋼纜做了大量工作。
實踐課程實戰化組訓和考核模式改革是推進院校實戰化訓練改革的重要途徑,是圍繞培養“能打仗、打勝仗”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提高實戰化條件下人才培養質量和最大程度調動學員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手段。軍隊院校作為部隊軍事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必須堅持教育為打仗服務的本質,改革實踐課程組訓的訓練和考核模式,切實做到“以實戰牽引訓練,以訓練指導實戰”,真正將實戰化落到實處。
[1] 張樹森,師玉峰,白 宇. 俄羅斯總參軍事學院教學實踐對我軍院校實戰化教學的啟示[J]. 裝備學院學報,2015,26(4):15-19.
[2] 高 博,孫振飛,龍文儀.美、俄軍校輕武器射擊實戰化訓練及啟示[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2):45-48.
[3] 崔國慶,張啟良.俄羅斯軍事教育改革概述[J].防空兵指揮學院學報,2012,29(1):70-71.
[4] 王建良,王澤忠.貫徹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要求 深入推進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J].現代兵種,2013(6):62-64.
[5] 侯春牧,董洪強,王 亮.軍隊綜合大學實戰化訓練研究[J].國防科技,2014,35(5):11-14.
[6] 周道雷.任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軍事出版社,2009:28-51.
[7] 曾 璞,歐英力.院校實戰化教學訓練創新[J].國防科技,2014,35(5):15-18.
[8] 吳亞男.實戰化訓練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0.
[9] 劉 輝,吳向君,李其修,等.艦艇生命力損管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J].海軍院校教育,2013,23(4):32-34.
[10] 薛先俊,周志剛.淺談按綱施訓應把握的幾個問題[J].海軍院校教育,2012,27(2):14-15.
[11] 徐學文,周洪慶,倪保航,等.加強軍校新裝備訓練模擬器建設和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2):183-185.
[12] 郭 銳,賀照輝,申正義,等.加強軍校模擬訓練教學建設的思考[J].空軍預警學院學報,2015,29(3):215-217.
[13] 張 暉. 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3:1-10.
[14] 浦金云,金 濤,陳曉洪,等.艦船生命力[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1-5.
[15] 徐寶剛.士官雙證制及其培養模式研究[J].海軍院校教育,2011,21(1):11-13.
[16] 劉 輝,李其修,吳向君,等. 艦艇損管職業技能考證組訓及其考核模式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4,17(4):18-21.
The Reform Explor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Examination Mode of Practical Courses’ Combat Teaching
LIUHui,LIZhihui,LIQixiu,WUXiangjun
(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The combat teaching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nd enhance battle effectiveness. In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ist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organization and examin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measures of the combat training of teaching reform, and summarizes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the combat teaching in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Thes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arm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combat distributions and examination mode reform.
combat; teaching; training; examination mode; reform
2016-06-13
海軍工程大學教育科研項目(NUE2016211)
劉 輝(1983-),男,安徽寧國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艦艇損管與防險救生技術。
Tel.:13507177974;E-mail:liuhui503@126.com
E 251
A
1006-7167(2017)06-01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