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清和,萬物并秀。五月的北京,迎來了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圍繞“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的論壇主題,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與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中外嘉賓共商合作大計,共繪發展藍圖,攜手構筑合作共贏的陽光大道,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新能量。
“中國方案”成經濟全球化新范式
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提出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這是創新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為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指引了新的方向,成為一個新的全球化范式。
和平之路。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要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著力化解熱點,堅持政治解決;要著力斡旋調解,堅持公道正義;要著力推進反恐,標本兼治,消除貧困落后和社會不公。
繁榮之路。習近平主席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要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抓住新工業革命的發展新機遇,培育新業態,保持經濟增長活力;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務網絡;要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聚焦關鍵通道、關鍵城市、關鍵項目,聯結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絡和海上港口網絡;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開放之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要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于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要有“向外看”的胸懷,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時,要著力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創新之路。習近平主席提出,搞好“一帶一路”建設要向創新要動力。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文明之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推動教育合作,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提升合作辦學水平;要發揮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在文化、體育、衛生領域,要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務實項目;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要加強各國議會、政黨、民間組織往來,密切婦女、青年、殘疾人等群體交流,促進包容發展;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
豐碩成果開啟經濟合作新空間
在本次論壇期間,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 “一帶一路”進入新的階段,開啟了經濟合作的新空間,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270多項成果凝聚發展共識
本次論壇共形成270多項成果,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其中,在對接政策和發展戰略、推進經濟走廊建設、加強重大項目合作、加大資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新舉措,包括宣布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為“一帶一路”有關合作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為推進“一帶一路”融資體系建設,在中方倡議和推動下,中國財政部與阿根廷、英國等26國財政部共同核準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經貿合作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本次論壇在經貿領域達成的成果也非常豐碩: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8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7500億美元,出境游客將超過5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帶來巨大商機。在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系列舉措方面,包括“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從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口2萬億美元的商品”“從2018年起,我國還將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議,與沿線國家合作實施100個貿易投資促進項目”等。
論壇期間,中國商務部與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60多個國家有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出《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向國際社會表明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共同立場。
中企出海市場空間拓寬
高峰論壇期間,一系列企業合作大單密集簽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與沙特代表團代表共同見證了雙方煉油、化工、零售聯合項目簽約;中國石油集團與國開行、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簽署關于阿塞拜疆天然氣化工項目的投融資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中鐵與孟加拉簽署了孟加拉國家數字聯通項目的框架協議……
“一帶一路”拓展了市場空間,毫無疑問給企業都帶來各種各樣的商機。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帶一路”的域內國家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是優先領域。其次是帶來了開展進出口貿易的機會。再次是帶來了投資機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潛力巨大,中國企業恰逢一個“走出去”的高潮,無論是農業、礦業,還是制造業、服務業的投資,都將開展得風生水起。
“世紀工程”帶來的民生紅利
更多崗位和更高的收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成為貿易投資興業的沃土,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崗位。在這次論壇上,各國達成共識,將促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助力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沿線國家民眾的就業和收入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出行更方便
道路通,百業興。本次論壇倡議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聯結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絡和海上港口網絡。中國正在努力將這種互聯互通的經濟機會,擴展到那些被現有國際經濟機會隔絕的地方。
更多人跨越“數字鴻溝”
在這次論壇上,中國倡議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這一倡議得到各國代表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同。
改善生態環境
本次論壇上,中國宣布將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并為相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援助。生態環保理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傳播、落實,各國民眾能夠既享受到發展的好處又有青山綠水。
特色旅游更可期
本次論壇上,中國倡議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中國民眾出境游熱門目的地,中國與沿線55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22個國家單方面給予中國公民免簽或落地簽入境待遇。沿線國家也成為中國入境游的重要客源國,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吸引沿線國家游客8500萬人次,拉動旅游消費約1100億美元。
醫療水平逐步提高
本次論壇上,中國宣布將繼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今年8月,在北京將舉行“一帶一路”暨健康絲綢之路高級別研討會,倡議啟動“一帶一路”公共衛生聯盟、“一帶一路”醫院臨床專科聯盟等合作機制,共同打造“健康命運共同體”。
更多人將分享全球化“蛋糕”
作為經濟合作倡議,“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甚至最不發達國家,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將使更多人分享全球化紅利的“蛋糕”。出席論壇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說,這一倡議涉及全球約60%的人口和30%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