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瓊
【摘要】基本數學思想是2011年版課標提出的“四基”之一,與知識、技能并列,顯見其重要性。數學思想是教材的一條暗線,隱含于知識技能的背后,教學時,需要教師有意識挖掘,分類是小學階段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可以通過引入概念時滲透;辨析概念時滲透;分析思路時滲透;整理知識時滲透。多層面滲透,讓數學思想內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提升數學素養。
【關鍵詞】分類思想 引入 辨析 分析 整理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56-02
2011年版課標提出“四基”,基本數學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顯而易見,其重要性與時代性。然而數學思想不像數學知識那樣顯性直接呈現于課本中,看得見、摸得著,而是隱含于知識、技能的背后,是需要挖掘的。不僅學生不易察覺,有時教師也不容易看出。因此,適應時代改革的浪潮,讓數學思想落地,教師需要有數學思想教學意識,將數學思想貫穿于教學中,應成為教學的主旋律。只有教師的思想意識,才可能有課堂教學的思想滲透意識,基于這樣的背景思想,需要重建數學課堂,不僅僅只限于教知識、技能,而是要依托具體的知識、技能的教學,適時給予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充分感悟數學思想。其中分類思想是小學學習階段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數學思想滲透的途徑。
一、在引入概念時滲透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引入概念常用的方法是提供一組數據,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分類,相機引入。比如,教學質數、合數的概念,常見的教法是:寫出1~10中各數的因數。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各個數的因數,根據每個數因數個數的特點,這些數可以分成幾類?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共同得出非0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可以分為1、質數、合數,從而揭示質數的含義,只有1和本身兩個因數;合數的本質屬性,除了1和本身外還有其它的因數;1只有1個因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在引入質數、合數概念時,讓學生明確自然數按不同的標準分,有不同的對象,自然無痕滲透了分類的數學思想。
二、在辨析概念時滲透
初步形成的概念,鞏固程度還很不穩定,也容易向鄰近的概念泛化。為了增大概念之間的透明度、精確度,設計概念之間的辨析,就顯得非常必要,分類辨析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比如,奇數、偶數、質數、合數兩對相似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混淆。因此,通過練習加以分類區別,對學生來說就是雪中送炭。常見的辨析是,讓學生把1-20中的20個數分類填寫。
填寫完畢,反饋后,再根據分類情況,引導學生觀察、辨析,奇數與質數、偶數與合數之間的關系。借助分類,學生不難發現,非0自然數按是否是2的倍數分為奇數和偶數;按因數的個數分為1、質數、合數。在辨析中明確非0自然數的兩種不同分類標準。以特殊數2來說,從因數的個數看是質數,從2的倍數看是偶數,所以2是唯一的偶質數。正是因為有了分類編者,學生容易發現除2以外的質數都是奇數;除2以外的偶數都是合數,清晰了兩者之間的關系。
三、在分析思路時滲透
解決實際問題中,蘊含著分類的數學思想。在分析思路時,要突出分類思想的滲透,凸顯思考問題的條理性、邏輯性。比如,練習用1、3、5三個數能組成多少個兩位數時,引導學生解答如下:
1放在十位的有:13 、 15
3放在十位的有:31 、 35
5放在十位的有:51 、 53
剛開始解答這類題,學生的思維是無序的,想到什么,說什么,東說一個,西說一個,比較混亂。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把1放在十位、3放在十位、5放在十位進行分類思考,并追問道,分類思考有什么好處?誰在幫忙我們有序解題?不重復、不遺漏自然就出來了,不僅培養學生的有序性思維,也自然無痕滲透分類思想,感悟分類在解題中的應有作用。再比如,解決問題:小馬虎在計算一道兩位數加法題時,把十位數的7寫成了1,個位上的3寫成了8,結果是62。請問正確的結果是多少?這是一道錯中求解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路時,分成從十位和個位來考慮,滲透分類思想。解答如下:
十位少了:70-10=60 個位多了8-3=5 還原:62+60-5=117
這是一道比較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對學生的挑戰性很大,借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分類思想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先分析十位數的變化比原來少加了60,再分析個位數的變化比原來多加了5,最后從結果62還原,十位上少加的60要補上,個位上多加的5,要減去,多還少補。這樣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學生容易理解,運用起來不困難,尤其是對中下生,有了這樣的分類,他們也很容易掌握,充分展現了分類思想在解題中的作用。
四、在整理知識時滲透
在單元整理或期末整理知識時,恰當地運用分類思想,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系統化、明晰化。比如,在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單元知識整理時,先讓學生計算下列各題:
241÷30 241÷32 241÷38
345÷20 345÷23 345÷27
反饋后,不能直接了事,而是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說一說本單元我們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有哪幾種情況?交流中讓學生明確本單元所學的計算分為兩類:一類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另一類是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其中有的是四舍調商,有的是五入調商;商的情況也分成兩類:一類是兩位數,被除數的前兩位大于除數;另一類是一位數,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小于除數。借助分類,學生不僅明確了所學知識,還梳理了除數是商的兩類情況,明白了計算的發展脈絡,自然而然提高了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整體理解水平。
總之,數學思想是教學的魂,需要我們用心、用情用愛加以對待。就像分類思想一樣,如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我們的教學。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我們要與時俱進,構建有數學思想味的課堂,有意識地根據教學內容,挖掘知識、技能背后的數學思想,適時地寓思想于教學過程中,在知識技能的運行中,讓承載背后的分類等數學思想得以滲透、領悟,最終成為學生數學素養的一部分,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