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蕊
摘 要:金融風險是當前我國乃至全球經濟運行的重要威脅,金融審計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性、綜合性、權威性、靈活性的金融監管手段,對于金融風險防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要不斷加強對金融審計的重視,對于重點項目、金融行業的發展運用各種審計方法進行全面審計,提高對金融風險的預警作用。
關鍵詞:金融風險防范;金融審計;金融風險
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金融危機對于經濟發展的危害是全面而深入,因此,金融風險防范對于經濟的安全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審計作為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屏障,對于金融監管的完善、金融體系的完善、金融風險的預警起著重要作用。我國要進一步強化金融審計,確保金融安全。
1 金融審計與金融風險的含義
金融審計既是一個行業劃分,又是一種金融監管方式,是由國家機關執行,監督金融機械財務狀況以及日常經營等活動的真實性、合法合規性以及效益性等,它還包括了金融機械內部審計部門自我監督行為。
金融風險即金融機械在經營管理中,因為失誤、情況變化及其他原因在資金、財產及信用等方面出現不同情況的損失,很大程度上會對未來金融資產預期收益產生較大影響,蒙受一定損失的可能性。
2 金融審計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作用
1、金融審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
金融監管部門是金融行業的主要監督部門,要對金融行業的發展與管理承擔重要責任,因此在監管過程中在內在性上會有一定的沖突,審計機關的獨立性,使審計結論及意見更具客觀性和公正性,從而使監督和管理之間減少內在矛盾,金融監管部門的管理職責也能更有依據、更為全面真實。
2、金融審計更具有綜合性
當前我國金融業普遍采取企業經營與分業監管模式,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以及證監會依照法律,對各自行業實行監管,都具備了獨特功能。金融審計將各項功能整合在一起,對金融系統各行業和企業實行全面監督,從整體上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并對金融風險進行預警。在監管上,也能提出更有針對性、嚴密性以及有效性的意見和對策,以防范金融風險。金融審計范圍及對象上,都具備綜合性,審計過程中,不僅針對金融機構業務的規范性、風險性進行審計,還對金融機構在財稅、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審計,能夠更全面的防止金融機械在內部發展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防微杜漸。
3、金融審計的權威性
金融審計由政府部門執行,具有很大的權威性。金融風險的產生既與金融機械內部經營管理有重要關系,還與金融市場大環境以及金融監管力度有關系,由于金融監管部門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政策執行者,在金融監管問題上天然地存在較大障礙,當改革妨礙到自身利益時,總會有各種顧慮。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能夠從金融系統外觀察金融行業的發展,在行使監督權時更為客觀、公正,能夠更為全面、深入地對金融行業內部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進行研究與披露,在改革建議上也更為客觀,在防范金融風險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
4、金融審計有相當的靈活性
金融審計機械在組織模式以及技術方法上都有很大的靈活性,更能夠適應金融形勢的創新和變化,可以單獨針對某個金融機械展開審計,也可以圍繞某一事項對金融業務進行交叉性調查審計,更能及時發現并防范金融風險。
3 發揮金融審計對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作用
1、加強項目審計
金融審計對于一些典型性或者普遍性問題有著較好的反應能力,但對于體制、制度、市場以及社會環境等在金融風險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一些金融風險可能從表面上來看屬于單個金融機構及其法人,但其根源卻可能涉及到經濟、體制以及職能等多個方面,項目審計是發現這種深層次問題的重要途徑,金融審計工作要圍繞項目審計,開展重點審計,加強對各個領域的美洲,從機制、體制各個層面審查可能存在的風險。例如,在審計保險公司時,需要對保險行業的發展及相應風險、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的損益關系、保險功能合理發揮等各個角度進行審計。在審計資金融通情況時,就要加強審計各監管指標以及機構償付能力,重視經濟補償作用的發揮;在審計行業發展上,就要對違法違規現象進行深層次監督與規范,確保市場發展更為健康有序。
2、優化金融監管體系
我國目前仍然使用金融審計與“一行三會”并存的方式進行金融監管,在法律職責上,這幾個機構之間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工作內容上有較大的交叉性,在行政管理上又屬于不同系統,對于金融監管有很大的不利。要提高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就要優化金融監管體系,確保金融審計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分工明確,設立一個協調機制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金融審計部門著重于對金融機械存在的系統性風險以及監管機構的工作績效進行監管,金融監管部門則對金融企業的日常業務進行監管,規避常規風險,科學管理行業發展。在各個部門之間建立一個長效的協調機制,使各個部門之間能夠進行優勢互補與信息共享,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提高金融監管的全面性、系統性、有效性。金融審計的地位要進一步強化,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屏障作用。
3、系統性防范金融風險,做好風險預警
金融體系的安全不是取決于某個金融機構,而是取決于整個金融行業,因此必須從宏觀、微觀角度相結合,加強金融監管的全面性,做到及時預警風險。一方面,綜合比較與分析,預警風險,以銀行為例,對某個集團客戶的授信集中、不良貸款、保險償付、應收保費、資金收益等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后,就能及時根據其中的潛在風險進行預警。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金融業務創新性的審計監督。當前,我國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網絡銀行、金融衍生品以及理財產品等,這些產品為金融機械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存在較大風險漏洞,因此,必須加強對這些產品的風險審計,使金融風險防范與金融創新能夠達到更好的平衡。
4、不斷改進金融審計方法
金融審計方法的革新有利于應對金融形勢的復雜變化,要立足于監督,主動加強對金融機械及金融監管部門的審計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擴大審計面,實施網絡監督,加強經常性審計。積極使用數字化審計,通過各種動態數據提高審計效果。加強對趨勢分析以及比率分析等新方法的運用,使風險進一步量化。加強對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落實的監督審計,對內部控制中的目標、標準及活動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可疑的、風險較大的業務、資金來往。加強金融機械業務經營和管理銜接性的審計,將業務審計和財務審計有效結合,通過趨勢分析與數學模型的結合,對經營業務進行風險量化,及時確定審計工作重點。
4 結語
金融審計是我國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屏障,要將金融審計與審計整改和金融執法有效結合在一起,加強事后審計,使金融風險得到實質性的抑止和防范,不斷完善金融機制,真正發揮金融審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婷. 金融風險防范與政府金融審計[J]. 江蘇商論, 2011(27):204-204.
[2]葛玉峰. 金融審計與金融風險防范[J]. 現代商貿工業, 2015, 36(16):201-202.
[3]陸麗芳. 新形勢下金融審計防范金融風險的作用[J]. 上海國資, 2012(8):84-85.
[4]姚雁雁. 金融審計與金融風險防范[J]. 企業技術開發月刊, 2014(1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