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紫葉
(常熟理工學院 人文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摘 要: 徐枕亞的言情小說《玉梨魂》暢銷一時,原因有四個方面:其一是印刷技術的發展為其暢銷提供了技術支持;其二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商業及廣告業的發展;其三是當時出現了一批穩定的言情小說接受群體;其四是《玉梨魂》 本身的魅力。
關鍵詞: 徐枕亞 《玉梨魂》 言情小說 獨特性 暢銷原因
徐枕亞(1889—1937),近現代小說家,名覺,字枕亞,別署徐徐、泣珠生、東海三郎等,江蘇常熟人。1912年初,任《民權報》編輯,其小說《玉梨魂》刊布于該報文藝副刊,一鳴驚人,成為暢銷小說。
1915年出版的《小說叢報》第16期“枕亞啟事”聲稱:《玉梨魂》“出版兩年以還,行銷達兩萬以上”。張靜廬在《在出版界二十年》中證實,《玉梨魂》“出版不到一兩個月,就二版三版都賣完了”①。
徐枕亞之《玉梨魂》先連載于《民權報》,又于1912年發行單行本。據說《玉梨魂》和《雪鴻淚史》“再版數十次,銷數在幾十萬以上,連得香港和新加坡等處都翻版不絕”②。由此便可知《玉梨魂》在當時的影響之大。鴛鴦蝴蝶派的成員一直將此書視為本派的代表作之一,并稱其為“言情鼻祖”。
為何這樣一部小說在當時能如此暢銷?它的暢銷既有外部原因,如技術,商業及接受群體的擴大,又有小說本身的魅力。本文將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印刷技術的發展為小說暢銷提供技術支持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印刷技術日新月異,它的每一次技術都將出版傳播向更深層次推進,傳統中國的雕版印刷術在經歷了西學東漸后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鉛活字印刷和機器印刷技術的結合,大幅度地提高了出版生產效率,出版物的生產速度加快,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出版品種日益豐富③。“以翻譯書籍為例,1850到1899年這50年內僅出版譯書537中,而1902年到1904年短短兩三年間出版譯書即達533種”④。“創刊于1874年9月的《萬國公報》銷數逐年增加,從一開始的1800份,發展到1903年的54396份,成為當時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⑤。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印刷技術飛速發展,小說的暢銷正是需要印刷技術作為支持的。
徐枕亞的暢銷小說《玉梨魂》就是印刷技術發展受益者。本文開頭就提到了《玉梨魂》曾經一版再版,這正是建立在印刷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的。《玉梨魂》最初是在《民權報》上連載的,但由于報紙比較零散,不好收藏,因此,民權出版部在1913年的時候,發行了《玉梨魂》的單行本,擴大了這部小說的銷路和傳播范圍⑥。
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廣告業及商業的發展擴大了小說的影響
19世紀初,西方傳教士、商人、冒險家紛紛來到中國,不僅為中國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商品,還帶來了西方的報館,現代形式的報刊在中國的出現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現代意義上廣告的誕生⑦。
廣告業及商業的發展,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小說創作和銷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從《申報》一家報紙來看,它所刊登的寫情小說廣告數量呈幾何級數的增長。1908年2月6日《申報》以“哀情小說”為名刊載“開印《情海波瀾記》”廣告:“今日開印‘哀情小說《情海波瀾記》,其中離奇悲歡,變幻百出,為近今言情小說杰出之書。”5月16日刊載“哀情小說”《露惜傳》廣告:“全文情文相生,哀婉凄惻。”7月15日刊載“奇情小說”《美人虹》廣告“是書為英國名家所著,情質哀艷,譯筆奇麗”,11月30日分別以“言情小說”與“哀情小說”為名刊載《錯中錯》、《墮淚碑》廣告⑧。從《申報》這一家報刊在1908年—1909年這兩年時間里發表的關于小說的廣告量可以看出當時廣告業的繁榮,以及在廣告業的支持下,20世紀初的小說產量豐富。
看到《玉梨魂》經濟價值的是民權出版部,1913年,民權出版部出版了《玉梨魂》單行本。為了打開銷路,民權出版部注重廣告這種促銷方式,在《民權報》和《民權素》商刊登了不少《玉梨魂》的廣告:“此書情詞瞻雅,文筆典麗,為枕亞君劇作,亦為本報最特色之小說,都七萬余言,遠近愛讀之者,催促出版者,函緘盈尺,亦可見此書之價值矣。茲經枕亞君細加筆潤,重行校勘,裝訂精美,洵我國小說界有數之出版物,亦月下花前無上之消遣品。”⑨廣告對《玉梨魂》一再贊賞,并通過“月下花前無上之消遣品”一句,將小說的受眾群從文人墨客擴大到普通讀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廣告對擴大小說銷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見,《玉梨魂》的暢銷離不開20世紀初商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三、出版業的發達培養了一批穩定的言情小說接受群體
20世紀初中國出版的小說種類繁多,自1908年開始,言情小說才是小說市場的主流,閱讀市場對言情小說的渴求與期待使得當時的文化旗手商務印書館開始調整出版方向,與市場靠攏。《玉梨魂》的誕生,正是與作者善于捕捉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出版商的炒作宣傳“聯手”的結果。當時出版商把適應讀者口味的通俗小說推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20世紀20年代初,葉圣陶曾對當時的大眾閱讀情況做過這樣的描述:“社會里各類人,而且也較多,他們因為無聊,或者欲期消遣,常常拿了一本石印細字的小冊子災難里閱覽。這種小冊子,比不論什么高文典冊都流傳得普遍,窮鄉僻壤,買不到一本小學教科書都是平常事,石印細字的小本子卻總都是有的——或者在廟場設一個攤,或者在市檔頭墻角擺一條板凳,就這樣發賣了。所以凡是識幾個字的人,識了破體也好,識了小學也好,身邊摸得出一兩個銅元,就有與這類小冊子接觸的機會……小冊子自然取在手里了,小冊子的靈魂也就侵入他們的腦海里了。”⑩從葉圣陶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當時通俗文學對普通大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小說的淺顯易懂使得他擁有一大批穩定的接受群體。
四、《玉梨魂》自身的文本魅力是其暢銷的主要原因
在言情小說如此暢銷的民國初年,《玉梨魂》脫穎而出,多源于它作為一部言情小說在創作上有著獨特性,它的魅力有很多方面:文章的故事有較多的自敘成分,大大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玉梨魂》的情節發展具有獨特性,打破了傳統的才子佳人式的情節發展結構,新穎獨特;最重要的是《玉梨魂》是一部“雅俗共賞,別立新宗”的小說,滿足了不同讀者的不同審美需求。
(一)駢散結合的語言風格使《玉梨魂》滿足更多人的審美需求
《玉梨魂》這部小說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即駢散結合的語言。用駢體文寫小說始于唐代張鷟的傳奇《游仙窟》{11},清代浙江嘉興人陳球作有《燕山外史》,此書根據明代小說《竇生本傳》而來,將竇繩祖與李愛姑的故事演繹成三萬一千余字的駢儷小說,通體四六對偶句成文,一時可稱為千古言情之作{12}。對仗工整和句的字數整齊是駢文比較突出的特點,駢文最初的發展是文學作家對文學形式美的一種追求,其目的是增強文學的作品表現力。鮑照的《蕪城賦》是為憑吊廣陵而寫的一篇抒情駢賦,文章寫景細膩,抒情婉轉,說理精密{13}。而散文則是一種瀟灑活潑、優美空靈的文學樣式,廣義的散文指的是凡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14}。晉宋之交的陶淵明的散文,用清新樸素的語言,曲折自然地表達他曠達的人生態度,毫不掩飾,純任自然,淡泊而真摯,獨立于時代風尚之外{15}。
徐枕亞正是繼承了駢文和散文各自的優點,并有所發展,寫出了《玉梨魂》這部駢散結合的言情小說。《玉梨魂》一文在描寫靜態的心理、景物、人情時,多四六句式,講究辭藻音韻、鋪張揚厲、多用故實,是典型的駢文語言特征。在第二十六章中,寫道:“多情如梨娘,多才如梨娘,命薄于云,身輕若絮。”{16}這是典型的駢文寫法,將梨娘的風情和薄命用短短的語言寫出,卻流露出無限的嘆惋之情。
若全用駢文行文,難免呆板、單調,缺乏氣韻,因而徐枕亞在敘述故事情節,描寫人物對話的時候,以散文寫之,增加文體變化,調節文氣,使得文章語言錯落有致。同樣在第二十六章中,徐枕亞在描寫梨娘死前情形時,用散文描寫,將梨娘去世前的痛苦和家人對她的照料敘述細致,也將筠倩因自己嫂子給自己安排婚事的糾結的心理描寫得很深刻。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玉梨魂》全文,夾駢夾散,駢散結合。當然這種語言風格雖文體變化顯著,但情感表達凝練、深刻,同時將故事情節交代清楚、明晰。
這種駢散結合的語言風格是《玉梨魂》暢銷的重要原因。在新舊交替的時代,新思想的人們崇尚白話文小說,或者說散文小說,而舊思想的追求者則崇尚文言小說,或者說駢文小說,《玉梨魂》的存在同時滿足了這兩種人群的需求。同時,駢散兼用的文學語言與八股文有著密切的關系,八股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駢散兼用,寅半生看到小說發展的一種傾向:“十年前之世界為八股世界,近則忽變為小說世界,蓋昔之肆力于八股者,今則斗心角智,無不以小說家自命。于是小說之書日見其多,略通虛字者無不握管而著小說。”{17}由此看來,《玉梨魂》作為一部近代小說,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八股的風格,因此《玉梨魂》除滿足先進知識分子的審美需求之外,還滿足了傳統知識分子的需求。
(二)《玉梨魂》中穿插大量詩歌給予小說豐富的文化底蘊
《玉梨魂》中穿插著許多詩詞,這是《玉梨魂》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徐枕亞是狀元出身,其文筆優秀,詩詞功底極強。這一長處被他用于《玉梨魂》這部小說之中。何夢霞與白梨影這兩個主人公之間的交流多是詩詞交流,這樣的交流方式使得他們更相配,也將他們的愛情故事表現得更浪漫,同時增強了故事結局的悲劇性,更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一品名休羨,家貧無好花。素心人此夕,應共惜芳華。(《大一品》)。
故與淡煙遮,銷魂是此花。藉茲情種子,伴爾病生涯。(《小荷》)。
報答春暉擢紫芽,盈筐合獻帝王家。頭銜品自無雙貴,芳國香應第一夸。承雨露,嗜煙霞,卻甘淡泊洗鉛華。余情已向幽叢托,不愛春風及第花。(《思佳客》)
花嬌欲語,搏露如擎雨。冉冉情根,還乞護恐有鴛鴦魂駐。相遺多感情深,合歡夢里同尋卿。心幽如蘭性,儂心苦比蓮心。(《憶夢月》){18}
以詩詞交流情感,《玉梨魂》雖是近代小說,但充滿著中國傳統式愛情的委婉含蓄。由此可以看出,徐枕亞作為中國文人,才氣可見一斑。詩詞作為傳統中國文化,將這一文體融入小說中,既有小說的風貌,又有古典文學的意蘊。這樣的寫法正好滿足了更多讀者的審美趣味。由于當時讀者讀慣了詩詞,因此小說中的詩詞應該是他們所欣賞的一部分,對于這一情況的剖析,還可以聯系當時小說發展情況,在清末民初小說藝術普遍粗糙的情況下,1902年就有一種意見,“今之為小說者,俗語所謂開口便見喉嚨,又安能動人?”主張詞章應用于小說:“吾于小說,不能不為賢者責矣。小說的妙處,須含詞章之精神。所謂詞章者,非排偶四六之謂。中外之妙文,皆妙于形容之法;形容之法莫備于詞章,而需用此法最多者莫如小說。”{19}徐枕亞的創作正好滿足了當時所倡導的這種“詞章之精神”,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這也是這部小說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結語
本文對徐枕亞小說《玉梨魂》的暢銷原因進行了探討,可以看出這部小說的暢銷既離不開作者過硬的文學功底和他的創造力,又離不開當時時代為其提供的可能性。因而《玉梨魂》這部小說的暢銷是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結合的結果。
注釋:
①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②王俊年,編.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小說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③匡導球.中國出版技術的歷史變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④章開沅,羅福惠.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93.
⑤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⑥⑨李怡.民國政治經濟形態與文學[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
⑦孫順華,主編.中國廣告史[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⑧潘薇薇.從《申報》廣告看中國近代小說運動[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5.
⑩朱自清.民眾文學的討論[J/OL].中國論文網,2012-10-18.
{11}{12}朱德發.現代中國文學史精編1900-2000[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37.
{13}{15}趙光斗.中國古代文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20.
{14}劉洪仁.大學語文精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49.
{16}{18}董文成,李勤學,主編.中國近代珍惜本小說:第10卷[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
{17}寅半生.《小說閑評》敘[J].游戲世界,1906(1).
{19}公奴.金陵買書記[A].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