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自我國辦刊產業(yè)開始一直到今天,報刊一成不變的走著屬于自己的道路。但是道路卻歪歪扭扭。有必要對報刊行業(yè)進行深化的改革。撤出黨政部門的辦刊權力。提出報刊有生有死的結論以及管辦分離原則,加強報刊質量,數量的監(jiān)管,加強報刊行業(yè)制度管理體制的指定和嚴格執(zhí)行,開辟一條針對我國報刊行情而開發(fā)出來全新的報刊之路。
關鍵詞:黨政部門;部門報刊;體制改革;啟示
一、黨政部門報刊存在的問題分析
黨政部門的報刊業(yè)務一直處在混亂的狀態(tài)中。在之前我國對黨政部門針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徹底深化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兩個:黨政以部門名義辦的報刊以及縣級黨報。
(一)撤除黨政部門的部分報刊
我國報刊行業(yè)一直處在散養(yǎng)的階段,沒有系統的規(guī)范,更沒有合理的制度進行制約。導致黨政報刊泛濫,無法保證報刊數量,種類和質量。而且黨政報刊的經費由國家出資,但是辦報刊得來的收益卻被相關部門和舉辦人私自消化掉了。黨政部門甚至私自利用權力,進行廣告宣傳而這種交易需要的納稅資金竟然成為了泡沫,逐漸形成部門之間利益的巨大差異,導致其他部門跟風,也要私自辦報刊,利用職務便利,使得稅收流失。繼而形成了非常不好的黨政風氣,誘發(fā)各種貪污腐敗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分銷部門黨政辦報刊。限制黨政辦刊的權利是其退出辦刊市場。
但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大困難。原本的黨政辦報刊早已形成很大的市場份額以及強大的慣性。甚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在督辦報刊。黨政部門的成員組成大多是有等級的黨政干部。將這部分業(yè)務撤出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人即將被裁員。大部分人開始發(fā)動關系模式,利用上下關系躲避裁員風波。如此大規(guī)模的品級國家干部需要其他部門進行消化。要求所有省市傳媒公司盡可能的接納部門黨政干部人員,因此這樣的安排又給傳媒公司帶來負擔。導致傳媒、報刊工作緩慢。若短期內無法達到目標就必須由國家出資養(yǎng)活這些人,而且撤掉報刊,就意味著將灰色收入打入冷宮。
(二)撤除縣級黨報
在黨政辦報刊期間,由于報刊數量過多給基層和農村的訂閱報刊之人增加了不少負擔。因此削減黨政辦報刊也能減少基層和農村的壓力。黨政辦報刊被削減到同時必然牽連到部門縣級黨報被喊停的結果。為了使報刊整頓具有質量性,在削減沒用的報刊的同時也要提出重點發(fā)展方向。必須將中央黨報辦好。且免費提供。
在實施兩個主要的報刊整改方向之后,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經有縣級政府反映,原本由報刊訂閱的4000多元錢縮減到了1000多元。成效非常顯著。在報刊改革過程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可在這其中也給了人們相當多的經驗和意見。開辟出了一條屬于中國報刊精神發(fā)展的新道路。
二、黨政部門報刊改革得出的啟示
(一)黨報和政府公報的分設
在改革浪潮中,需要將黨報和政府公報區(qū)分出來,分別稱為兩種不同種類的報刊類型。并對各自的報刊內容范圍進行了細致劃分。使新聞性質的信息和公文信息有了屬于自己的版圖。原本有大量的政務新聞需要刊登,但是由于所有的政務新聞都刊登在同一個版面。導致豐富的版面看上去枯燥沒有主題。綜合性質的報紙會將中央、省、市、縣的的所有信息刊登進去,加上政務新聞的刊登。整個報刊的看點和價值性非常低。現在分別設置黨報和政府公報成為了報刊改革史上很大的壯舉。
(二)清掃報刊市場
原本報刊有黨政進行督辦。在人們心里報刊屬國家力挺的教育成分很大。可是黨政辦報刊所產生的惡性影響如此之大。使國家下定決心進行整改。由此提出報刊屬于市場產物。有生的一天也有終結的一天。并將那些經營不善,成本高于利潤無法運營的;出產報刊質量低劣的;沒有投資人的全部停掉,力保報刊市場清潔有質。在大規(guī)模的改革中取消數百家報刊舉辦企業(yè)。撤銷之后的企業(yè)同時也撤銷了所有無效刊號。將刊號的非正常轉讓現場得到徹底清理。舊的秩序的終結是打開心報刊市場的鑰匙。在迎接新市場之前做好新的策略的指定,憧憬美好的未來。
(三)資金體制改革
之前的辦報刊需要經費是由國家投資進行的。而在改革中,由于黨政辦報刊的重大變革,需要自己解決資金的問題。目前報刊行業(yè)還處于管辦分離的狀態(tài)中。對于資金的來源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若有很好的報刊資源,卻沒有一個投資人進行資金注入,辦報刊只能是形式上的口號。現在越來越的新聞走進鄉(xiāng)村,走進家庭。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身邊社會的種種狀態(tài),以及走創(chuàng)意路線,以強有力的吸引點抓住閱讀者的心,自然會引來投資者的觀摩。這一步的進行需要長期的對報刊市場進行勘察和窺測。
三、結語
報刊是文學界形象高大的指向。它不僅將黨政策略和國家政治思想、經濟思想等展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讓人們對黨國的熱愛和發(fā)展有一個逐步的了解。是國民共同努力,共同分享成果的信使,也是精神的寄托。辦報刊更是一個偉大的任務。雖然它需要很多有識之士的加入和協助,需要嚴謹的態(tài)度時刻監(jiān)督自己,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管理體制約束報刊市場,但是將它的成品捧在閱讀者手中時,報刊的目的便達到了。因為它已經傳達到了。
參考文獻:
[1]陳力丹.當前治理黨政部門報刊對我國報刊體制改革的啟示[J]. 新聞記者,2016,4(2):3-5.
[2]鄭保衛(wèi).我看黨政部門報刊治理整頓[C]中國傳媒發(fā)展高層論壇,2017.
[3]朱學東.改革是發(fā)展的第一要務[J].傳媒,2016(8):3-3.
[4]金冠軍,馮光華.中國傳媒產業(yè)政策的解讀與未來轉型[J].視聽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