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政公用建設工程投資大幅上升,特別是大型的道路、橋梁、排水、污水處理廣站、垃圾填埋場、煤氣廠站、自來水廠站、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難度加大。在當前建設系統安全形勢嚴峻,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不斷,尤其是重大死亡事故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市政建設工程形勢亦不容樂觀。
關鍵詞: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現狀
一、市政公用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現狀
(一)施工隊伍安全管理水平較低、人員綜合素質差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監督起步較建筑業晚,從規范性的管理上要落后建筑業,加上市政公用工程最初的建設項目多以道路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類別相對較少,使得長期以來在工程現場形成了重質量、重生產、輕安全的情況。縱觀近年來的檢查和監管情況來看,市政公用施工企業各級施工人員對《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等安全標準存在明顯不熟悉、不了解的現象,甚至安全管理人員對各類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也直接導致了現場安全管理不夠深入,安全檢查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使得安全事故隱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最終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其次,施工企業在機構設置上也比較薄弱。隨著企業安全資質年檢工作的規范,許多企業已經設置了安全管理部門。但也有不少企業,由于歷史和觀念的原因,仍然從“節約成本”出發,從組織機構人員配備上忽視安全生產,沒有設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或是沒有為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必須的資金保證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門形同擺設,其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從而企業內部的安全教育、檢查等各項工作無從淡起。更多成了應對檢查的紙上淡兵工作。同時,由于缺乏縱深的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企業與項目部安全管理脫節,使得監管要求不能及時、準確地下達,現場的安全管理信息無法及時上傳。
(二)安全管理意識匱乏
安全意識淡薄說到底就是安全管理意識的缺乏。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一樣,都離不開對“人、機、料、法、環、測”的綜合管理,任何一個環節缺乏控制,都可能致使一些傷亡事故的發生。而我認為,施工單位對上述六個環節的管理之所以存在較多問題,安全管理意識的匱乏是關鍵所在。
(三)安全教育的形式單一,走過場,缺乏針對性
盡管有關部門一再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安全教育無論在形式、內容時間以及在對象上都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僅僅由府機構采取的課堂式培訓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具體到工程中。企業三級安全教育臺帳,包括現行法律法規,企業安生生產責任制及安全操作規程,現場安全防護知識培訓,班前安全技術交底等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對安全生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方面的落實還遠遠不夠。
二、影響市政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因素
(一)建設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
《建筑法》頒布后,與之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遲遲沒有出臺,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如今隨著《安全生產法》的出臺,《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也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如何正確理解并予以貫徹落實,是安全監督管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二)市場不規范,分包現象普遍,工期盲目壓縮
招投標市場不規范,招標機制不夠健全,一些建設單位不按程序辦事,隨意左右工程造價,造成施工企業為中標,不惜壓低標價惡意競爭。致使中標后為盈利違反約標時的承諾,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給資質不符合要求、管理差、流動性大的施工隊伍。施工總包工單位對分包隊伍在安全管理上不肯管、不想管、管不了是一普遍現象。
(三)安全監督管理執法隊伍的建設急需完善
隨著工程量的大幅增加,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現有人員從數量、素質上講,已無法承擔日益繁重的監督任務,一些區安監部門由于經費、人員問題,安監隊伍不穩定,安監人員專業素質較差。
三、當前市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政府職能,加大獎懲力度
國務院新頒布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建設各方的安全責任予以了明確,并對違規行為的處罰上升到了刑法的高度,一方面。使得建設各方在安全生產上將慎重行事,依法管理;另一方面,也為安全監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對規范建設市場、完善激勵機制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監管部門在強化激勵機制,運用市場規律對施工企業安全監督管理上進行安全生產與市場掛鉤、不良行為上網公示并計入企業和個人誠信檔案以對安全生產結果進行監管的同時。可以建立單位工程的施工動態信息網,以起到超前安全警示作用,也有利于各類安全檢查的針對性和長效性。
(二)從對項目部的管理轉變到建立施工企業安全誠信機制
監管部門對項目部安全體系直接進行監管既約束了項目部的主觀能動性,又不具備有效的管理依據,反而直接面對了企業所承擔的安全責任和市場。因此,有必要將單純對項目部的管理轉移到對企業的安全管理行為以及企業與項目部之間的安全管理接口和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程序實施符合性的考核上。這就需要建立企業的誠信機制。
參考文獻:
[1]牛水云.淺論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