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勝+王瑞琪+郭春利+李穎輝
摘 要:21世紀是從知識經濟時代轉向創新經濟時代的世紀,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在發展上掌握主動。創新贏得實力,創新贏得領先,創新贏得發展,創新贏得主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企業產品創新是企業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創新具有多個側面,有的是因為它提高了工作效率或者鞏固了企業的競爭地位,有的是因為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創新不一定是出現全新的東西,舊的東西以新的形式出現或者與新的方式結合也是創新。總之,創新是解決新問題、進行新組合、發現新思想和發現新理論的過程。
關鍵詞:創新經濟時代;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新思想;新理論
1 創新與創新設計
1.創新不同于創造和發明。創新主要側重經濟領域的技術改進和制度更新,如使用起來更方便、性能更多、功能更強、應用范圍更廣泛等;創造是指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發明則側重于技術的應用。創新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經濟發展概論》: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目前,對于“創新”比較權威的定義主要有兩個。一是2000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創新的含義比發明、創造更為深刻,它必須考慮在經濟上的運用,實現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只有當發明創造引入經濟領域,他才成為創新”。二是204年美國國家競爭力委員會在《創新美國》計劃中提出的,“創新是把技術和感悟轉化為能夠創造新的市值、驅動經濟增長和提高生活標準的新的產品新的過程與方法和新的服務”。
2.傳新設計是指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學技術成果、理論、方法和技術原理等,構造創新產品概念,并進一步應用新技術、新源里和新方法進行產品的設計和分析,開發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產品的實踐活動。
產品創新設計是以用戶需求為目標的整體工程,在需求獲取和創新機會識別的基礎上,對已有知識或資源的組合、疊加、綜合、遷移、推理、聯想,從而產生新的產品、服務、工藝、市場、組織等。創新的過程是創新主體、創新機會和知識資源三者之間有機協調的動態過程,其本質是設計。
2 產品創新設計模式
產品創新設計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技術推動模式、市場推動模式和復合推動模式。
1.技術推動模式
在創新的技術推動模式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并將其應用到工業中,必定推動產品的創新。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是創新的原動力,它是驅使技術創新活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
2.市場推動模式
市場推動模式認為,技術創新源于市場需求,源于市場對企業的技術需要。也就是說,技術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明確產品技術的研究方向,通過技術創新活動,創造出適合這一需求的產品,使市場需求得以滿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馬奎斯等曾研究了當時最新的567項不同的技術創新項目,其中只有1/5的情況是由技術本身的發展引起,而創新活動中3/4的情況都以市場需求作為出發點。由此可見,與技術推進相比,市場需求是當今激勵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更為重要的動力源泉。
3.復合推動模式
雖然市場推動模式下的產品創新目前暫居于創新的主導地位,但長期以來許多關鍵、重大的進步都來自于技術推動。在現代企業中,產品創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明確某一個因素是創新活動唯一的或最基本的決定因素。產品創新以潛在的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技術應用為支撐,其創新成果往往是開發全新的產品,從而將潛在的市場激活為一個現實的市場。
3 產品創新設計類型
創新設計問題是多種多樣的,總的來說,可分為四類:面向問題的創新、面向目的的創新、面向產品的創新和面向載體的創新。根據類型的不同,可以采用TRIZ、FBS、創造性模板和非邏輯思維等不同的方法實現創新。
1.面向問題的創新:目標是提高現有產品或系統的性能,解決現有產品或系統中影響主要功能的問題,朝著理想化的目標前進。這類創新設計中,所要設計的產品是已經存在的,但由于產品存在問題缺陷或者存在改進的空間,需要將產品的性能進一步提升或將成本進一步降低。由于這類設計問題往往針對的是某種具體的技術問題,所以采用的策略是解決最小化問題,解決系統中的沖突,對系統僅做漸進式改進。TRIZ方法是實施策略比較好的方法。例如,采用矩陣沖突、發明原理,解決系統中的技術沖突,提高現有產品或系統的性能。
2.面向目的的創新:目標是設計一個全新產品或系統,可能待設計的產品或系統在市場上并不存在;或者雖然存在,但是現有產品或系統的主要功能改進已達到極限,需要利用新技術、新方法設計出新一代的產品來代替現有產品。因此,設計時不能局限于現有產品或系統中的某一具體問題,而是應當跳出現有系統,思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方法和技術可以更好地達到此目的。采用的策略是解決最大化問題和改變系統的工作原理,解決此類問題時,利用FBS映射法結合科學效應、類比等方法,可以有效輔助設計人員對科學原理和效應進行快速搜索,迅速產生多種解決方案,并從這些方案中選出針對該問題的最優解。
3.面向產品的創新:目標實現有產品的主要功能不做改變,著重于產品次要功能的開發和改進。這種類型的創新設計往往應用于現有產品在市場有很好的信譽,而不需要將產品更新換代,但希望通過對產品次要功能的改進繼續保持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的情況。采用的策略是著眼產品本身和功能跟隨形式的方法。創造性模板是實施此策略比較好的方法。
4.面向載體的創新:產品的主要功能和實現功能的原理是確定的,通過改變產品的外觀形式,創造新的產品,主要用于滿足用戶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采用的策略是非邏輯思維法,通過聯想法、隨機對象激勵法產生新穎的設計概念。
4 產品創新設計過程
1.基于認知創新思維展開過程
由于產品創新設計是一個創造性問題求解過程,其主要特征是初始狀態定義不良,即在設計初期,設計者對即將進行的設計僅有一個不完整的、較為模糊的心理表征。因此,必須弄清在產品創新設計過程中涉及這到底是如何進行任職操作的。
2.創新思維展開過程中的思維回路
在創新設計過程中存在許多循環回路,許多學者對此做了大量研究,如問題空間和方案空間的迭代循環、問題定義的循環、評價和生成階段的循環等。基于上述種種研究,總結出三個回路,即問題重定義回路、概念激勵回路、方案重用回路。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產品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是提升企業綜合機柜整理的關鍵,企業產品創新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白洞明,鄒禮瑞,王崢.2000. 技術創新動力機制的綜合作用模式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17(4):43-44
[2]林岳,譚培波,史培凌,等.2009.技術創新實施方法論DAOV.北京:中國科學技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