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貴
摘 要:近幾年,筆者所在的齊魯石化公司橡膠廠高度重視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建設,不斷更新理念、完善管理,以提升能力和素質為目標,著力打造一支經營管理好、技術水平高、技能素質強的青年大學生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關鍵詞: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
一、建立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的必要性
齊魯石化公司橡膠廠于1971年3月開工建設,經過45年的發展,現擁有13.0萬噸/年和10.0萬噸/年丁苯橡膠、7.0萬噸/年順丁橡膠等8套主要生產裝置,是我國唯一年產超過40萬噸的合成橡膠企業。自2005年始,橡膠廠共招收大中專畢業生71人,其中19人離職,至今仍有28名青年大學生在基層一線倒班,這些仍在一線從事操作技能工作的青年大學生均已畢業多年。
(一)堅定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必然選擇
目前,全廠青年大學生在思想觀念上還比較保守、比較自閉、比較矛盾、比較糾結。部分青年大學生對長時間在基層一線倒班,對當初的滿懷夢想到現在的不滿意,對前途感到迷茫。橡膠廠最后一批進廠的青年大學生已經倒班5年,截至目前,倒班青年大學生中年限最長的10年。有的青年大學生肯吃苦,對本崗位技術學習比較精通,但有懷才不遇的感覺,內心較敏感脆弱。
(二)提高青年大學生隊伍能力素質的迫切需要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崗位上青年大學生的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問題日益突出。目前,走到管理崗位上的青年大學生,干勁比較足,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但是這部分青年大學生因為多數長期工作在一線,存在著管理能力和工作經驗欠缺的問題。個別青年大學生工作比較浮躁,不扎實,開拓創新意識不強,需加強培養。
(三)建設青年大學生通道的現實需求
多數大學生都希望走上管理崗位,而一方面隨著橡膠廠機構不斷改革精簡,管理人員大幅壓減,管理人員指數逐漸減少;另一方面車間大部分管理人員還很年輕,大學生走上管理崗位的機會較少。同時同一批入廠的青年大學生,所學專業不一樣,鍛煉的基層崗位不同,其發展機會也不均衡,讓部分倒班的青年大學生產不平衡的心理。所以,建設經營管理、技術專業、技能操作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是現實需要,給青年大學生提供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激發積極性、創造力,讓大學生各盡其職、各盡所能。
二、建立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的實踐探索
(一)突出科學性和實效,提升青年大學生培養效果
橡膠廠結合青年大學生特點和崗位需要,立足輪崗,采取了多種形式的培養活動,提升了青年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是基層車間針對每名青年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安排輪崗鍛煉學習。每個崗位學習時間不少于半年,輪崗后進行嚴格、全面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真正達到能獨立上崗的技能要求后,到下一崗位學習。二是青年大學生在生產技能操作崗位鍛煉不少于2年,根據本人考核情況、日常表現及工作需要,通過競聘或考試等形式,擇優選拔到班長、專業技術崗位。
(二)堅持導師帶徒規范化,推動企業、青年大學生雙發展
近年來,我廠不斷完善“導師制”培養模式,組織相關專業具有較高職業技能和較好職業道德的管理、技術人員和操作技能專家,幫助指導青年大學生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技能。根據青年大學生所學專業,把他們分配到基層單位后,選擇專業對口、責任心強、業務技術熟練、創新能力較強的基層主管領導作主要指導,負責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術水平。選擇責任心強、業務技能高的技師或班長作為青年大學生的直接導師,負責提高青年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堅持激勵導向,推進青年大學生培養有序進行
橡膠廠在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建設中,堅持激勵導向,嚴格獎懲,使青年大學生能力和素質更加貼近崗位技能需求。設置專項獎勵。每年2次組織青年大學生技能考試,對參與技術練兵的青年大學生分4個檔次進行獎勵,一等獎80元/月,二等獎60元/月,三等獎40元/月,四等獎20元/月,從當月獎金中兌現,每次獎勵周期半年。同時,青年大學生練兵考試取得的成績,將作為競爭上崗、評選先進、選用到管理技術崗位的重要依據。激勵崗位成才。廠部規定,基層車間可設置適當數量的后備班長崗位,安排考試成績優秀、工作表現突出的青年大學生頂崗鍛煉。
三、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建設的顯著效果
(一)青年大學生素質和能力顯著提升,在三支隊伍建設中表現突出
工作能力、表現比較突出大學生在基層單位擔任了管理職務,逐漸鍛煉為管理崗位骨干,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5人次獲集團公司優秀黨員、優秀基層思想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人獲集團公司“閔恩澤”獎。近年,在集團公司組織的專業技能競賽者,橡膠廠3名青年大學生獲得一等獎,1名獲得二等獎,1人榮獲集團公司技術能手和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在山東省振興杯青工職業技能大賽上,1人獲第2名、1人獲第3名,2人還分別獲得山東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二)創新創效成效顯著,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
橡膠廠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效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積極圍繞創新課題大力開展技術攻關, 創新創效成效顯著,每年創效500萬元 。課題攻關項目“干燥箱吸附網改型,降低維修費用”成功應用于生產中,每年可節約費用近100萬元。同時,青年大學生成長通道的建設,激發了全廠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企業生產效率、技經指標持續提高。2016年,橡膠廠生產合成橡膠32.55萬噸,總產量占中國石化的28%,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
參考文獻:
[1]吳傳林,袁瑋.多措并舉,構筑新分大學生成長通道[J].大觀周刊,2012,(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