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寒
摘 要:歷史故事事實上指的是歷史事件,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這些故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本文首先闡述了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對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
初中歷史作為初中階段一門具有較強時代性的學科,是學生了解中國歷史以及世界歷史的重要媒介,而大部分初中生都會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感覺吃力,甚至是因為無法記住一些歷史人物與事件而厭煩歷史。這時,教師合理的引入歷史故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史學思維,提高歷史成績。
一、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一般都個性較強,但是相應的求知欲也很強,只要有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出現(xiàn),就可以讓他們塌下心來學習。在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入一些源于歷史但是又不屬于課本的歷史故事,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
(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故事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歷史故事的特點就是生動形象地描述歷史上的一些細節(jié),完整敘述了事件的整個過程,將歷史場景重新還原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于初中歷史中一些比較難記憶的時間、地點,歷史故事能夠很好地將其轉(zhuǎn)換為故事中的細節(jié),便于學生記憶。而對于一些抽象概念,通過歷史故事的講解也變得具體化,加深了學生印象。
(三)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的重要階段,教師如果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囊胍恍┘钊诵牡摹⒄x的歷史小故事,可以讓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內(nèi)心深處受到影響,這樣不能讓學生更為深刻的掌握歷史事件,還能夠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一)導入新課時引用歷史故事
大部分歷史教師在授課時側(cè)重于傳授理論性較強的內(nèi)容,然而,初中生對于這種教學并不感興趣,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引用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充分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不斷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授《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一課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述:“大家知道為什么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嗎?”學生肯定不清楚,這就會成功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順利將學生帶入歷史教學中,接下來詳細地給學生講解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利用構(gòu)思巧妙導入的方法,自然地將教學內(nèi)容過渡到該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上,順利完成對新課的有效導入。同時,教師在導入時,切忌故事時間過長,不能占用太多課堂時間,確保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梢姸绦【凡⑶页錆M趣味性的故事導入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實現(xiàn)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運用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而言,歷史知識的學習是枯燥無味的,這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根本無法代入到不屬于他們的那個年代中去。因而,為了讓學生可以換個角度看待歷史,了解歷史存在的意義,掌握不同歷史時期發(fā)生的重要事件,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引入一些歷史故事,來讓學生更加有代入感。比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史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什么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學生肯定會期待了解這一知識點,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一稱呼的由來給學生講述:在四千七百多年前,軒轅帝也就是黃帝與炎帝聯(lián)手,戰(zhàn)勝九黎族的蚩尤,因此蚩尤族的俘虜被稱為黎民,而后黃帝又打敗炎帝,成為當時中原部落的首領。所以,后人稱黃帝為華夏的祖先,而又因為黃帝與炎帝是近親,我們又被成為“炎黃子孫”。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可以了解到一些他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會渴望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
(三)運用歷史故事突破教學難點
歷史知識復雜,難以記憶,而且重點與難點較多。所以,教師在引入歷史故事時應考慮如何利用歷史故事幫助學生逐一擊破教學難點和重點,如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這一概念為例。雖然學生可以熟練地背誦該概念,但是由于該概念相對抽象,學生只是片面記憶,無法對其進行很好的理解,一部分學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內(nèi)涵。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教師可以在上課時穿插著講解一些反映社會狀況的歷史事例和小故事。如此一來,便能巧妙地化解概念抽象性所造成的理解難題。當然,教師還可以將這種方式應用到其他章節(jié)內(nèi)容中,用巧妙的方式來將抽象復雜的概念或者知識轉(zhuǎn)化為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促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和背誦,幫助學生在節(jié)省學習時間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四)運用歷史故事增強課堂上的互動
目前,我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還沿用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缺乏學習的樂趣以及對歷史知識的感悟。因此,為了讓學生學習到更多實用的歷史知識,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歷史故事,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歷史故事,自己準備一些歷史劇,讓學生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可供選擇的歷史劇有:和氏璧、荊軻刺秦王、科舉制、文成公主入藏等等。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歷史故事要遵循趣味性、真實性以及針對性的原則,進行課堂引入、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增強課堂上的互動,在歷史教學中將歷史故事貫穿于各個階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史學思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參考文獻:
[1]邢倩.試探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