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碧飛
(廣西岑溪市中醫醫院麻醉科,廣西岑溪543200)
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手術的比較
覃碧飛
(廣西岑溪市中醫醫院麻醉科,廣西岑溪543200)
目的對比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診治的小兒手術患兒150例,將其依據隨機方式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方式,觀察組患兒則采用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觀察比較兩組誘導前、術中及術后各時間點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意識消失時間、心率(HR)、動脈壓(MAP)、定向力恢復時間、插管時間及血氧飽和度(SpO2)波動情況等。結果觀察組患兒誘導前、術中及術后各時間點血氧飽和度、心率及動脈壓等指標相應波動幅度相比于對照組,均小于后者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拔管、定向力恢復及蘇醒時間,相比于對照組,均短于后者且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觀察組在插管時間及意識消失時間相比于對照組,則均長于后者且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小兒手術患兒,對其全憑靜脈麻醉操作,見效快且作用迅速;然采用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則在術中血流動力學維持穩定方面更加凸顯,其作用更為平穩,術后蘇醒迅速,且高安全性,在臨床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全憑靜脈麻醉;小兒手術
當前在實施手術中,選擇合宜的麻醉藥物及方式越發重要,對有效且安全的麻醉藥物及方式予以選擇,可達到麻醉時間延長的作用,還可實現并發癥的減少,保障手術開展,保證患兒安全[1]。七氟烷實為麻醉型吸入藥物,氣味小,且不存在任何刺激狀況,在誘導方面快速而又安全,若采用復合麻醉操作,還具有較小影響患兒生命體征、作用時間長及誘導快等優點。芬太尼為中樞阿片類受體,鎮靜鎮痛效果突出;丙泊酚乃為能夠實現快速靜脈麻醉且短效的麻醉藥物,能夠達到迅速麻醉和蘇醒的效果,當需持續輸注操作時,完成后則不存在藥物積蓄狀況,且高安全性,采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實施全憑靜脈麻醉操作,效果明顯[2]。本文通過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診治的小兒手術患兒150例,對其分別采用全憑靜脈麻醉及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比較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診治的小兒手術患兒150例,所選取患兒均與手術指征相符,排除合并有肝腎功能障礙及心血管疾病患兒,存在麻醉藥物過敏者,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將患兒依據隨機方式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中男45例,女30例,年齡3~13歲,平均(6.2±1.6)歲,體質量13~41 kg,平均(26.55±1.22)kg。觀察組中男47例,女28例,其年齡3~14歲,平均(6.4±1.5)歲,體質量12~41 kg,平均(26.26±1.24)kg。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方式,觀察組患兒則采用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兩組患兒均于術前30 min,采用阿托品(0.1 mg/kg)實施肌肉注射,進至手術室后,對照組采用丙泊酚(1~2 mg/kg)實施麻醉誘導操作,而后依次采用維庫溴銨(0.1 mg/kg)及芬太尼(2~4 μg/kg)實施靜脈推注,完成后則開展氣管內插管,就患兒呼吸予以控制。采用丙泊酚4~6 mg/(kg·h),實施靜脈輸注,且將其當作后續麻醉維持,且將芬太尼6~10 μg/kg分次靜脈推注,完成手術后,則將注丙泊酚輸注停止[3]。觀察組在實施麻醉誘導前,先采取給氧去氮操作,時間控制在3 min,促使血氧飽和度始終處于97%之上。運用循環回路開展誘導操作,在具體回路當中,則將濃度為7%七氟烷氣體充入其中,將芬太尼2 μg/kg實施靜脈滴注,待1 min后,將濃度為7%~8%七氟烷,實施吸入操作,氧流量施加控制,即保持4 L/min。吸入濃度為3%~5%七氟烷,作維持藥劑,依據患者實際生命體征,調節七氟烷濃度。于結束手術前10 min,停止吸入,換芬太尼,以2 μg/kg劑量,實施靜脈推注[4]。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誘導前、術中及術后各時間點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意識消失時間、心率(HR)、動脈壓(MAP)、定向力恢復時間、插管時間及血氧飽和度(SpO2)波動情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實施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行組間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χ2行組間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對比觀察組患兒各時間點,血氧飽和度、心率及動脈壓等指標波動幅度,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比較(x±s)
2.2 兩組拔管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及蘇醒時間比較觀察組拔管、定向力恢復及蘇醒時間,相比于對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插管時間及意識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插管及意識消失時間,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拔管、定向力恢復及蘇醒時間比較(x±s,min)

表3 兩組插管時間及意識消失時間比較(x±s,s)
七氟烷應用于臨床麻醉中,氣味小且刺激小,較低的血氣分配系數另外,其還具有較為穩定的血流動力學,誘導快,對肝造成的副作用小,經臨床研究證實,此藥在多項小兒手術,均具有優質的鎮痛效果且不存在刺激等。在實施七氟烷靜吸麻醉中,于誘導前,采用芬太尼2 μg/kg,實施靜脈推注1 min,可將無意識肢動相應發生率顯著降低,還可將其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可實現麻醉不良事件減少的目的。此外,小兒采用七氟烷實施麻醉之后,由于清醒速度快,外加術后疼痛影響,易發躁動,至此,于手術結束前10 min,停止七氟烷吸入,且采用芬太尼2 μg/kg實施靜脈推注,以此對鎮痛作用實施強化,還可實現躁動發生率減少的目的[5]。然而,采用芬太尼及丙泊酚實施相應全憑靜脈麻醉操作,對于丙泊酚而言,其具有麻醉效能強及起效快特點,另外,較短的持續時間,可抑制氣管插管時,所造成的相應應激反應,還可獲得符合麻需要的麻醉深度。然而相比于前者,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平穩作用更佳,蘇醒快,較早便可拔管,另外,對于患兒定向力恢復,還具有促進作用,更適用于小兒手術[6-7]。
通過本次研究可知,對照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方式,觀察組患兒則采用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誘導前及術后等各時間點,在具體的指標波動幅度方面,相比于對照組,則均低于后者狀況,可知,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對于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有效維持,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可較小影響患兒生命體征波動,其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8]。此外,針對拔管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及蘇醒時間來講,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則要短于后者,然而在具體的插管時間及意識消失時間方面,則要長于后者,可知采用全憑靜脈麻醉,具有較快的起效效果,然而七氟烷靜吸麻醉完成后,則在蘇醒方面較快,可對患兒快速恢復,具有促進作用,還可對患兒不良影響予以減輕,所以,二者均具自身優勢,在實際麻醉操作中,可依據患兒身心特征,采用七氟醚靜吸復合麻醉更為適宜。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手術患兒,對其全憑靜脈麻醉操作,見效快且作用迅速;采用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則在術中血流動力學維持穩定方面更加凸顯,其作用更為平穩,術后蘇醒迅速,且高安全性,在臨床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1]劉世忠,吳雙,周輝.全憑靜脈麻醉和七氟烷靜吸復合麻醉用于小兒白內障手術的比較[J].新疆醫學,2012,42(12):34-35.
[2]谷旭鵬.靜吸復合與全憑靜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術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28):22-24.
[3]李金燕,李淑琴.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在小兒神經外科手術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1(5):18-20.
[4]王曉芳.小兒七氟醚靜吸復合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術后蘇醒的比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3(27):155-156. [5]湯京偉.三氟烷吸入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14(6):142-143.
[6]于飛,陳序.三種全麻方式用于小兒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術的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4(9):9-11.
[7]張洲,劉奕.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用于慢性中耳炎手術效果評價[J].中國藥業,2015(11):26-28.
[8]張永紅.靶控輸注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2014(12):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