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啟暉
(上海滬東醫院內科,上海200129)
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用左氧氟沙星治療的療效分析
鄭啟暉
(上海滬東醫院內科,上海200129)
目的研究應用左氧氟沙星治療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方法隨機選取上海滬東醫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方案基礎上增加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Hp根除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治愈33例、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4例,臨床治療有效率93.33%,略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Hp根除56例,轉陰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腹部脹痛1例,惡心嘔吐1例,渾身乏力1例,不良反應率為5.00%,略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左氧氟沙星對于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左氧氟沙星
慢性萎縮性胃炎(GAG)又稱萎縮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和腺體萎縮,胃粘膜變薄,黏膜基層變厚,臨床上常表現為上腹不適、腹痛、飽脹、噯氣、反酸、惡心等,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胃癌前狀態[1]。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的病因有很多,目前幽門螺桿菌(Hp)感染被認為是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2]。臨床中常用藥物對該病進行治療。本文研究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滬東醫院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隨機選取上海滬東醫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6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61.12±2.45)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0.25±1.98)年。對照組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齡44~82歲,平均年齡(62.23±2.33)歲,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0.95± 2.14)。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情況下自愿參與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下;對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等藥物過敏患者;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惡性腫瘤及精神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具體如下:奧美拉唑腸溶片(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71;10 mg×28片)口服,2片/次,2次/d;克拉霉素膠囊(海南海神同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877, 0.25×6)口服,0.25 g/次,2次/d;阿莫西林膠囊(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03263)口服,0.5 g(1粒)/次,2次/d,7 d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左氧氟沙星膠囊(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51;0.12 g×12粒/盒),口服,3粒/次,2次/d,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1)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并記錄,治愈:嘔吐、惡心、腹部脹痛、全身乏力等癥狀全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或有3~4項消失;有效:相關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或有個別癥狀消失;無效:相關臨床癥狀沒有改善或部分癥狀有所惡化。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2)Hp根除率:采用C14-尿素呼氣試驗(C14-UBT)檢測Hp陽性情況,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患者確定為根除[3]。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3.33%)與對照組患者(86.67%)相比,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Hp根除率比較治療后觀察組60例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有56例患者轉為陰性,轉陰率為93.33%;對照組60例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有43例患者轉為陰性。轉陰率為71.67%,觀察組患者的Hp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中出現腹部脹痛1例,惡心嘔吐1例,渾身乏力1例,不良反應率為5.00%,對照組患者中腹部脹痛1例,惡心嘔吐2例,渾身乏力1例,不良反應率為6.67%,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中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該病發病緩慢,治療比較棘手且難以治愈[4-5]。臨床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常表現為腹部脹飽、隱痛、食欲有所減退、惡心、反酸及嘔吐等消化不良癥狀。目前對于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放射、生物性因素、缺鐵性貧血、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幽門螺旋桿菌(Hp)等諸多因素有關,其中Hp感染被認為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Hp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機制主要為:(1)Hp感染產生的氨、毒素及酶可直接參與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2)Hp感染可以誘導胃上皮細胞產生IL8,同時增加上皮間巨噬細胞分泌IL1、腫瘤壞死因子α等,通過激活IL8的轉錄損傷,誘發炎癥反應;(3)Hp誘發的免疫反應不能有效清除Hp,從而使炎癥慢性化[6-8]。針對Hp引起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中常采取抗Hp治療,目前常用的根除Hp的治療方案中,PPI(質子泵抑制劑)三聯7 d為首選,即PPI+兩種抗生素,但由于近年來對抗生素的濫用,Hp耐藥性提高導致對Hp的根除率明顯下降[8]。
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喹諾酮類藥物,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能夠通過破壞細菌DNA自身復制過程達到抑郁細菌繁殖和殺菌的目的,對大多數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屬等均有很強的抗菌活性[9]。本研究中在常規用藥治療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增加了左氧氟沙星,研究結果顯示增加左氧氟沙星后,患者的Hp根除率(93.33%)明顯高于未使用左氧氟沙星的Hp根除率(71.67%),提示在常規治療藥物中添加左氧氟沙星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這與臨床中根除Hp的四聯方案中增加左氧氟沙星后治療效果明顯改善結果相似[10]。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患者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同時,藥物治療方案往往存在不良反應的風險,有可能加重臨床癥狀。在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完成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治療老年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提倡。
[1]冷秀梅,魏睦新.慢性萎縮性胃炎實驗動物模型的建立和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0):1901-1906.
[2]鄧章莉.左氧氟沙星治療社區中老年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 2104-2105.
[3]李巖.根除幽門螺桿菌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3,33(3):179-181.
[4]魏瑋,楊洋,史海霞.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現狀、挑戰及展望[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35(12):1424-1426.
[5]鐘安樸,常建國,周泠.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3):3270-3272.
[6]李慕然,劉艷迪,唐濤,等.幽門螺桿菌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變化的關系研究[J].天津醫藥,2015,43(1):54-56.
[7]黃志文,李喜芳,張文軍.抗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學,2014,35(20):3268-3272.
[8]姜梅芳.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治療老年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0):2719-2720.
[9]蘭春慧,黎博勝,常輝,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慢性胃炎與凋亡基因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29):3858-3860.
[10]汪楠,王垂杰,李玉鋒.抗幽合劑聯合四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25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 2016,57(2):136-1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