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梅
(江西省腫瘤醫院內五科,江西南昌330029)
參麥注射液預防晚期鼻咽癌局部放療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
張康梅
(江西省腫瘤醫院內五科,江西南昌330029)
目的觀察參麥注射液預防晚期鼻咽癌局部放療不良反應的效果。方法將2014年1月~2015年3月江西省腫瘤醫院8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傳統放療方式,觀察組在放療的基礎上加用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觀察兩組患者皮膚損傷情況和身體狀況。結果觀察組皮膚1度損傷為9例,2度損傷為20例,3度損傷為10例,4度損傷為1例,平均治愈時間(7.1±2.2)d。觀察組患者皮膚損傷明顯比對照組輕,治愈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黏膜炎的患者為20例,胃腸道反應為13例,全身乏力為12例,白細胞減少為25例,觀察組患者的毒副反應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參麥注射液能有效預防晚期鼻咽癌局部放療造成的皮膚損傷,黏膜炎,胃腸道反應,全身乏力,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鼻咽癌;放療;參麥注射液;不良反應
鼻咽癌是指發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1],臨床表現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鼻咽癌大多對放射治療具有中度敏感性,放療是治療鼻咽癌首選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總生存率,是臨床的標準治療方式。但放療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皮膚損傷,黏膜炎,胃腸道反應等。為了減輕不良反應,常選用部分中藥進行配合調理。本研究選用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對患者進行觀察,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江西省腫瘤醫院治療的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活檢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4.5±13.6)歲,Ⅲ期15例,Ⅳ期25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3~65歲,平均年齡(43.7±12.8)歲,Ⅲ期17例,Ⅳ期2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分期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2納入標準西醫診斷:采集經鼻腔徑路或經口腔徑路的鼻咽部癌組織,進行病理檢測,根據原發以及轉移情況,參考2003版美國腫瘤聯合會(AJCC)和國際抗癌聯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2],判定分期為Ⅲ期和Ⅳ期。
中醫診斷[3]:主要為氣陰虛兩虛證。主癥: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次癥:手足心熱,小便淡黃,大便干燥,頭暈肢乏,食欲不振,面色蒼白,心煩不舒,舌紅、苔少,邊有齒印,脈細數。
1.3 方法對照組使用《腫瘤放射治療學》[4]中的方法進行放射治療,先使用6-MV X射線在兩側面頸聯合野和下頸鎖上野進行照射,劑量為DT35Gy;后下頸切線不做改變,雙側面頸聯合野改為前后分野,避開脊髓進行照射。前野和下頸切線野使用6-MV X射線同時增加照射劑量到DT55Gy;后野使用9e電子束,照射加量到DT55Gy;縮野對原發灶進行6-MV X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DT70Gy。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與放療進行同步治療。具體用量為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50 mL參麥注射液,靜脈滴注1天1次,持續2周,間隔1周,3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進行不良反應評定。
1.4 評價標準
1.4.1 皮膚損傷情況根據RTOG急性放射皮膚反應評分標準[5],皮膚無明顯變化為0度;皮膚出現脫發,輕度紅斑,無痛,對生活無影響為1度;有明顯紅斑,出現皮炎和水腫為2度;出現融合性濕性皮炎和凹陷性水腫為3度;出現皮膚壞死,潰瘍為4度。
1.4.2 毒副反應情況對患者在化療后使用生脈注射液出現的黏膜炎、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等)、全身乏力以及白細胞減少這類毒副反應進行統計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等級資料使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皮膚損傷對照組1度損傷為2例,2度損傷為15例,3度損傷為17例,4度損傷為6例,平均治愈時間為(13.4± 4.1)d,觀察組1度損傷為9例,2度損傷為20例,3度損傷為10例,4度損傷為1例,平均治愈時間為(7.1±2.2)d。觀察組患者皮膚損傷明顯比對照組輕,治愈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身體狀況觀察組患者黏膜炎的發生率為50%,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2.5%,全身乏力的發生率為30.0%以及白胞減少的發生率為62.5%,四類常見不良毒副反應情況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身體狀況明顯觀察組比對照組好,不良反應輕。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比較[n(%)]
我國是鼻咽癌的好發地區,目前針對鼻咽癌的治療方法是放療,效果較好。放療照射范圍有顱底、鼻咽、頸淋巴區等其他鄰近組織部位,而上述位置有許多重要器官如腦干、脊髓、腮腺等。因此隨著放療劑量的增大,正常機體組織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傷,表現為皮炎、黏膜炎、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嚴重時會影響治療效果和進程,甚至中止治療。中醫辯證認為,鼻咽癌是“失榮”,大多因血瘀氣滯痰凝而起[6],放療是邪毒,會損耗例體精氣,導致氣血不足,津液缺損,陰虛火勝,筋骨失養,表現為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全身乏力等。要治療上述癥狀,需用滋陰濡養、清熱解毒的方法。參麥注射液由紅參、麥冬為主要成分的中藥組成。紅參是例參的熟用品,有大補元氣,養陰生津,復脈固脫,益氣攝血之效。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F代醫學研究發現,參麥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主要為例參皂苷、麥冬皂苷、麥冬黃酮和微量例參多糖和麥冬多糖[7]。其中例參皂苷和麥冬皂苷可以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減輕炎癥反應,有效減輕放療對皮膚和黏膜的損傷,同時還能抗疲勞,解除患者全身乏力狀態。此外例參皂苷可以提高NK細胞功能和腫瘤壞死因子的含量[8],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轉移,降低骨髓抑制,升高白細胞。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皮膚1度損傷為9例,2度損傷為20例,3度損傷為10例,4度損傷為1例,平均治愈時間為(7.1±2.2)d。觀察組患者皮膚損傷明顯比對照組輕,治愈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粘膜炎的患者為20例,胃腸道反應為13例,全身乏力為12例,白細胞減少為25例,觀察組患者的毒副反應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能有效預防晚期鼻咽癌局部放療造成的皮膚損傷,黏膜炎,胃腸道反應,全身乏力,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陳愛麗,邱圣紅,梁志嫻,等.清熱利咽方治療鼻咽癌放療所致口干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5,36(21):3398-3399.
[2]曾雷,龔曉昌,敖帆,等.基于調強放療的鼻咽癌分期探討[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5,24(3):285-289.
[3]駱華春,林貴山,程惠華,等.益氣養陰方對氣陰兩虛型鼻咽癌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2):155-157,173.
[4]余健,辛艷飛,宣堯仙.復方苦參聯合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研究[J].醫藥導報,2013,32(4):497-500.
[5]林馮杰,徐鷺英.參麥注射液防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療不良反應40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4,20(16):39-41.
[6]吳玖斌,謝雁鳴,王連心,等.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統評價[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11):1525-1529.
[7]李陽,林麗珠,王健.參麥注射液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新中醫,2014,44(5):115-117.
[8]余健,辛艷飛,宣堯仙.參麥注射液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3,32(4):497-5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