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萍
(江西省新余市中醫院心電圖室,江西新余338000)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臨床診斷的應用與價值分析
劉余萍
(江西省新余市中醫院心電圖室,江西新余338000)
目的分析討論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應用在臨床診斷中的臨床效果以及相關價值。方法本組選擇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4例行心電圖檢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2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心電圖檢查,試驗組給予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試驗組的缺血性ST-T異常改變、竇性停搏、陣發性室上速、陣發性房顫、房室肥大以及期前收縮等指標檢出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試驗組的檢出陽性率明顯的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與常規心電圖進行比較,動態心電圖應用在臨床診斷中具有著臨床診斷陽性率高以及心電異常檢出率高等特點,有助于患者盡早確診,且盡早給予有效措施治療,對于提高生活質量等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確?;颊咴缛栈謴徒】?,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動態心電圖;常規心電圖;臨床診斷
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為臨床中眾多疾病的診斷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具有著非常高的檢出率。相關研究證實,動態心電圖檢查的優勢主要是能夠詳細的對患者活動狀態下的具體心電情況進行記錄,且對常規心電圖僅僅記錄靜息心電的不足進行了彌補,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診斷中[1]。本研究中選擇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本院接受治療的84例行心電圖檢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目的在于分析討論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應用在臨床診斷中的臨床效果以及相關價值,現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研究中選擇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4例行心電圖檢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有男48例,女36例,年齡42~71歲,平均(52.2±4.1)歲;患者疾病情況主要包含23例肺源性心臟病,21例動脈粥樣硬化,40例高血壓。依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心電圖檢查,在安靜的狀態下,患者保持平臥位,且排除藥物因素產生的干擾,采用美國Marquette 5000心電圖檢查儀對患者的心電情況進行分析記錄,且作常規12導聯心電分析圖實施分析[2]。而試驗組給予動態心電圖檢查,采用美國美林公司生產的動態心電圖檢查儀對患者心電情況進行24小時全天的分析記錄,且排除患者體位以及藥物因素產生的干擾,叮囑患者保持較為平和的心態,且在檢查的過程中,對患者發生的各種癥狀進行記錄[3]。
1.3 觀察指標患者經過檢查后,對2種臨床檢查方法的結果進行記錄分析,其中主要包含缺血性ST-T異常改變、竇性停搏、陣發性室上速、陣發性房顫、房室肥大以及期前收縮等指標。在完成檢查后,需進一步確認患者病情,并對兩組檢查方法的陽性率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SPSS15.0對本組中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 種檢查方法的心電異常檢出結果比較患者經過檢查后,對2種檢查方法的心電異常檢出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試驗組的缺血性ST-T異常改變、竇性停搏、陣發性室上速、陣發性房顫、房室肥大以及期前收縮等指標檢出率明顯的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2 種檢查方法的心電異常檢出結果比較[n(%)]
2.22 種檢查方法的檢出陽性率比較患者經過檢查后,對2種檢查方法的心電異常檢出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試驗組的陽性率為61.90%,對照組的陽性率47.62%,試驗組的檢出陽性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2 種檢查方法的檢出陽性率比較[n(%)]
心電圖是一種反映心臟興奮的發生、傳播以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F階段,常規心電圖已經逐漸的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診斷心臟疾病中,但是因為常規心電圖所記錄的時間比較短,由此只能對短暫的心電變化進行記錄[4-5]。而動態心電圖則慢慢的彌補了常規心電圖記錄時間短的不足,且實現了24小時全天記錄患者心電[6-7]。有關研究指出,采用同步12導聯動態心電圖對患者室性期前收縮危險性進行評價具有著非常高的臨床診斷價值,還可以聯合多種檢查準確的對疾病情況進行評價。通過24小時對患者心電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根據病變情況盡早干預,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8-9]?;颊咴谶M行動態心電圖檢查時可以自由活動,此項檢查一般是在患者胸前位置粘貼電極片,電極片數量越多,心電記錄則顯示的更全面,電極片數量一般不超過10個[10-11]。相關研究證實,動態心電圖應用在臨床診斷中具有著臨床診斷陽性率高以及心電異常檢出率高等特點,有助于患者盡早確診,且盡早給予有效措施治療,對于提高生活質量等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確?;颊咴缛栈謴徒】礫12-13]。
此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試驗組的缺血性ST-T異常改變、竇性停搏、陣發性室上速、陣發性房顫、房室肥大以及期前收縮等指標檢出率明顯的比對照組高(P<0.05);試驗組的陽性率為61.90%,對照組的陽性率47.62%,試驗組的檢出陽性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總而言之,與常規心電圖進行比較,動態心電圖應用在臨床診斷中具有著臨床診斷陽性率高以及心電異常檢出率高等特點,有助于患者盡早確診,且盡早給予有效措施治療,對于提高生活質量等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確保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1]卓迎,李星,蔡丹.常規與動態心電圖診斷無癥狀心肌缺血的相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5):19.
[2]韋正光.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的比較及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4):261.
[3]鄭易,岑鎮波,胡海雷.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6):639-640.
[4]張紅梅,王學工,李艷玲.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7): 2592-2593.
[5]顧喆,章冬霞.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3):355-356.
[6]何星球,唐方明,陳冠鵬,等.動態心電圖在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中的意義[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6):656-657.
[7]譚道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診斷中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0):79.
[8]沈紅偉.對比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求醫問藥,2013,11(7):173.
[9]張桂艷,程德君,楊玲.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8):918-920.
[10]韓麗華,王振濤,莫曉飛,等.心肌康方案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療效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5):289-291.
[11]孟素芳.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4,23(6):433-435.
[12]趙瑩瑩,黃樸忠,李焱,等.經胸冠狀動脈超聲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的診斷初探[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4,30(8):690-693.
[13]王斌,郭繼鴻.心電圖ST-T改變運動試驗和動態心電圖缺血性ST-T改變的診斷與評價[J].臨床心電學雜志,2001,10 (3):129-1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