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楊軍 圖片由學校提供
北京十五中南口學校:當閱讀與戲劇融合
本刊記者_楊軍 圖片由學校提供

學生出演《四世同堂》課本劇劇照
課本劇原來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但在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南口學校,“傳承經典、走進戲劇”課本劇表演卻進一步和經典閱讀結合,成為高中學校推進閱讀課程的有力手段。
在優秀傳統文化復興和新高中改革的大背景下,經典閱讀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如何開展閱讀,卻成為難題。在實踐中,老師們發現,與其說是現在學生越來越不愛讀經典,不如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引導,學生無法真正理解經典的價值。
十五中南口學校的高一語文老師李琛就告訴記者,在開始推廣經典閱讀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讀的問題,而是根本“推不下去”?!氨热缬行┟皇敲總€人都感興趣的,《三國演義》很多女孩就不喜歡,還有些名著可能是讀不懂的,如曹禺的戲劇《雷雨》?!?/p>
但是,當課本劇表演和經典閱讀結合后,這一狀況得到很好的改善。老師們發現,原來在課堂上做分角色朗讀時,學生的朗讀常常生硬死板,而一旦進行戲劇表演,學生在舞臺上展示臺詞時卻變得靈活自如。李老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戲劇本身的魅力。戲劇是一種視聽藝術,通常比純文字閱讀更深入人心。在傳統文化中,戲劇就因其寓教于樂而廣受歡迎。作為教學手段,李老師認為,戲劇能加深學生對人物角色、文本內涵的理解,并且能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也是學校將“傳承經典、走進戲劇”課程納入德育課程體系的原因之一。

《雷雨》課本劇劇照

超星借閱機成為學生課余時間碎片化閱讀的平臺
在整個課程中,從最開始的課堂討論、劇本改編到最后的舞臺表演,都是由學生親自籌劃和組織的。老師只是一個導讀和引導的角色。
高中語文教研組認為,最重要一點就是如何引導學生去理解經典作品中人物和性格。“對中學生而言,他們平時接觸的人群實際是相對狹窄的、生活也是相對簡單的。而閱讀的功能實際就是帶他去發現一個世界,豐富生活體驗,最終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p>
令李琛老師最驚喜的一點,原來班上很多看起來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反而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尤其突出?!八麄兛雌饋聿幌矚g讀書,但是實際卻有很強的表現欲望,對于人物性格的揣摩和臺詞表演都有獨到的見解。”
她印象最深的是《四世同堂》話劇演出中,一個扮演錢默吟的男生。“這個學生平時不茍言笑,非常內向,但是他演這個角色時,就突然好像整個人打開了一樣,呈現出很強的表現力。當時角色需要化妝,化那種渾身被打傷的樣子,而且需要做一個從臺下爬到臺上的動作。本以為他會拒絕,結果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演出效果很震撼?!崩罾蠋熣f道。
事后回想起來,她認為,這或許就是一種演員和角色的共鳴。實際上,在《四世同堂》中,錢默吟被描述為一個古拙、迂腐的詩人,在抗日戰爭前只知道吟詩作畫,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在國難面前,他卻毅然挺身,變成了戰士。這種人物性格實際和那個男生有相似之處,戲劇的舞臺就像他自己由內向變為外向的過程。
經典閱讀融合戲劇表演誠然打開了學生閱讀的一道缺口。但是,如何讓閱讀本身發揮更大效果,還是需要長期探索的一個課程。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要讓純粹的經典閱讀吸引住學生是不容易的。李老師對學校引入的超星歌德電子書借閱機非常感興趣。
“現在人們談論碎片化閱讀時,往往認為碎片化閱讀傷害了知識形成的系統性。但如果細想,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因為課堂學習其實也是‘碎片化’的,一節一節課組合起來的?!崩罾蠋熣J為,現在的“經典傳承”課程雖然納入了課表,但光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足的。課堂只能導讀,激發興趣,引起討論,最重要還是學生課外的獨立閱讀。
在這里,超星借閱機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一是它存書種類(包括期刊)豐富,更新及時,相比紙質書更是副本量大,在經典閱讀過程中,一旦需要相關書籍或資料的閱讀拓展,都可通過借閱機輕松完成。其次,借閱機放置于學校各個角落,非常方便利用課余時間碎片化閱讀。在十五中南口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住校的,一般課堂禁止使用手機,但是通過借閱機,卻有效延伸了閱讀的空間和時間。李琛就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目,學生通過掃描借閱,就可隨時隨地閱讀。
在長期的電子書閱讀過程中,她還發現,其實電子閱讀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筆記方便?,F在學校已經配備了獨立的智能教室,只要利用平板電腦和超星電子書借閱系統,完全可以嘗試上一堂“電子閱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