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鳳
【摘 要】我國對于醫院會計制度自2012年開始實施,其中特別對成本核算與分析進行了具體規定。對于醫院而言,通過成本控制與運營管理手段優化醫院資源利用,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成本的管理并非越低越好,而是應與醫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醫院發展的長遠目標出發,加強預算管理,不斷提升醫療質量,使得醫院成本管理起到對醫院發展的正向促進作用,發揮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論述了醫院會計制度對于成本核算與分析的具體要求,進而從戰略目標、醫院預算、醫療質量、人力配置等方面論述了其對醫院成本管理的影響,進而提出了醫院加強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醫院會計制度;成本管理;策略
醫院是我國經濟實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為人民群眾提供專業的醫療救治服務,對于其管理,國家長期以來非常重視。在成本管理方面,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醫院施行的新會計制度對醫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會計制度角度出發,醫院對其成本進行了橫向與縱向的細分,越來越精細化,在此基礎上,對醫院的成本管理策略,應從醫院戰略發展、全面預算、醫療質量、人力配置等方面對成本管理策略進行細化,以不斷促進醫院成本管理效率與質量的持續提升。
一、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成本核算的主要要求
醫院會計制度自2012年實施以來,對醫院的成本管控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抓手,并通過分析內容的全面化發展,為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率的優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醫院會計制度要求將醫院各科室按業務性質及自身管理特點分成臨床、醫技、醫輔和管理四類核算單元,將醫院成本分為人員經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提取醫療風險基金、管理費用、其他費用等項,各核算單元先進行醫療業務支出耗費歸集,劃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計入,間接成本分配計入,歸集形成科室業務成本。再按照分項逐級分步結轉的三級分攤方法,依次對行政后勤類科室耗費、醫療輔助類科室耗費、醫療技術類科室耗費進行結轉,形成臨床服務科室醫療成本。同時,醫院不僅按照成本管理辦法,對各科室成本進行三級四類分攤核算,還需要對成本分攤結果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形成成本分析報告,得出可供院領導參考的對于經營管理決策有價值的結論。
二、醫院成本管理的主要影響因素
1.戰略目標對成本管理的影響
戰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對于醫院而言,在我國醫改深入推進的過程中,醫院面臨的宏觀環境發生深刻變革,使得戰略成本管理成為必然。戰略成本管理是以醫院的戰略發展為指引,戰略是以中長期發展目標為導向,制定相應措施實施管理,以促進醫院不斷向戰略目標發展。戰略成本管理是在對醫院戰略發展制定中,即對醫院的成本進行了規劃,如醫院設備設施的采購、醫院住院大樓的建設等等,都在醫院發展目標中有所涉及,包括未來醫院的成本控制目標,這些都是醫院在成本管控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2.醫院預算對成本管理的影響
預算是任何一個經濟組織在經營管理中需要建立的基礎管理手段。對于醫院而言,全面預算管理尤為重要,全面預算將對醫院的業務經營管理過程實現全周期全流程的管理。預算管理是加強醫院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醫院全面預算的逐步推廣,醫院在預算管理發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結合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成本核算的管理要求,為醫院成本管控預算的編制明確了方向,對其需要預算的內容進行了細化。同時,預算通過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等管理,實現對醫院全面的管理控制,使得預算成為成本控制的有力武器。
3.醫療質量對成本管理的影響
質量與成本看似是成正比例的關系,即質量越高,需要花費的成本越多。而質量成本管理并非是花費成本越高越好,而是將質量作為成本管理的重心,也就是將成本用在質量提升與改進方面,避免其他成本的花費。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中追求的主要目標,醫療質量的提升將促進醫院就醫人員的增加,業務量的增加使得醫院擁有更好的聲譽,產生積極影響。醫療質量對于醫院成本的影響是必然的,這里包括醫療設備采購帶來的折舊成本增加,也包括引進優秀醫生帶來的人工成本的上升,這些都需要醫院在醫療質量管理中優化成本構成,不斷提升醫院成本的創效能力。因此,醫療質量的管理是醫院成本管理策略制定中需要特別考量的因素。
4.人力配置對成本管理的影響
人工成本是任何經濟組織不可或缺的成本要素,對于醫院而言更是如此,望聞問切都需要醫生主觀判斷。人力資源成本是醫院的重要成本要素之一,聚集高水平的醫生資源儲備,對于醫院的發展而言,是長遠而持續的考量。在醫院的人工成本管理中,人力資源的配置將直接影響醫院成本,因此需要在醫院人員配置的效率與效果方面下功夫,充分運用醫院的人力資源,使得人工成本的付出能夠得到高效率高水平的醫療業務回報。如醫院每個科室配備醫生的數量、住院部配備護士的數量、相關行政管理人員的配備數量等,都是醫院在成本管控中需要不斷查找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持續優化管理的重要成本管理策略。優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將促進醫院成本的質量與效率雙重提升。
三、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1.不斷加強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醫院成本管理的總體綱領,是醫院進行成本管理的指導與依據,醫院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應以醫院戰略為最終目標,成本管理服務于醫院整體戰略。在醫院的成本管理中,醫院一是應建立戰略管理思想,對于醫院的中長期發展制定符合醫院實際,能夠適應國家發展要求的戰略目標與實施步驟,特別關注醫院戰略中與成本息息相關的部分。二是在成本管理策略中,對于成本要素的管理應與醫院戰略充分結合,對于非戰略重點的部分,應在成本管控中著重壓縮成本,而對于戰略重點的部分,應加大成本開支,并注重效果的提升。三是成本管理應對企業戰略的制定起到有效的互動作用,反饋成本管理中發現的與醫院戰略不符的地方,或是不適應的地方,以促進醫院戰略的不斷優化。
2.不斷加強預算成本管理
近年來,我國對公立醫院的管理逐步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度要求在國家相關制度中多次體現,需要醫院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將醫院的全部事項均納入到醫院的預算中來。在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中,一是建立醫院全面預算體系與管理制度,明確醫院全面預算的實施流程,形成醫院預算管理的長效機制,對于全面預算中與成本相關的部分,應與醫院會計制度結合,按其要求設定預算內容。二是對預算執行進行過程管理,明確預算超出時應如何加強實施審批,并特別對于達不到預算要求的成本事項,加強原因分析,及時糾偏。三是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監督和評價,建立健全較為全面的考核體系,對于不符合醫院發展的預算成本開支,實施優化處理,不斷提升成本預算質量。
3.不斷加強質量成本管理
質量成本管理是醫院將質量與成本聯系到一起考慮的成本優化管理措施,在醫院成本管理中,不能因為控制成本而忽視質量的提升,應對成本進行細分,優化成本管理的效率效果。在醫院質量成本管理中,一是要明確醫療質量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將質量作為成本控制的主要考慮因素,建立質量成本聯動管理制度,即將質量提升與成本增加掛鉤考核,形成良性機制。二是要在質量成本管理中,以質量為基礎,對不利于質量提升的成本作為管控的主要對象,不斷壓縮成本開支。三是要加強成本管理策略實施的事后管理,對質量成本管控效果進行評估,并對不符合實際的地方加以改進。同時,在評估中持續發現對質量提升有較強拉動力的因素評估,在成本控制過程中,不斷提升醫院質量,實現質量與成本的同向優化與提升。
4.不斷加強人力成本管理
人力成本是每個經濟組織的必要成本要素,人力成本管理的關鍵在于勞動生產率的整體提升與改進。在醫院的人力成本管理匯總,一是建立醫院定額定編管理制度,總體控制醫院人力成本,并建立調整機制,對于客觀情況的變化,應及時調整人員總量。二是細化人員管理,建立多維度考核管理制度,全方位激發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其主觀能動性,提升醫院總體質量。三是加強人均創效與人均成本的管理策略建設,分別不同部門設立標準值,建立成本管控分析基礎,為醫院會計制度中對于成本的分析提供相應素材,促進醫院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醫院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