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等教育也不斷革新出現新的教學管理制度。近年來,以成長導師為主要實踐者的書院制逐漸成為各大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制度。高校導師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經驗教訓,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明確書院成長導師這一角色的工作理念,不斷加強對自身工作的思想認知。分析了新的書院制度下書院成長導師所應承擔的工作范圍和所應秉持的工作理念,為探索和發展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些理論指導,希望對成長導師具體工作的實施有一些啟發,從而充分發揮書院導師制獨特的作用。
[關 鍵 詞] 書院成長導師;工作理念;思想認知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132-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等教育也不斷革新出現新的教學管理制度,而書院制逐漸成為各大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制度。書院導師制本著全面落實國家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弘揚導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文精神,聚焦于學生,致力于個性化教育引導每個學生,而書院成長導師這一角色則在其中發揮著主要的協調作用。書院制不同于以往的輔導員學院制,它是學院與書院對學生的合作培養。一方面,書院成長導師制能夠像輔導員一樣,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書院成長導師制還能夠發揮以往班主任主導的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心和專業能力的督促作用。
因此,書院成長導師制對輔導員的要求也不一樣,或者說,更高。它要求書院成長導師重視學生作為一個合格的人的培養,這需要付出極大的細心與耐心,關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書院成長導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學生所需要的各種幫助,尤其是要重視對其進行心靈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以每個學生都具有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和過硬的專業技能為工作目標,把這些青年培養成為既具有生存智慧又有著學業智慧的合格的社會人。
作為一名合格的書院成長導師,要深刻認識到書院成長導師制對自身工作所要求的不同于以往班主任制和輔導員制的工作理念和思想認知。
一、書院成長導師的工作理念
(一)有效的心靈引導
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上來說,盡管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通過中小學的學習以及自身的生活經驗,已經積累了一些對客觀世界基礎的認識,但這些認識簡單而原始,并沒有經過自身深刻而獨立的反思。實際上可以說,學生并沒有形成對原來這些素材真正有效的認識,他們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一種十分懵懂的狀態,其心智尚未成熟,其“心靈力量”還有待發掘。
這就要求高校書院成長導師要善于發現、發掘和激發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潛力,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對學習和生活充滿向往。因此,有效的心靈引導實際上是學生人生能力的原動力教育。對這些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的青少年正確而恰當的引導是書院成長導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書院成長導師的工作理念應該緊緊圍繞這點。
(二)大學生生涯規劃
書院成長導師對高校大學生關于其人生生涯在心靈層面和方法層面的引導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引導學生科學設計人生生涯
大學生活既是學生時代的結束,也代表著社會生活的啟程。因此,書院成長導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科學規劃和設計其人生生涯,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并且激勵他們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奮斗,為他們進入社會以后的發展提前做好規劃,使他們在面對社會中激烈的競爭時不至于因為自己沒有方向而迷茫無助。
2.引導學生崇尚智慧終身學習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尤其是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換代快,幾日不學習就會錯過很多知識概念。因此,書院成長導師應時刻提醒學生,崇尚學習、崇尚智慧,對知識懷有敬畏之心。要善于發現學生創新求索的品質,要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和發現,引導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3.引導學生探索學業方向
書院成長導師應關心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狀態,針對不同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個性化引導,循循善誘,與學生共同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確立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方向,鼓勵學生力爭上游,把知識融會貫通轉化為個人真正的能力。
二、書院成長導師的思想認知
(一)均衡發展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均衡發展。教育均衡發展在現階段主要表現在平等的入學機會和教育過程中平等的學習機會。古代社會一度唯官宦子弟是學,而現代社會已經幾乎不存在“學在官府”的局面了,只有貴族才有機會接受教育的陳規已經被打破,是教育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身份限制。教育走向平等化的發展從孔子的“有教無類”就開始了,這也是高等教育走向均衡發展的萌芽。由于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來連續擴招,人們在這個時候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但是,能夠接受教育的人數增加了,并不真正意味著教育的入學機會已經平等了。
因此,學校應該通過不斷提高辦學效率,進一步降低辦學成本,并以多樣化的辦學模式滿足學生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此外,學校還要引入多種形式的辦學資金,推進各項助學貸款工作。國家和高校要重視高等教育在不同區域及不同力量間的合理布局,盡量改善目前存在的各種教育不公平現象,逐步實現高等教育在過程上的均衡發展。在辦學過程中,高校在追求向外發展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建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念,注重學校內在教育實力的培養,協調統一質量和效益的關系,實現整體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高校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以此在高等教育人才、資金等各個方面立足并能與其他各個院校之間公平競爭。
(二)以人為本
高等院校管理不但要科學規范,而且要人性化。高校實行完全學分制,就是管理制度以學生為本,這是教學管理在學生方面人性化的體現。完全學分制意味著自由的選課制度和時間安排,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全校范圍內各個院系所開設的課程進行學習,使各個院系面向全校師生,呈現出一種開放接納和融合的狀態。各院系間的課程壁壘被打破,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這使他們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更有興趣和鉆研的動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合理和科學。這種院系開放課程,學校擴大學生選課范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和教育模式,其人性化的體現,在于使學生真正具有自由獨立的“人”的意識和主動接受教育尋求自我發展的意識。
目前,我國高校的管理方式仍然是傳統的中國式教育,這種家長式的管教,嚴重阻礙了學生創造性及自我主動性的發揮,對學生心智的健康成長不利。書院制的推行致力于彌補這一缺陷,充分發揮導師的引導作用,既給學生自我成長的空間,又保證恰當的引導,把學生培養成為獨特又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首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角度要有所轉變,就是要從原先細致的微觀管理改變為提供更大自由的宏觀管理,要從傳統的管理者有意識地向管理服務者過渡,要從具體管理工作的實際實施者向領導全局管理的規劃轉變。實際上,在我國,高校作為專門培養人才的場所,一直以來以管理者的心態管理學生,而書院制要求高校要有服務的意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個人空間,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其次,高校管理要民主化。例如,組織各類學生部門和社團,允許學生自行管理;選薦一些學生參與全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使學校學生管理的相關決策更加代表廣大學生的意志。再次,在管理過程中要把教育和教學相結合,把專業技能提升和素質拓展訓練相結合,把學校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道德品質的同步培養。
三、書院成長導師工作模式
(一)為工作領域的拓寬做足理論知識儲備
書院制模式的引入,成長導師工作領域得到延伸和拓寬,職責也更加豐富,這促使成長導師必須要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無論是思想教育工作、心理輔導工作、職業規劃、生活指導,都需要成長導師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應通過自我學習和參加相關培訓,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的系統學習,便于指導學生工作實踐。
(二)勇敢打破固有的工作思維和行為模式
傳統的成長導師工作模式過于重視學校的制度化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的主體性,管理方式強制性明顯,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及參與學校各類活動的積極性。隨著學生需求的多樣化、自我意識增強,固有的工作方式很難滿足學生需求,促進學生成長。成長導師應不再將大量精力投入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不再追求暫時性效果,應從要求學生、管住學生轉變為借助工作任務促進學生成長,讓學生從被動服從變為主動接受和適應。
(三)著眼于“育人”,在實踐中思考和提升
《普通高等學校成長導師隊伍建設規定》指出“成長導師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書院成長導師應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可見,成長導師并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讓我們忽視書院成長導師工作其實是以“育人”為目的的。因此,書院成長導師應思考如何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在實踐中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各種可能的條件,借助書院平臺,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內在成才的動力,把工作重點放到“育人”上來。
(四)投入精力研究書院成長導師工作,走專業化道路
投入精力研究書院成長導師工作,走專業化道路。一直以來,書院成長導師工作多表現為遇事就事,隨意性強,很少從整體規劃的角度和高度開展書院成長導師工作。事實上,隨著學校內外環境、主客觀因素的變化,要勝任書院成長導師的工作,就需要逐漸走向職業化、專業化。書院制模式下,成長導師職責劃分得更加細致,更加專業化。書院成長導師應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結合職業生涯目標,在某一領域深入下去,善于記錄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在實踐中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積累學生管理工作案例,并能將經驗、方法、對策方案上升到理論和學術高度,形成科研成果,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書院制度自古以來在中國教育領域就有其自身獨特的作用和地位,書院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對我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管書院是開設基礎的、人文類課程和教育活動,還是致力于學生道德修養、個人氣質的提升,其核心都在于科學地培養學生,使我國青少年成長為具有完善人格且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合格的人。書院制度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總而言之,書院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培養人才,以實現平衡教育、健康成長、全方面發展為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馮佳妮.“書院制”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效管理,2013,(29).
[2]何軼倫.張星星.關于高校本科生班導師工作的幾點思考[J].外語與翻譯,2006,7(1).
[3]溫旭.以書院制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成長導師角色的探析[J].高校成長導師學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