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
[摘 要] 解剖學在醫學學習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識量繁多,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焦躁情緒,不利于解剖學知識點的掌握和學習。通過改變學習策略和方法,學生真正愛上解剖學,主動學好解剖學,是擺在解剖學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 鍵 詞] 解剖學;焦躁情緒;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226-02
眾所周知,解剖學是基礎醫學領域里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醫學學習的基礎,可以說學好解剖學是打開醫學大門的鑰匙。但是解剖學這門學科的信息量非常大,有大量的專業名詞需要記憶,有太多的知識點需要理解,因此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雖然抱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時間的推移,有不少學生因為記憶的困難和學習的枯燥,而開始產生厭倦和焦躁的情緒,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知識的進一步吸取。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汲取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歸納總結了一些心得和體會,希望對將來學習解剖學的學生和解剖學專業教師能有所幫助。
一、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學生對醫學產生興趣
通過學校的宣傳和教育以及觀看紀錄片等形式,對新入學的醫學生進行科普宣教,比如生物是如何產生的、人類是如何進化的、胎兒是如何孕育的、人是如何衰老的等問題,讓他們對醫學這門神秘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并逐漸產生求知欲以及對于未來醫學領域探索的沖動。所謂干一行愛一行,但是只有愛一行才能更好地干一行,興趣是學好知識的領路人,只有讓學生真正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從而主動去探索醫學廣袤無垠的神秘世界。
二、了解醫學的神圣之處,激發醫學生的使命感
讓學生觀看優秀醫生和護士的先進事跡,如通過醫生的妙手回春以及護士的精心護理將一個個瀕臨死亡的生命重新拉了回來,并開始了嶄新的生活。通過這方面的宣講,學生知道醫生和護士這個職業是神圣的,救死扶傷,甚至起死回生。當病患的生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時,他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不去好好醫治,公平對待每一個生命,幫助病患去除病痛,這是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另外,現在很多疾病的產生機制和原理,還是醫學領域的未知難題,只有好好學習,不斷求索,努力攻克擺在人類面前的一道道疾病難題,才是醫學生應該做的,這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要讓學生向為人類醫學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一輩醫學家學習,向為一輩子不辭辛苦精心護理病患的老護士學習,向他們致敬,從踏進醫學大門的一刻起,就要樹立起為人類醫學事業奮斗終生的理想和信念。
三、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工作
由于解剖學有大量需要記憶的專業詞匯和知識點,僅憑課堂教師傳授的方式進行記憶和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可能剛開始還能記住大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到最后徹底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對于要講解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老師的講解,不懂的地方下課要及時請教和咨詢老師。另外,課后一定要做好復習工作,因為解剖學知識環環相扣,大量的知識點如果不及時理解和消化,就跟不上接下來的課程,產生的后果就是越往后越不懂,也就越沒有興趣,進而逐漸產生焦躁情緒。
四、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教授知識的時候,不可照本宣科,要生動靈活,盡量引用一些生活中或社會上與專業相關的事例,使學生能夠感覺到知識與他們息息相關,而不是枯燥乏味,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興趣。在實驗課的講授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可以采取一些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三明治”教學法,就是將全班學生平均分為五組,每組由任課教師課前分配一到兩個問題,組長負責提前弄懂,組員也要課下預習及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上每個組的組長要將本組需要掌握的問題負責給本組組員講解清楚,然后每一組的組員平均分配到五個組,這樣新組成的小組里面就有原來每個組的同學,也就帶著至少五到十個老師布置的問題,新組成的小組里面原小組的學生依次講解自己剛才掌握得問題,直到把所有的問題講解完畢,并且直到大家都掌握了為止,最后由任課老師隨機提問,并根據提問的情況把學生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這種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如果學生自己掌握和講解得好的話,還會得到其他學生以及老師的肯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和滿足感,對接下來的學習無形中起到了促進作用。還比如,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方法,等學生把當次課堂上要掌握的知識熟悉以后,就可以采取將散亂的骨頭重新拼裝成人體骨骼的形式進行比賽,也可以拼裝人體全身肌肉模型等,最后評出不同等級并給予不同的課堂分值,以此來激發學生競爭的熱情。不管采取哪種形式,只要讓學生學習方式不呆板,種類可以靈活多變,只要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熱情,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五、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
隨著現代教學設備的豐富以及信息時代的發展,很多新的教學手段出現在師生的面前。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將這些新的設備、教學場館和教學手段加以充分利用,來提高學生學習解剖學的熱情和綜合實踐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比如,解剖陳列館或者生命科學館作為學生解剖實踐教學場所和科普教育基地,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利用這個教學場所對學生進行講解員的培訓。通過培訓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再比如,解剖學網絡教學平臺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不斷豐富里面的內容,或者修改里面的文字信息,或者添加專業視頻等,有些內容在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學生完全是可以完成的,這個工作在增長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網絡技術能力。我院的3D數字解剖臺以及解剖虛擬實驗室的建立,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解剖學綜合實力和未來的專業競爭力,對于提高專業知識興趣和解除學習過程中的焦躁情緒大有益處。
六、見習與專業知識講授相結合
學生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臨床實習的親身經歷,不知道解剖學對于未來工作的重要性,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希望學校能多給學生到醫院見習的機會,讓他們在見習工作中親身感受醫學的神圣與莊嚴,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這樣不但為解剖學的學習打好思想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樹立了明確的目標。所謂知識源于實踐,將來還要運用到實踐,讓學生經過實踐工作的體驗,來提升專業知識在未來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意識,進而喚起學生自主學習、自律學習、自強學習的精神,有了人生目標,學起專業知識來自然就不會感到倦怠和乏味,焦躁情緒也就自生自滅、化為烏有了。
解剖學知識量大,知識點多,只有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變,將枯燥乏味的學科學習變成一種興趣學習,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創造力,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相信一定能將學習被動化為主動,倦怠變為積極,真正達到主動學好解剖學和醫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小青,范光碧,杜杰.應用型人體解剖學智能化網絡課程的構建[A].中國解剖學會第六屆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7.
[2]劉信飛,劉聰,熊偉,等.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淺思[A].中國解剖學會第六屆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7.
[3]李文,陳建珍.問題式教學法在護生《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80):170-171.
[4]張忠,閻八一,王玉海,等.新形勢下局部解剖學實習教學改革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5):395-397.
[5]張瑞鋒,李中秋,張陽,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