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徐慧蘭
(1.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2.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摘 要] 目的:研究美國護理職業教育,發現其教育特色。方法:從美國護理職業教育體系、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護士執業考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結果:美國護理職業教育體系完善,培養目標具有特色,課程設置圍繞整體的人為中心,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護士執業考試體系完善。結論:美國護理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相對比較完善,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和借鑒。
[關 鍵 詞] 美國;護理;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18-02
一、美國護理職業教育發展史
據文獻記載,美國的護理教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18世紀70年代,美國爆發南北戰爭,由于戰地護士護理水平低下,造成大量傷員救治的延誤。這使美國人開始反思護理在疾病治療和恢復中的地位,并審視護理教育對提高護理質量的作用。1778年在紐約醫院開始了護理職業訓練,被認為是最早的學徒制教育。被公認為正式的護理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即1860年英國的南丁格爾在倫敦著名的Thomas醫院創辦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開始,她認為護理教育必須有自主權,護理教師應當由具有實踐經驗和能力的護士擔任,在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南丁格爾的不懈努力下,由她創立的護理教育制度成為此后歐洲、北美及日本等國家護理教育的標準模式,這些國家普遍建立了以醫院為基礎的護士學校。由此拉開了全球護理職業教育的序幕。
此后美國借鑒這種辦學模式,在許多醫院先后開設護士學校,培養的護士大多為本醫院服務。到20世紀初,美國已擁有432所醫院辦護校。1909年明尼蘇達大學首先設置了非學位的大學護理教育,開創了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先河。19世紀70年代開始,紐約州、康涅狄格州和馬薩諸塞州等紛紛建立附設在醫院的護士學校。其中,1872年9月1日建立在波士頓的新英格蘭婦兒醫院護士學校被認為是美國的第一所護士學校——不同于以往帶徒培訓方式來培訓護士的正規學校教育機構。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所以培養證書護士為目標的護士學校,是美國現代護理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從20世紀中葉以來,由于二戰的爆發等因素導致護士極度短缺,美國的職業教育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蓬勃發展,加之美國護理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促使美國的護理職業教育得到較快發展,目前美國的護理職業教育發展相對完善,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護士執業考試上有一套完整的運行模式,大致歸納有以下特點。
二、美國護理職業教育特點
(一)美國的教育體系相對完善
經過漫長的摸索和實踐,美國護理教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目前分兩個水平四個層次,即基礎教育水平及基礎后教育水平。
1.基礎教育水平。基礎教育學制一般為2年,要求具有高中文化文憑,畢業后可獲協士學位,參加各州統一考試后可取得注冊護士資格,方能從事臨床護理和社區護理工作或繼續本科學習。美國很多社區學院(Community School)即從事護理基礎教育水平教學。基礎教育水平等同于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
2.基礎后教育水平。基礎后教育又分為學士、碩士、博士3個層次教育。護理本科學士學位教育接納高中畢業生、注冊護士及其他專業本科生,彈性學制2~4年,具體取決于學生個人學習情況。培養學生具有現代護理知識,較好的工作能力和質量,培養專科護理人員。碩士學位以培養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護理科研、臨床護理的高級護理人員,學制2年。博士學位學制2年,又分為兩個不同研究方向,一為護理學博士,強調理論的應用研究及臨床實踐研究,目的是加強臨床科研;另外是哲學博士,側重于護理理論的研究。這三個層次屬于基礎后教育,按教育體系傳統意義上來說,并不歸屬于職業教育類,部分爭議還有待進一步探討。之后在終身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美國的醫學教育形成了由基礎醫學教育、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所組成的醫學教育連續統一體。美國護理教育順勢而上,也逐漸構建了護理教育全過程的系統框架,包含基礎護理教育、基礎后護理教育以及繼續護理學教育,這三個既互相區別又相互聯系的階段構成了護理人員終身教育的完整體系。并且有一套管理制度來促進繼續教育發展,也因此影響了我國的護理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變革。
(二)培養目標各具特色
美國的教育探索研究氛圍比較寬松,鼓勵探索新理念、新思維和新方法。現在全世界護理教育廣泛應用美國的教學理論,例如羅依的適應理論和奧瑞姆的自理理論等,因此各校培養目標也各具特色。但在培養目標中特別要求體現對人的尊重,突出哲學理念和職業特征,非常關注人權個性和隱私等,充分體現對服務對象的尊重。
(三)課程設置以人為本
美國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是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而轉變的,相應經歷了“以疾病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和到80年代后期,隨著護理概念和護理診斷的出現,創立的“以健康問題為中心”及近年來提出的“以整體的人為中心”的課程設置模式的轉變,以整體的觀念來重新組織學習內容,使護理專業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從而把護理的職能從單純的護理病人延伸到健康管理,工作場地從醫療機構擴大到社區和家庭,涉足維持健康和促進健康的更廣闊領域,大大促進了護理職業的發展。
(四)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從教學模式上來看,完全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能夠銳意改革,改變教學方式,減少或去掉學生不樂于接受的方式,更注重學生的感受和接受程度,課堂上增加互動式教學,例如采取問題導入式、臨床案例分析、信息搜索和分析系統式、崗位情景模擬、分組討論式、角色扮演式、學生提問式等教學方式。一門課程安排多名教師授課,每名教師只擔任自己熟悉的領域部分授課,對教師要求嚴格,以朋友式引導學生,注重課堂上與學生互動,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增加開拓思路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有創造性,能持續發展的個體。
實踐教學貫穿全部教學過程,這是美國護理職業教育最大的亮點,每一門課程的實踐課,教師必須認真扎實上課,提倡護生早期接觸社區、早期接觸社會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感受護理崗位工作氛圍,體驗護士角色,理解護士職業的價值和情感,在實踐中提高人際交流溝通技巧和護理職業能力,達到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的融合,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
(五)護士執業考試體系完善
美國的護理職業教育是緊緊圍繞護士執業考試體系而服務,美國的護士執照考試起源于1903年,部分州例如新澤西、北卡羅萊等州就頒布了《護士執業法》。后來,美國的國家護士執業考試(National Council of Licensure Examination,NCLEX)由美國聯邦護士委員會全國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f State Boards of Nursing,NCSBN)組織的護士行業準入考試。NCSBN是考試的管理機構,該機構成立于1978年,現在有60個護士局和9個協會成員。1982年NCLEX在美國全國范圍正式實施,包括注冊護士(Registered Nurses,RN)和執業護士(Practical Nurses,PN)兩種考試。美國的注冊護士目前的考試內容根據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為線索,分為4大內容,具體如下:安全和有效的護理環境,又分為護理管理,所占百分比為16~22%、安全和感染的控制8~14%;健康促進和維持6~12%;心理社會的整合6~12%;生理的整合,分為4個小分類,分別是基礎護理和舒適6~12%,藥理和胃腸外治療13~19%,減少潛在的危險10~16%,生理適應11~17%。從1994年4月起開始實施計算機自適應考試,是Pearson VUE考試系統里面的一個考試項目。另外注冊也非常方便,美國護士局服務意識強,讓每個人都能輕松完成注冊。
三、結論
總之,美國護理職業教育發展歷史悠久,有豐富的護理理論為支撐,形成了完善的教育體系,培養目標設置具有針對性和特色,課程設置“以整體的人為中心”,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護士執業考試體系完善,職業教育圍繞執業考試而實施,使學生真正具備護理服務的知識、素質和技能,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1]任海燕.美國護理博士教育的概況[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2):1407-1409.
[2]毛莉芬,周川.美國高等護理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蘇州大學,2008.
[3]周薇.美國護理教育的發展概況與啟迪[J].醫學文選,2004,23(2):256-258.
[4]唐魯,姜安麗.中美注冊護士考試大綱的比較與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6-58.
[5]李敏,賀麗春,彭芳.中美護士執照考試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8):137-140.
①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XJK011QZJ00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敏(1974—),女,漢族,湖南株洲攸縣人,副教授,美國注冊護士(RN),在讀博士,就讀于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護理系主任。
徐慧蘭,女,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就職于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