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10)
[摘 要] 關注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是確保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前提。在借鑒已有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等方法,對眉山市及區縣民辦園教師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其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民辦園教師發展的策略。
[關 鍵 詞] 民辦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57-01
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本研究制定了《眉山市民辦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從幼兒教師基本信息、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五個維度共27個問題,對眉山市東坡區、仁壽縣、青神縣、丹棱縣共18所民辦園教師發放390份問卷,對教師進行訪談。基于上述研究,將對民辦園教師專業發展進行分析:
一、民辦園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1.教師隊伍年輕化。大多數民辦園教師較年輕,30歲以下且從業年限低于5年者占98%以上。年輕的教師隊伍具有接受新思想快、可塑性強等特點,但在管理班級、保教工作方面缺乏實踐經驗。
2.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多數民辦園幼兒教師具備中專學歷,個別達到大專學歷。他們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規律”“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工作組織與開展”等專業知識較為熟知,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園工作的專業要求。
3.職業認同感較強。在回答“您選擇幼兒教師職業的原因”時,半數老師選擇了工作穩定和興趣兩個選項;“對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大多數人持滿意或基本滿意態度;“對教師職業的看法”多數老師把“教書育人,令人尊敬”作為首選。
(二)存在問題
1.活動組織和呈現方式單一,自我評價和反思環節薄弱
盡管民辦園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但多數因教齡短年紀輕,在實施幼兒一日活動中,多數為對話、提問等形式,而缺少在活動中表現的游戲、互動、關注幼兒心理特征和興趣點等方面的精心設計。活動結束后,多數老師也缺少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主動反思和總結。
2.職后培訓形式單一,時間短,內容針對性不強,實效不高
多數職后培訓重在技能技巧(彈、唱、跳、畫)、教育理念、教育法規等培訓內容,對教師的觀察和評估幼兒、設計與組織活動、創設與利用環境、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等教育能力培訓內容較少;以講座、觀摩等培訓形式為主,以參訓教師為中心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形式等培訓形式較少;大多培訓安排在周末、假期或工作日的夜間,導致培訓時間、精力和實效都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促進民辦園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門
1.規范教師選用渠道,把好“入口關”
民辦園規模小、投入不足、師資隊伍專業性差、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較突出、社會評價不高。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在于教育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統一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入規定》,設置民辦園從業人員門檻,嚴格把好入口關,逐步提高民辦園教師專業化水平。
2.提高民辦園教師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育主管部門在培訓前要做好充分調研,了解培訓需求,對參培人員進行培訓分層和分類,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和方式,有針對性地制訂培訓計劃。在培訓中要加強組織與管理、考核與評價,對學員出勤、作業、參培、研修成果等進行考核與評比。培訓后,對培訓成果進行嚴格檢查和反饋。
(二)園長
1.提高福利待遇,穩定教師隊伍
園方主動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保證工資能按時足額發放,購買五險一金、建立幼兒教師職業年金制度、降低師幼比例、積極為教師爭取職稱等,縮小與公辦幼兒園教師差距,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使其能安心投入工作中。
2.開展園本培訓,提高教師專業主體性發展
園本培訓滿足幼兒園及本園教師發展需求,在內容和形式上應具有針對性。首先,幼兒園要制定園本培訓制度,在培訓時間、計劃、經費、師資等方面進行完善。其次,幼兒園要豐富園本培訓形式。師徒結對是園本培訓歷來的主要手段。此外,觀課評課、教研討論、集體備課、專題講座、課題研究等形式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后,幼兒園要注重培訓內容多樣化。既要有專業技能、教材、保教工作、家園共育等常規性培訓,也要有師德師風、職業道德、人格修養等專業理念培訓。
(三)教師
1.養成反思習慣,提升自我評價能力
反思和評價,是幼兒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習慣的養成重在三個方面:反思意識、反思氛圍、反思機會。另外,選擇典型案例,以文字和視頻形式呈現案例,對案例分析和反思,達到積累經驗和提升觀念。
2.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終身學習型幼兒教師是終身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幼兒教師不僅要與時俱進,學習和研究各類幼兒教育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樹立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還要把熱愛、尊重、理解每一名幼兒貫穿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參考文獻:
[1]王佳媛.影響民辦園教師專業發展因素之分析[J].陜西教育,2009(9):19.
[2]呂敏霞.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結果的有效性問題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5,34(3):53-57.
作者簡介:郭靜(1972—),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畢業于重慶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就職于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