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哲
[摘 要] 校園足球是指以小學為起跑線,將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訓練等)引入教學,以培養青少年的足球興趣為重點,讓學生在快樂足球中強身健體,鍛煉意志品質,在發揮個人天賦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近年來,校園足球越來越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校園足球已被納入國家發展中的戰略。然而校園足球在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必須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 鍵 詞] 校園足球;現存問題;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135-01
為推進校園足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分析我國校園足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相關的建議,為祖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振興盡一份綿薄之力。
一、校園足球現存問題
(一)許多青少年對足球接觸不多,感興趣的人甚少
縱觀當前現狀,我國校園足球水平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青少年對足球接觸不多,對足球感興趣的人甚少。現在大多數孩子不愿意運動,更別說踢足球。如何讓青少年真正從一開始就喜歡上足球并對這項運動感興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青少年在踢足球的過程中如果學習成績下滑,許多家長不會讓他們繼續踢;此外,現在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認為踢球容易受傷,甚至不會讓他們再去接觸。因為這樣,許多青少年都接觸不到足球,更別談讓他們喜歡上足球了。
(二)足球場地有限
由于足球場地不夠,踢足球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目前許多學校足球場地仍然是水泥地,足球場沒有建好,孩子在水泥地上踢足球有安全方面的隱患。校園足球是一條新的學校育人之法,想更好地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然而令人尷尬的是沒有一個好的場地,讓有心參與進來的孩子缺乏應有的激情。
(三)教練員人手不足且水平不高
校園足球的發展離不開具有高水平的足球教練人員,然而當前學校足球教練人員遠遠不足,并且學校多數足球人員自己對足球也不是非常了解,這樣怎么能去教好學生呢?我國現有的足球環境是封閉的、不開放的,使我國校園足球教練難以真正掌握先進的足球理念。長期以來,校園足球協會在教練培訓方面的力度不大,造成我國校園足球教練水平不高的局面。而且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工資待遇低,數量嚴重不足,雖然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為機會,中國足球協會開展了多期指導員、講師培訓班,但這遠遠無法滿足我國基層教練員的需要。
二、校園足球的改進策略
(一)普及足球知識,培養青少年對足球的興趣
根據陽光體育的健身要求,每天鍛煉一小時是陽光健康體育必然要求。很多學生家長對足球了解度不夠甚至產生反感,介于這種情況,學校應邀請足球專家或教練來學校進行相關知識宣講,讓更多人了解足球,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認知與理解,加入足球運動的隊伍中。另外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舉辦足球知識競賽、足球班級比賽、足球海報黑板制作等評比賽事來激發學生足球運動的熱情,以培養青少年對足球的興趣,讓他們愛上足球,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二)足球設備場地有待完善
大多學校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體育運動上,忽視了足球運動的重要性。足球作為體育強國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負著偉大復興的艱巨任務,因此政府應大力支持發展足球運動,投入大量資金到足球器材設備上。因為現如今有許多學校的足球設備資源十分稀缺,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建立足球場地,更別提足球設備了。所以完善足球相關設備,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足球場地正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三)發展強大的師資力量
發展校園足球必須借助強大的師資設備,但就現在國內足球專業人才而言,實在是少之又少。學校應該組建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足球師資團隊,開設相關的足球課程,合理控制課時,采購專業的足球運動學習教材,在讓學生學習足球專業技能的同時,又能掌握足球發展的歷程。另外足球教練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學生的足球天賦和發展前景,主張以鼓勵為主,因材施教。
(四)促進國內外足球界的交流
借鑒國外一些足球界發展態勢良好的國家,例如巴西、阿根廷、德國等,我們可以發現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存在許多弊端,也遭到眾多因素的干擾。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在學習國外足球教育管理經驗的同時,不能照搬國外的足球教育管理模式,應結合中國國情,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的態度來理智區別對待。
校園足球不僅是一項簡單的體育運動項目,它已經被列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戰略部署中。現如今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都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積極部署和落實校園足球的教育發展,校園足球已經上升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全民體育素養熱點話題從未間斷。如何把校園足球發展好、落實好是一項艱巨且長期的復雜任務,社會各界應積極進言獻策,提供具體可靠的方法,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人才,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足球道路。
參考文獻:
[1]馬郡.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2).
[2]毛振明,劉天彪,臧留紅.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