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中老年體育教師如何克服教學中的“示范困難”?在此,筆者從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角度,根據自我的認識、理解與經驗,作如下介紹與大家交流。
一、熟悉教材豐富教學經驗
中老年體育教師,教學經驗是其優勢,示范困難是其劣勢。而在體育教學中,用優勢彌補劣勢,可以克服與減小劣勢造成的影響。如,中老年體育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認識到位,就會形成自己獨到的、豐富的、體驗性經驗。進而講解與指導就給力,就會一語道破天機,加速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促進運動技術動作掌握。以學習挺身式跳遠空中動作為例,中老年體育教師會面臨示范困難,此時可根據對動作的理解,用精辟的語言描繪動作“起跳成騰空步后,頂頭、提肩、拉腰、挺胸,擺動腿下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強調挺胸和擺動腿下放,那么有時擺動腿放不下來。因為完成挺身式跳遠空中動作,是一個相向運動,上體積極向上,會促使擺動腿下放。所以要強調是依次向上,加強學生對挺胸的理解,同時強調是同時下放擺動腿,這樣會幫助學生快速建立空中挺身的動作表象與感受,進而加速對空中動作的掌握。
二、用好學生已有學習經驗
學生無論進行哪一門課程學習,已有學習經驗都是教師以學定教的重要參考,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用好了可以激活新知新技的學習與掌握,就有利于形成知識與技能的正遷移。反之,用不好則可能會干擾新知新技學習。因此,提倡用好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特別是中老年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示范困難時,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就成為了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認識與理解新技術動作,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重要基礎。如,七年級魚躍前滾翻教學中,如果中老年體育教師不能進行示范,那么就可以利用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安排如下的過程學習掌握魚躍前滾翻技術動作:復習前滾翻,引導學習稍遠撐的前滾翻、遠撐前滾翻、越障礙的前滾翻。在練習過程中,特別是在練習遠撐前滾翻、越障礙的前滾翻時,教師應用語言提示學生“身體在空中保持兩臂前伸,含胸姿勢”。這樣教學,既利用了學生已有學習經驗,也彌補了教師示范困難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也較好地引導學生開展了自主與探究學習。
三、設計好過渡性練習
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不提倡過于競技化的教學,要做到這一點,要求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在尊重教材技術動作結構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改造,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與練習方式,實現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不同于教教材,用教材教的過程可以使教材活化,使教材學習更適合學生特點,讓學生能學、學好、樂學。而在實現用教材教的過程中,由于改變了競技化的學練方式,也給中老年體育教師示范困難提供了變通的機會。如:水平二側手翻教學中,教師設計了晃“大”字練習、沿地面進行蹬擺轉練習、分組進行手撐疊放不同塊墊子的撐擺練習等,這樣設計過渡性練習,既尊重了教材特點、學生學習能力,也尊重了中老年體育教師示范困難的客觀實際。因為對于這些過渡性練習的動作示范,中老年體育教師是可以完成的。活動方式與方法是一種素材性課程資源,這種課程資源需要體育教師依據教材技術動作結構特點、學生學力、教師教力,去精心設計,創新設計,以保證一定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改變教學環境
體育課堂教學環境是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可以改變的“生態環境”。為了減小示范困難給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造成的影響,中老年體育教師可以改變教學環境,重塑條件性資源,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如:在高中跨欄跑教學中,中老年體育教師進行跨欄跑動作示范已經很吃力。此時,不妨改變一下教學環境,用斜放的小海綿墊代替欄架進行示范,由此降低器械要求,增加教師示范的可行性。學生采用斜放的小海綿墊進行跨欄跑練習,也可以在學習之初緩解畏懼心理,提高練習參與性。再如:俯臥式跳高過桿動作的教學中,可以將過桿動作移到地面進行;學習挺身式跳遠空中動作,可以站在一定高度的跳箱蓋上跳下演示動作等。在這些改變教學環境的案例中,實踐證明,只要引導到位,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