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焦作 454150)
[摘 要] 隨著自媒體的飛速發展,微信成為自媒體后的重要力量,微信以其自主選擇性、便捷性、傳播快速性成為人們備受青睞的信息傳播工具,尤其是在大學生范圍內,已經成為大學生信息傳播的主要手機應用軟件。在方興未艾的“微博熱潮”中,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立足于當前實際,就微信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應對進行了系統的策略分析。
[關 鍵 詞] 微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61-01
微信的興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面對微信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和重視微信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挑戰,并勇于面對現實,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大學生正確使用微信。
對于正處在青年時期的大學生來說,對于新鮮事物的追求心理和更加多樣和自主的年齡階段特點使大學生成為微信最熱衷的群體之一,微信不僅能夠打電話,還能夠聊語音,視頻通話、群聊、及時推送說說等強大的交流功能,這種新興的自媒體形式與大學生的年齡特點相互適應。因此,大學生更愿意運用微信進行日常的交流和學習。但是微信自身信息量大、傳播快速的特點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微信所帶來的諸多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微信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一)微信即時傳播和信息繁雜的特點所帶來的挑戰
微信自身即時傳播的特點以及信息繁雜的特點,使大學生的心理認知或多或少地會受傳播信息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思想偏差。手機微信的即時性體現了信息傳遞的快速性,當一些不適合在大學生人群中傳播的信息快速傳播時,會對不明真相的大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大學生接觸這些謠言或者假象新聞的時候,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認知和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產生偏離。另外,微信所引領的信息傳播潮流會產生耳濡目染的響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因此也要對微信給大學生所帶來的不良信息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微信的風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量增大
微信零門檻的社交聊天特點,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人人都積極參與的工作,這種多樣化、高度參與性的交流工具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觀念,對校園“把關人”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當然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對于一些沉迷于網絡世界的大學生和過度依賴網絡而帶來的負面效應,需要高校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這種新興的網絡心理問題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了難度。另外,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來看,對于新興的微信等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夠及時,這樣就造成了與大學生這個教育主體的脫節,工作盲區大,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亦師亦友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當前大學生主要是90年代以后的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通過和學生交流和談心,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做學生的好朋友。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注意交流的方式,例如,面對較為孤僻的學生時,可以采取微信交流的方式,避免因為面對面交談,使學生產生顧忌心理,用自身的隨意和親切的交流風格去打開學生的心扉。還可以運用微信的“群聊”功能設計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避免官話套話,應親切如朋友一般,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交流熱情,讓學生感到必要的安全感和對教的信任感。通過亦師亦友形式的交流,使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成為無拘束的朋友,有利于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建立校園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交流機制
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很難解決對微信所帶來的大學生思想偏差問題,就在于高校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環節較為薄弱,大學生是契合于微信的特點的,而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致使出現問題的時候茫然無措,不知道為什么出現,也不曉得怎樣去解決。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平臺,如微信交流群、微信群聊。首先是要確保思想教育的信息具有先進性,與時俱進,建立校園網絡全覆蓋的各個平臺,不斷提高思想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求。
隨著微信等自媒體的飛速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守護者和引導者,教師首先需要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在面對大學生廣泛使用微信所帶來的時代思想政治問題的時候,要從大學生的特點出發,及時關注大學生的動態,摸清和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從而進行正確和及時的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合理地運用微信,保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清.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D].中北大學,2016.
[2]孟奇愷,高威,李巧珊.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J].高等農業教育,2015(12):50-53.
[3]田仲金.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4.
[4]趙昕.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3.
作者簡介:董林傲琦(1986—),女,陜西渭南人,研究生,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