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霞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普遍較低,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內都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學生不認真、粗心。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分別從數學閱讀的特點、數學閱讀的現狀及數學閱讀的策略三個方面進行專項研究。
[關 鍵 詞] 小學生;數學閱讀;策略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57-01
一、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特點
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后進生。”數學閱讀是學生自我學習和獲取新知的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有效的數學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推理能力,達到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數學閱讀又是一個心理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體現的數學語言主要包括數學文字類信息、運算符號、專業術語、計算以及圖形信息等。
(一)形式上,圖文結合
數形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圖,所以數學閱讀不僅僅是對漢字的閱讀,還包括對圖的閱讀。這里的圖范圍比較廣泛,從低年級的圖畫閱讀到高年級的圖形閱讀,學生的思維也經歷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這部分的閱讀更多是觀察,將畫面與數字聯系起來會讓題意更直觀,更易懂。
(二)內容上,邏輯清晰,語言簡潔
這是數學閱讀區別于語文閱讀的地方。數學閱讀的目的主要是對題中信息的理解,理清數量關系和邏輯關系,要求數據和語言非常的嚴謹。學生進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根據信息去解決問題或者在閱讀中學到一些科普類知識,理性而清晰,不考慮情感。這從數學閱讀的分類可以看出。首先概念性的閱讀,將數學的簡潔美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兩點之間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只有12個字,準確描述出一個自然界不容置疑的公理。再者計算的閱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也是最重要的。很多學生在做題時說自己粗心沒看清,看錯運算符號,看錯小數點等。這實際上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的問題。還有圖形中的閱讀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思考。
二、數學閱讀的現狀
現代社會生活飛速發展,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量越來越大,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信息處理和甄別能力。而這種能力主要來源于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對數學閱讀的認識不足
數學閱讀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學生,包括老師和家長在內對數學閱讀的認識也都不足。家長很少陪著孩子進行一些數學閱讀的訓練;老師也在課堂上包攬起了替學生讀題的任務,對學生的閱讀缺乏指導。
(二)對數學閱讀的興趣較低
數學閱讀一般沒有故事情節,以科普和數據為主,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學生興趣較低。很多家長發現,在家給學生輔導的時候,有時候題還沒給學生讀完,學生就知道怎么做了,但是自己讀的時候卻完全沒有頭緒,感覺不到閱讀的快樂,對學習數學也失去了興趣。
(三)缺少數學閱讀方法
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認識到數學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的方法技巧,數學閱讀就成了虎頭蛇尾的事情。慢慢演變成了做很多的數學題或者是表面上的讀,沒有動腦筋去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和邏輯關系。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研究數學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整體的數學閱讀能力。
三、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我們研究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目的是為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我們廣泛地搜集資料,作大量的調研,去尋找適合小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
(一)培養興趣,激發動機
從心理學上來講,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必須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做起。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去點燃孩子的激情。課堂中老師要設置靈活多樣且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使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有興趣去挑戰難點,并設置懸念,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發學生探究數學奧秘的欲望。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用書面檢測的形式,給學生一定的題目進行訓練,然后再檢測,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和思維的嚴謹性。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聽覺理解力比視覺理解力要發育得快一些,聽一遍孩子就會印象比較深刻。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先讓其他同學讀,然后學生自己讀,最后用自己的話描述題中的意思,來提高理解能力。活動中注意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提高活動的積極性。
(二)方法探究,思維提升
數學閱讀的關鍵任務在于解決問題,提升思維。所以數學閱讀能力的閱讀必須聚焦專注點。
對于一、二年級來說畫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幫助學生理解題中意思,最主要的是畫圖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就要進行多個層次的練習。先泛讀,再精讀,找出解決問題的主要信息。還可以結合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的方式,達到信息資源最大化地利用。
制定數學閱讀目標。根據不同的年級,對于低年級來說,先圖文結合,讓學生能準確說出題中的意思。然后是純文字類的內容,先從信息量比較少的內容開始訓練,然后進行信息量較大的,使學生逐步厘清信息關系或者根據問題篩選信息,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保證時間,堅持訓練
數學閱讀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一個量的積累。學生需要自定目標堅持練習,并對照目標適當調整,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是實現數學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閱讀的方法,才能在此基礎上實現更深層次的發展,在自我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文君,韓聯郡,田小現.對數學閱讀概念及方法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1).
[2]劉太平.數學閱讀助力解決問題[J].小學教學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