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1)
[摘 要] 對于高職學校而言,心理課的教學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學校對其的重視度也逐漸增加。學校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提高心理課的質量,然而積極心理學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不斷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價值,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下去。
[關 鍵 詞] 積極心理學;高職;心理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72-01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必須從心理上進行引導,這就體現出心理學的重要性,尤其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性。用積極健康的態度去看待世界,才能夠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彰顯出一個人的好的方面,看到的才是人善美,不斷地去贊美別人、夸獎別人、幫助別人,舉一個最為常見的例子,公交車上給需要的乘客讓座。只有保持積極的態度看世界,我們的世界才會充滿愛,和諧社會才會越來越好。
一、在高職院校中進行積極心理學教學的重要性
積極心理學是吸收了教育學和心理學核心理論而形成的一門學科,能夠更好地指導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高職院校之中,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負責對象為高職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因此只有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才能更為科學地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高職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動手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怎樣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成為當前積極心理學關注的重點問題。只有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學生的日常實踐學習活動相結合,才能掌握好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規律,針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發揮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及實施會更加完善,成為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重要依據。
二、高職學校心理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學生如何能夠全面發展,這一問題逐漸被重視起來,尤其是重視心理課的教學,雖然心理課的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優勢,但是,對于高職學校而言,心理課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問題主要從學校和老師方面進行分析,教學方式上存在問題,一味地去傳授知識,而不是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以及挖掘學生的潛力,忽略了學習主動權的問題,最終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校中的應用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大多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達不到其他學校的要求,而只能選擇到高職學校學習一項有用的專業技能。這些學生大都具有以下特點:學習成績差,首先從學習態度上著手分析,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而不能主動地去學習,去接受知識,而有些學生則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是學校以及心理老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將積極心理學有效地運用于教學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夠有效地改變這種情況。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校教學中的應用表現在三個方面:(1)創造機會,體驗取得成功的幸福;(2)表揚鼓勵,感受被認可的幸福;(3)適當批評,體會被關注的幸福。
(一)創造機會,體驗取得成功的幸福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優秀的老師,要試著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進而通過體驗取得成功,從而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對學生來說,成功與否,都會有不一樣的心情,這就需要老師發揮作用,老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全面發揮的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定一個主題,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選擇的主題和分組均應具有計劃性,這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當評委,全心投入整個活動中來。老師應該對每個參與到活動中的學生加以肯定和表揚,尤其是表揚他們在活動中的付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其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二)表揚鼓勵,感受被認可的幸福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采用表揚鼓勵的方式,不僅是在傳達對學生的信心,同時也是在表達對學生的尊重和認可。作為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去嘗試新的東西、新的挑戰,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由于學生的特點不同,因而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僅能夠讓學生克服自身的弱點,而且會慢慢地把弱點變成優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被認可所帶來的幸福。
(三)適當批評,體會被關注的幸福
有時候遇到學生做的不對的地方,作為老師要適當給予批評,并進行耐心的教導,而不是進行嚴厲的批評,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采取的方式不當,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必須以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除此之外,批評的場合和方式也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批評,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還讓學生體會到被關注的幸福。
總之,對于高職學校來說,學校和心理老師都應該注重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將積極心理學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指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去看世界,善于挖掘學生的真善美,讓學生在現在以至于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均能保持一顆善良、充滿愛的心,保證學生德、智、體能夠全面發展,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強冬梅,劉英杰.適應高職教育特點,提高教學管理水平[J].現代技能開發,2016(6).
[2]廖世平,倪曼.高職教育質量觀的認識及其實踐意義[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