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摘 要] 中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以促進學生的就業為主,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對中職學生有重要的意義,良好的身體素質是職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主要探究中職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的職業發展。
[關 鍵 詞] 中職院校;體育教學;職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048-01
中職教育的宗旨在于為社會培養生產、服務、建設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從本質上講,這些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因此,中職院校應重視體育教學,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運動及保養身體的方法,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社會工作中,促進社會的發展。
一、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意義
從學校的角度看,中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決定了其教學形式與普通高中院校的區別,其中,體育教學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體育教學對任何學生來說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中職院校學生來說尤為突出,這是因為中職院校要為社會培養一線技術人才,這些人才必須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承受工作壓力,為社會建設提供長期的服務,因此,中職體育教育要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專業的特點開展體育教學,為學生普及預防職業病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能以及心理素質,促進職業能力的形成。
從社會的角度看,當前,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是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也就是要求應聘者不僅要有很高的專業能力,更要有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夠長期從事一項工作,這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很多技術型工人需要在艱苦的環境條件下工作,例如電力企業、建筑工程企業等,因此,中職學生除了專業技術能力外,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1]。
二、中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策略
(一)結合專業特點開展體能訓練
當前,社會上的職業類型很多,不同的職業對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中職院校針對社會的需求也開設了多種專業,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渠道,與此同時,也要針對各種職業的需求,強化學生的能力和素養。體育教學應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根據學生可能從事的行業進行相關的體能培訓,滿足不同職業對人才身體素質的需求,這樣學生畢業后很快就能適應職業的需求。例如,空乘專業需要工作人員能夠長時間地站立,體育教學要注重這方面的訓練,訓練學生的腿部力量,以適應長時間的站立;機電專業的相關職業有鍛工、車工、鑄造工等,這些工作需要全身的力量配合,勞動強度大,對工人有較高的體力要求,針對機電專業的特點,體育教師應注重訓練學生的上下肢力量,保證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承受長期的肢體疲勞。如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器械體操練習、長距離跑步、杠鈴、標槍、鉛球等練習,增強學生的上下肢力量,提高肢體的協調性。
(二)結合勞動形式普及保健知識
在當前社會中,人們的身體健康成為重要的問題。激烈的社會競爭和過大的工作壓力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幾乎任何職業的工作者都患有相應的職業病,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專業勞動形式,為學生普及相關的保健知識,避免職業病的形成,做到防患于未然。一些職業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根據具體職業的危害性,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訓練,加強肌肉訓練,避免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培養學生自主鍛煉和調節的能力,在教學內容中安排一些勞動損傷與安全防護、養生等相關知識,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養生保健方法,有效地預防職業疾病的發生。例如,對汽車修理專業的學生,教師應加強其腰部、頸部、上肢的訓練,并普及一些預防意外傷害、上肢損傷、腰椎頸椎保健等相關知識,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提供保健知識基礎。
(三)結合勞動技能模擬職業教學
任何一種職業都有特殊的勞動形式和特點,也有相對固定的技能要求。在中職院校中,體育教學應結合職業的特點和技術需求,模擬勞動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強化學生的體能,并且能夠訓練學生的勞動技能,一舉兩得[2]。例如,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拋接一些建筑材料,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組織學生進行拋物練習,如鐵餅、鉛球等,訓練學生的手臂力量以及肢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掌握好拋物的力量和速度,避免在工作的過程中受傷或誤傷他人,保證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搭建模擬的施工現場,讓學生在不同的高度進行物體拋接練習,或提拉重物練習,利用這種輕松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體能,同時也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強化,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工作和生活,有應對工作和生活壓力的能力,以健康的體魄為資本,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孫健.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6(36):18.
[2]吉順西.中職院校體育課程促進學生技能發展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