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食物包裝在誘發機體大腦處理加工信息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能夠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
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方法能夠調查健康志愿者在瀏覽食物和攝入食物時的大腦變化過程。相比蘋果的圖片,志愿者在看到包裝漂亮的高熱量食物圖片(如巧克力棒或蛋糕)時,大腦獎懲區域(參與機體對物質成癮活動的組織)的活性明顯增強。
當研究人員對志愿者進行一段時間的縱向研究時發現,面對高熱量食物時,個體大腦中的獎懲區域會異常活躍,而這些個體在未來一年中的體重也會不斷增加。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是理性因素在驅動我們對飲食的決策,比如權衡不同產品的價格、營養、口味等等。但某些情況下,環境因素如食物包裝、商標設計等會影響我們對食品價值的衡量,從而推動我們做出購買的選擇。
很多高熱量食品的生產企業會利用鮮艷的色彩、影視明星或名人來進行產品宣傳。這些視覺上的特性往往會影響我們對產品價值的判定。一些面向兒童開展的研究結果表明,食物定向性的宣傳或廣告能夠影響個體消耗食物的熱量水平。這一點在過重兒童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也就是說,孩子們會因為“包裝好看”而“吃得過多”。
一項面向學齡兒童開展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人員給予研究對象一些含有相同谷物但不同包裝類型的食品,其中一種包裝特別能夠吸引兒童——包裝上印有卡通人物的頭像。雖然內容相同,但受測試兒童更愿意接受這些卡通人物包裝的谷物,并且覺得“味道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