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華
摘 要:新的形勢下,黨校教師必須堅持“三個不能”,講規矩,守紀律,努力做對黨忠誠的衛士。要明辨是非, 做對黨忠誠的“舉旗人”和“護旗人”;要拿出看家本領,做對黨忠誠的忠勇者;要風清氣正,當好黨的作風建設的塑造者和踐行者。
關鍵詞:三個不能;忠誠;衛士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6-0006-03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提出:“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度曖昧,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這“三個不能”的要求,有著鮮明的現實針對性,為黨校教師在大是大非面前劃出了鮮明的紅線。面對新的形勢,黨校教師必須堅持“三個不能”,講規矩,守紀律,努力做對黨忠誠的衛士。
一、堅持“三個不能”,明辨是非,做對黨忠誠的“舉旗人”和“護旗人”
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黨校教師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以修身,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增強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對黨忠誠。
(一)亮旗幟,亮身份,讓黨的旗幟在中國上空高高飄揚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在當代中國,只有弄明白了旗幟、道路、路線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才能有做出是非判斷的基本準繩。《準則》強調“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根本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做到頭腦清醒、立場堅定,矢志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黨校教師時刻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使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舉旗者和護旗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就是當代中國最根本的大是大非問題。如果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方向、有利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是”;反之就是“非”。所以,黨校教師要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壯骨補鈣,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強調“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準則》強調“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必修課,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黨章黨規,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身為黨校教師,必須通過深層次學習和研究黨的理論,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夯實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把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落實在黨校的理論教育實踐中,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自覺錘煉忠誠品質,在知行統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心無雜念、德無雜質、行不亂章,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正如物質家園需要支柱才能建立起來、堅不可摧一樣,精神家園同樣需要支柱才能建立起來、堅不可摧。理想信念,正是構建精神家園的支柱。
(三)煉就“火眼金睛”,主動發聲,堅決開展斗爭
《準則》提出:“必須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動搖。”黨校教師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增強政治定力、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鑒別力,煉就“火眼金睛”,不僅能撥開迷霧、辨別是非,還要敢于亮劍,勇于善于同錯誤言行做斗爭,當人民利益受到損害、黨和國家形象受到破壞時,要挺身而出、表明態度、堅定立場,主動堅決開展斗爭。
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黨校教師更應該遵守《準則》的規定,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黨員不準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不準公開發表違背黨中央決定的言論,不準泄露黨和國家秘密,不準參與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不準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的規定;在“互聯網+”背景下,要發揮正本清源的理論優勢,黨校教師要把自己培養成“紅色意見領袖”,在關鍵時刻和重大問題上主動發聲,為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論炮彈”。針對日益激烈的網上意識形態交鋒,黨校教師無論在微信里,還是在微博里,都要明辨是非,又敢于亮劍,“當戰士、不當紳士”,不斷壯大“網上紅軍”,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網絡長城”。
二、堅持“三個不能”,拿出看家本領,做對黨忠誠的忠勇者
“三個不能”的提出是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話語權的必然要求。從工作主體上看,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黨校有責任,黨校教師也有責任。每一個黨校教師,都要肩負起黨和國家事業的光榮使命,逢山要敢開路、遇水要會架橋,做對黨忠誠的忠勇者。
(一)創新教學方法藝術,當好黨的政策理論的“演講家”
“三個不能”的要求簡潔明確,雖面上口頭上容易做到,但真正內心接受并外化為實際行動并非易事。為此,黨校教師必須積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主動適應新常態,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著力構建教與學相統一、學習理論與研究實際問題相統一、課堂教學與交流研討相統一的教學新體系。要大力推進結構化研討,進一步規范案例式、情景模擬式、訪談式、體驗式、學員論壇等教學方法,創新“菜單式選學”模式,通過唱、說、訓、練等實踐操作,把黨的政策理論漸進式地傳授給學員。黨校教師要向相聲藝術家學習,在說、唱、演等方面下功夫,如果能在這方面突破,非常了不起。俗話說:“熟能生巧。”作為教師,首先對自己所講的內容爛熟于心,也就是要想明白;自己想明白了,才能在課堂上講明白,才能讓學員聽明白。語言是思想的“外殼”。在黨校講課,要追求“鐵一般的邏輯、詩一樣的語言”。要以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說服人、感染人,讓學員真正聽得懂、記得住、忘不了,使理論教育入耳入腦入心。黨校教師授課就是要產生“磁鐵效應”,牢牢吸引住學員的耳朵和眼球。
(二)科學研究,善于創新,當好貫徹踐行黨的理論的“參謀員”
“三個不能”要求黨校教師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在對我國基本國情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正確探索,努力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要主動積極為當地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踐行理論當好參謀、出好主意。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在科研、會議宣講、決策咨詢等方面下苦功,求實效,敢發聲、多發聲、發好聲,切實用好自己的“話語權”。要超前思考,超前謀劃,提高敏感性,增強主動性。注意了解和把握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形勢,抓住改革發展中的大事,真正做到“參謀”參在點子上,“助手”助到關鍵處。有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在大是大非面前就能辨得清、分得明,從而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在科研中不為錯誤言論所左右。
(三)深入基層,當好黨的社情民意的調研員
《準則》強調:“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黨校教師堅持“三個不能”,首先要了解基層,了解群眾,才能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在把握社會規律中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只有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因此黨校教師平時要多到基層進行調研,傾聽群眾心聲,詳細了解村情民意,虛心聽取群眾呼聲和意見,積極謀劃幫扶企業和農村產業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黨校教學、科研、資政一體化,充分發揮黨校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動力部”和“參謀部”作用。
三、堅持“三個不能”,風清氣正,當好黨的作風建設的塑造者和踐行者
黨校教師的形象學風如何,對廣大干部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對全黨的黨風建設以至社會風氣都有一定影響。因此,黨校教師要努力成為優良學風校風的塑造者和踐行者。
(一)從嚴洗禮,當好學員培訓過程中黨性鍛煉的“導航者”
《準則》提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就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嚴明黨的紀律、用鐵的紀律從嚴治黨,堅持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好干部標準,建設廉潔政治、堅決反對腐敗,等等。要做到這些要求,首先要做到“三個不能”,錘煉黨性。黨校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開展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深入開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采取先進典型示范教育與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結合,黨性分析與組織生活相結合,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探索多種多樣的黨性教育形式,實施諸如走一次紅軍小路、吃一頓紅軍餐、唱一首紅軍歌、看一部紅色革命影片、進一次革命烈士陵園、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的傳統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革命老區、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農村同吃同住同勞動實踐基地等,為黨性教育提供便利,寓黨性教育于豐富生動的活動載體之中,讓黨校教師和學員在黨性教育實踐與活動互動中共同增強黨性修養,共同接受深刻的黨性洗禮。
(二)從嚴施教,當好黨的作風建設的“鐵面判官”
《準則》提出:各級干部必須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習近平同志2010年在出席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講話時重申:“各級黨校要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施教、從嚴管理。”只有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施教、從嚴管理,才能真正落實黨校姓黨原則。古代教育就有“教不嚴、師之惰”之說,也有“嚴是愛、松是害”的共識。所以黨校教師要嚴肅課堂政治紀律,始終站在黨的立場上,為黨說話,為黨立言,為黨育人。黨校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理論導向,正確處理好理論研究與課堂講授的關系。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引用反面材料認真進行科學分析,杜絕簡單堆砌反面材料。
(三)從嚴治學,當好黨的學風建設的“虔誠者”
為人與為學、為人與為文應該是一致的、統一的。黨校教師對學術、學問應該有一種虔誠的敬畏之心。黨校學者應該有自己的學術信仰,對于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人來說尤其如此。黨校教師做學問也要用情,也要傾心地“愛”,即熱愛、珍愛、愛護。熱愛學問本身,熱愛真理,珍愛自己的學術主張,愛護自己的學術聲譽。例如,近年來時不時被曝光的學術抄襲、剽竊案中,有不少問題作品是由研究生與導師共同署名的。雖然這些抄襲、剽竊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學生,但導師無疑負有把關不嚴的責任。一位學者在自己甚至都沒有認真看過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這是極不珍惜自己學術聲譽的表現。這些抄襲、剽竊案的教訓,是值得黨校教師認真記取的。黨校教師寫文章,做學問,要善于理論創新。推進理論創新,最根本的任務是在實踐中發現真理、檢驗真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四)從嚴自束,當好黨員的儀表儀態的“形象大使”
黨校教師要從嚴自省,要有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要自始至終堅守以“實事求是”和“黨校姓黨”為核心的黨校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信念體系,保持涵養心態,用平和、淡泊、知足和敬畏之心對待“名、利、位、權”,用珍惜、感恩和進取之心對事業、對組織、對學員,始終保持心境淡定、心態平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嚴起,做到慎細微、慎獨處、慎身邊,凈化朋友圈、生活圈,管好家人、身邊人,不存私心、不謀私利、不徇私情,做一名組織放心、學員稱心、自己安心的好教師。
參考文獻:
[1]蘇娟芳.黨旗高揚 黨校姓黨[N].山西日報,2017-02-14.
[2]李群偉.努力爭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J].學理論,2004(10).
[3]王雪鋒.黨校教師應做“四個表率”[EB/OL].人民網,(2015-12-16)[2017-01-2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5/1216/c117092-27935634.html.
[4]何毅亭.黨校教師是黨的“布道者”、“熔爐工”[EB/OL].光明網,(2015-12-21)[2017-01-20].http://theory.gmw.cn/2015-12/21/content_18180988.htm.
[5]程漫.黨校教師要做好“布道者”和“熔爐工”[EB/OL].中央黨校網,[2017-01-20].http://www.ccln.gov.cn/dangshidagjian/dangxiaoyuandi/ttdyz/170221.shtml.
[6]李佳.堅持黨校姓黨當好“布道者”和“熔爐工”[N].人民日報,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