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薇+季菲菲
(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43)
摘要:增值稅的征扣稅鏈條,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規范市場行為、堵塞偷稅漏洞、保護守法經營,具有天然的促進作用,這正是營改增的積極意義和增值稅的制度優勢所在。“建筑行業一向是勞動密集、低利潤的行業,在當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建筑企業實施營改增到底是紅利還是挑戰?對企業的財務和會計有哪方面的影響?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施工企業 財務 會計 影響
前言:增值稅會促使企業對工程實施全過程進行無縫隙管理,形成一環扣一環的管理鏈,嚴守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同時,建筑企業會盡量選擇可開具發票的企業合作。在同等條件下,大型正規化企業管理能很快適應營改增的管理模式,而一些管理不到位的企業,有可能會在市場競爭下逐步優勝劣汰,因此正規化企業在提高管理,贏得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機會后,未來或許會迎來搶占市場的新契機。
一、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
(一)影響企業稅負
首先,對稅負平衡點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營改增后,增值稅稅率為11%,與之前的3%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果進項稅額或銷項稅額大于無差別抵扣率,導致稅負降低,有助于企業發展,反之,稅負升高,不利于企業發展。其次,對分包抵扣的影響。要求建筑施工企業需要繳納勞務分包總額3%的營業稅,人工費占工程總成本的20%-30%,并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在實施營改增后,人工費作為增值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實現進項稅額抵扣,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最后,材料費和機械設備支出對稅負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運用到的材料主要有:工程用樁、鋼筋和預拌混凝土等材料,各種材料會對企業的稅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在實施營改增之后,需要將機器作為企業生產的重要工具,用其代替人工進行生產,降低了人工費用無法抵扣所造成的損失,減少了企業成本,增加了企業收益。
(二)影響財務指標
首先,對資產負債率會產生較大影響。建筑企業購買的原材料需要從原價中予以扣除,產生的資產由于在賬面價值上看不出增值稅額,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會超過營改增之前的金額,在從原值中扣除掉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導致固定資產凈值減少,資產負債率增加,企業的資產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次,對收入和毛利會造成較大影響。增值稅具有稅負轉嫁特點,會轉嫁到建設單位,營改增后,小規模納稅人的利潤總額會呈現出逐年上升的增長趨勢,由于企業沒有及時對增值稅進行抵扣處理,導致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負出現不降反增情況,企業為了增加進項稅額,主要是采用購買固定資產的形式來實現。最后,對資產價值及折舊費的影響。固定資產在建筑施工企業具有較高的價值,主要是以百分之十七的進項稅額予以抵扣,設備價值會降低十四五個百分點,固定資產的折舊總額會隨之降低。
(三)影響財務稽核
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營改增后,導致企業的進項稅額抵扣發生較大的變化,需要將財務稽核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加大對該項工作內容的監督,明確收入減去支出后的稅率和差額,了解營改增前后稅負的變化情況。建筑企業在實施營改增后,需要將機器設備和庫存材料作為固定資產,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根據企業的年末總收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計算企業的稅負。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會計的影響
(一)影響會計確認
會計確認主要是指在開展各項會計工作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會計標準、明確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和會計要素,做好會計事項的確定和記錄工作。在進行營業稅核算時,涉及“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會計科目。在實施營改增之后,會計核算科目隨之增多。其中借方有6個,主要包括:轉出未繳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減免稅款、已交稅金、進項稅額、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方有4個,主要包括:銷項稅額、出口退稅、轉出多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影響會計計量
首先,對一般納稅人的會計處理會造成較大影響。增值稅差額征稅在非試點地區不適用,取得的款項和價外費來去除掉納稅人規定的項目價款后的不含稅余額交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進行會計處理時,由于扣除了銷售額,銷項稅額減少部分,需要在“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中予以登記。其次,對于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處理,小規模納稅人的營改增賬務處理需要從支付給非試點方的銷售額中扣除,導致應交增值稅大大降低,需要將減少的應交增值稅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中予以登記。
(三)影響會計報告
首先,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會按照11%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予以扣除,通常資產的賬面價值會小于營業稅征稅。增值稅進項稅額從原值中予以扣除,導致固定資產凈值下降,資產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影響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材料商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企業的負債增加,影響著企業的穩定運行。其次。對利潤表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業務收入減少,凈利潤沒有發生較大變化,營業利潤率增加。由于建筑市場是買方市場,服務價格受市場和政府引導較大,企業不存在定價能力。企業購買的材料由不含稅變成了含稅,并不是所有的成本都可以實施進項稅額抵扣,無法實施進項稅額抵扣的部分,導致預計成本減少,不利于企業的融資。
三、建筑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的策略
(一)做好企業稅收籌劃,降低稅收負擔
首先,申請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營改增專項資金是建筑施工企業內部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稅率,確保企業的平穩有序發展。企業要想做好稅收籌劃工作,降低稅收負擔,需要合理使用稅收政策,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做好財務統籌工作,將供應商的付款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如果支付資金負擔過高,需要申請過渡性財政扶持,防止企業稅負過高,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其次,做好招投標比價工作。將轉嫁稅負和合理避稅貫徹在簽采購租賃合同的全過程中,比價工作堅持可比性原則,對供方進行對比,從中選擇最適合企業的。最后,合理設計稅率,把握納稅時間。將稅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明確納稅時間,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意識到出具完整建筑材料的重要性,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確保企業籌劃方案的合理性,嚴格做好把控工作,確保企業籌劃工作的合理性,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二)加大財務風險管理,降低財務損失
首先,需要完善發票管理。結合發票種類的不同,做好定性和定量分析,納稅人主要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兩種,需要明確是哪種納稅人,明確增值稅發票的開具方法。給發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能力,防范財務風險,降低財務損失。其次,加強合同管理。建筑施工企業會與各個分公司和總部的名義簽訂合同,達到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的作用,同時也要加大對合同的后期管理,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適時監控和管理,嚴肅處理簽訂合同的違法違規行為。最后,合理選擇合作企業。人工費和材料費是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需要全面考慮勞務價格、施工材料產品和所抵扣的增值稅額,與擁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進行合作,增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能性。
(三)利用營改增優勢,降低人工成本
首先,對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將其交給第三方企業運作,重點發展資源統一和有前途的核心業務,將企業的主要業務與從屬業務分開,促使外包業務分離開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其次,做好培訓工作,提升人才素質。需要加大對管理層人員進行培訓,對增值稅有一定掌握,提高會計人員的核算能力和技巧經驗,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最后,更新設備和技術,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余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6,17:171+173
[2]林美月.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1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