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平輿縣中等職業學校 河南 駐馬店 463400)
摘 要: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近幾年來,旅游業的興起也反應了經濟水平發展提升,也展示了文化事業的繁榮進步,但單純的保護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關鍵是在利用中達到保護的目的。本文就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的關系及旅游文化的內涵和形式及意義做了相應的闡述。
關鍵詞:民族文化 旅游發展 保護 發展共贏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提高,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加快了腳步,各種大型節假日旅游套餐,特色旅游線路,經典旅游行,紅色之旅等詞匯紛紛出現。旅游無疑成為人們休閑度假,放松心境的一種方式,旅游不僅是觀光,其實也是一種文化,是地域性、多元性、民族性、藝術性等多方面因素融合的特色產物,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游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游體驗的旅游活動的集合。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旅游產業的性質也在發生變化。中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對人類的重要貢獻,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旅游業發展所依托的重要資源。單純的保護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關鍵是在利用中達到保護的目的。
一、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的關系
(一)旅游發展宏觀層面的幾個問題
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的關系,至少涉及三大層面的問題:一是民族地區也主要是西部地區,反映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旅游發展的現狀與規律;這些地區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但卻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后勁所在,所反映的不僅是東西部旅游發展的關系,先發地區與后發地區的關系,也是一個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問題。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區是一個主體性的資源,如何開發好這些資源,既有一個如何借鑒東部經驗,也有一個怎樣結合西部實際的問題,即經驗推廣與發展創新的問題。三是旅游產品的結構優化問題。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類的旅游產品,它們到底是單一的、還是復合的,是觀光為主、還是參與為主,如何開發利用比較科學,都還缺乏比較充分的總結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發展中很重要
旅游與文化是相互包融的。對于旅游業性質的認識,改革開放以后經歷了逐步統一的過程,現占主流的觀點它是一個產業。隨著大眾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經濟發達地區把公眾出游率,作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內容;宣傳、精神文明建設部門把旅游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一條重要渠道,作出了發展"紅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業的性質正在發生著一場重要的變化。也說明,旅游業的文化功能在進一步提升。
(三)民族文化關系著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的是文化的競爭。因此,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生命力。例如:云南麗江的納西族大研古城、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對于廣大西部地區來說,民族文化類旅游資源能否成功開發,將直接決定著旅游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開發利用是民族文化保護的最重要途徑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響大多來自外部,但直接構成的威脅主要來自內部。這兩者之間是一種外因與內因的辯證關系。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必須在利用和發展中尋找出路,通過使它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喚醒本民族對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和覺悟,自覺地去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當然,旅游作為一種促進人員流動和消費的經濟,對目的地民眾的生活、觀念和行為方式影響很大,也對民族文化具有相當的沖擊力,但只要在旅游發展中科學利用民族文化,對目的地民眾進行正確、充分的引導和規范,還是完全有可能趨利避害,在發展和利用中實現對民族文化的保護。
二、研究旅游文化,區分內在層次
(一)歷史文化,重現歷史
歷史文化文物所展現的歷史風貌,其中所包含歷史知識更具文化內涵,對曾經的社會關系,文化風俗很好的展示,是旅游者所關心和進一步了解的,歷史文化旅游就更注重這一方面的導向,及時的給民眾以歷史教育,真實反應當時社會的情境,影響人們珍惜歷史文化,樹立民族感和對歷史的繼承感。
(二)現代文化,展現風范
現代文藝作品給人以陶冶情操,養心凝神,提升欣賞境界,在旅游活動中廣泛存在,新的科學技術展覽、令人驚嘆,從而在旅游文化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旅游者對科技的追求,追求環保高新等科技,促使創新發展得到繼承。這也是文化旅游的一個積極方面。展現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是提升國力,凝聚人心的過程,不僅展示的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民族的向心力。
(三)民俗文化,陶冶情操
旅游景區中還包含著一種類型,就是以當地的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著服飾為主要特征的民俗文化。這種文化所展現的是當地地域特色,一個區域或者說是一個民族特有經歷所保留下來的獨特的生活習慣以及節日的特性,其中包含著這個民族的所區別于其他區域的獨有風范,讓人回味,值得紀念,這也是吸引旅游者的一個特有現象,能夠讓人們更多的了解歷史文化,起到傳承和融合民族情感的作用。
(四)道德文化,樹立文明
旅游文化所展現的人際交流、歷史故事很大層面上展現的了道德文化的追求,給旅游者一個真實的教育啟迪的過程,一些從古至今的道德情操,以及文化理念,并非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褪色的,反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認知。成為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給人們重現歷史場景,并進行道德層面的一次洗禮和加深的過程,是旅游文化的突出組成部分。
三、弘揚旅游文化,推動文化發展
(一)帶動經濟發展
旅游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繁榮,對于人們的消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近些年來,旅游的人數增加,無論是小長假、假期、蜜月旅游、紅色之旅等旅游線路,都是異常的火爆,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這也說明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進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旅游產業上就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人數的增加也說明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提升,也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側面反映。
(二)提升價值觀念
旅游文化的發展,旅游產業的進步,對旅游者的認知有一定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謂是較為深遠,能夠對歷史有進一步清晰的認識,對科技有更深層次的追求,對民族文化有更清楚的了解,對價值觀念有進一步的方向。旅游文化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不僅放松心情,還能學習和領會文化內涵,推廣文化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從歷史中歸納總結,從現實中反思自己,無論對青少年的成長還是歷史觀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尊重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的發展,讓我們看到過去,尊重歷史也讓我們銘記歷史,旅游文化也真是歷史在現實中的反應,讓我們清醒認識過去,有驚嘆、有奇跡、有悲歡、有更替。也正是這些歷史故事、歷史遺跡還在默默發揮著他的獨特魅力,也真是這種魅力,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的傳承和發展。文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淀物;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繼承性,現代的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文化導向,追求正確的文化價值,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旅游文化進一步發展,為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陸仁柱.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文化[J].世界經濟與治,1999,(11).
[2] 周朝琦等.品牌文化:商品文化意蘊、哲學理念與表現[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 陶曉紅.品牌文化是品牌力的重要依托[J].管理現化,2003(2).
[4] 王麗梅.論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影響[J].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