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秋暉 曹慶榮
摘 要:作為民族一項珍貴的文化遺產,太極拳已成為常德津市市社區健身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該文將選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全面考察津市市社區太極拳組織及工作開展現狀,剖析社區太極拳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津市市太極拳項目長遠發展的措施,提高津市市社區居民對太極拳的認識,重視對社區活動太極拳項目的宣傳,加強社區體育指導員和太極拳專業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津市市 太極拳活動 社區鍛煉者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202-04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Taijiquan Activities in the Community of Jinshi City
Ran Qiuhui Cao Qingro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128, China)
Abstract: Tai Chi is a precious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which can promote health, cure illnesses, and offer longevity. Tai Chi exercise in Jinshi communities is planning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fitness activ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 Chi activity in Jinshi city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anwhile, this paper also support beneficial propos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Tai Chi activities for residents, which can raise community awareness of Tai Chi, increase publicity, strengthen community instructors and help to build professional coach team.
Key Words: City of Jinshi; Tai Chi activities; Community Exercisers
太極拳是我國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拳術。在過去的幾千年里,通過無數優秀人士的反復鉆研和錘煉,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健身術和技擊術。常德津市市太極拳運動的發展也火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太極拳參與人數與日俱增,如何解決太極拳活動開展中所出現的問題和如何加強太極拳社區活動的站點建設問題成為研究之所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津市市保河堤鎮、渡口鎮、新洲鎮、棠華鄉、白衣鎮、李家鋪鄉、靈泉鎮的太極拳鍛煉者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文獻檢索和查閱國內近10年有關社區開展太極拳活動文獻、專著,收集與其相關的大量文獻資料,并對所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整理。
(2)問卷調查法。2016年4月發放230份調查問卷,回收問卷208份,回收率90.4%,有效問卷200份。津市市太極拳鍛煉者進行面對面調查。為了檢驗問卷的可信度,對不同小區的50名太極拳練習者進行重復發放問卷的方法測試,回收后進行信度檢驗,得出相關系數為:R=0.95,說明調查的信度較高。
(3)專家訪談法。走訪津市市社區委員會、太極拳協會,咨詢多個相關資深人士,深入探討研究問題,得到有效數據和信息。對專家進行訪談,確定研究指標和方法。
(4)數理統計法。所有數據用Excel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用百分比描述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津市市社區太極拳活動的基本情況
表1、表2可以看出當前,太極拳活動開展已遍及津市市各地,市內共有1個輔導站和多處太極拳練習點、兩個專業的健身會館,在走訪10個主要太極拳練習點中,了解到這10個練習點由練習者自發組織起來,其中保河堤鎮是影響最大,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時間最長的練習點。從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可以得出津市市太極拳練習者完全是自發的組織起來的,而且分布廣泛,年齡跨度大。其中,30歲以下占15%,31~55占30%,55以上占55%。因為55歲以上,身體的各種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性格變化快,行動遲緩,孤獨。太極拳能滿足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太極拳作為健身活動的首選。
調查顯示在太極拳練習者中女性練習者占61%,男性占39%,從總體上看女性練習者對于男性練習者。通過走訪知道太極拳項目外柔里剛、輕快柔軟的運動特征與女性練習者的生理需要相匹配。問卷能夠說明有太極拳鍛煉者參加太極拳時間有長有短,多數太極拳鍛煉者認為經常鍛煉有益腎精、強筋骨、抵抗疾病的功效,因此太極拳鍛煉要持之以恒。
調查發現調查對象的的職業分布雖然很廣泛,但是以機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為主。其他職業人群所占比例較少。通過走訪得知,機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的工作時間安排比較恰當,并且作息比較規律,有閑暇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太極拳鍛煉。文教人員太極拳練習者練習人數較少,主要是這一人群沒有發現太極拳的健身價值所在。工人、個體戶這兩人群參加太極拳練習的人數比例也偏低,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太極拳的健身價值和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固定的時間有關。
2.2 太極拳練習者鍛煉的目的和對太極拳的認識
調查結果可以得出,練習者學習動機強身健體占比例是最高的85%,陶冶情操76%,還有預防疾病60%,50%的練習者把選票投在了社會交往上,從以上幾個練習動機可以看出太極拳的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價值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
在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人只是知道太極拳。對太極拳了解的占25%,稍有了解的占總數的35%,完全未知的占到了40%左右。但是,對太極拳的認識僅限于24式太極拳和48式太極拳。沒有形成推廣太極拳與推廣中國文化的認識。從這方面看,太極拳文化的推廣應該得到重視(如表3)。
2.3 太極拳練習者選擇的主要練習內容的分布情況
表4數據結果顯示,津市市太極拳練習者選擇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作為鍛煉的主要內容,二十四式太極拳被練習者練習是最多的,占總體人數的50%。第二是占25%的四十二式太極拳,第三是占15%的太極劍,10%的居民傾向太極扇和陳式太極拳。分析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普及程度較高,這也與二十四太極拳的套路簡單易學,運動量也不大,對身體素質要求不高。選擇陳式太極拳和太極扇的人數相對較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陳式太極拳和太極扇普及程度不高及動作難度較大,不易掌握有關。
2.4 津市太極拳練習者的活動場所和學習的渠道
從表5中可以看出街心公園和廣場是被太極拳練習者首選的練習場所之一,這一人群占總數的75%,有15%的練習者選擇離住所比較近的小區或練習點,有10%的人會選擇健身會館或請專業的太極拳教練進行學習。小區也是清晨練習太極拳人數較多大的練習點。雖然,太極拳練習不受場地器材的影響,但天氣情況不好的情況下練習者多數是選擇在室內或家里進行練習。還有部分練習者會選擇在自己家里看光盤和看書近行練習單個動作。在調查中發現在眾多的太極拳練習者中,他們都是自發的組織集體練習,占到總數的80%。還有少10%的人群是單獨進行練習。分析可以得出太極拳鍛煉者中有20%是通過專業培訓學習太極拳的,15%是自學,而有65%的太極拳練習者是每天跟隨在有經驗的人后面進行模仿練習。
2.5 太極拳練習者的鍛煉頻度和時間
表6為練習者的頻度和運動時間的選擇,清晨有98%的練習者,下午有小部分選擇。分析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肯定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的時間安排有關,還有清晨的空氣清新,頭腦清醒,適合運動。此外,50多歲的人練習太極拳鍛煉較為規律,每周練習3~4次,練習次數占22%,每周1~2次,練習次數占到了14%左右,還有65%的練習是每天鍛煉的。在眾多練習者中,練習者的練習內容豐富。鍛煉者每次鍛煉持續時間在60~120 min的占55%,有5%的人活動時間超過120 min。其余練習者練習時間不足1 h。這些數據顯示這些鍛煉者的鍛煉意識比較堅定,心態比較平穩。大多數的練習者符合體育人口的標準。
2.6 津市市太極拳的專業人員和太極拳練習群體管理情況
調查得知,75%的社區太極拳鍛煉者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有25%的練習者是沒有組織的;20%練習者直到津市有過太極拳比賽,80%的練習者不知道有過太極拳的比賽,在津市市只有一個太極拳的輔導站。在很多練習點是沒有專門的負責人和指導教練,在練習的群體中專業的太極拳健身教練和指導人員也很少僅占5%,其他的教練和有經驗的的練習者人數少精力有限,起不到指導作用。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有70%和80%的人希望有專業的太極拳健身組織和有經驗專業的指導者。可見,他們對提升自己的太極拳技術是多么的渴望,和其他太極拳練習者之間的交流已經不能滿足練習者的健身需求。
2.7 影響太極拳練習者參加鍛煉的因素
從表7調查數據顯示,影響太極拳練習者堅持練習太極拳的因素有,不知道怎么樣去練習的占40%,由于不會而擔心自己不能堅持練習下去的占25%,場地器材不滿意和沒有專業指導教練的占20%,還有15%的人群是由于生活工作太忙碌而不能堅持練習的。綜合分析認為,鍛煉者沒有專業的指導教練,練習的專業水平不高,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還有就是鍛煉者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后的壓力大往往很疲乏,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沒有足夠的精神去進行練習太極拳。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練習群體老年化,青年練習者偏少
宣傳力度不夠,習者對太極拳的運動價值沒有足夠的了解。津市市太極拳練習者群體中是以5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體中青年練習者偏少,青年練習者對練習太極拳不感興趣,參與的動機不強。鍛煉者總體人數女性偏多,多數時間在1~4年。
3.1.2 自發練習,缺少專業的太極拳指導隊伍
在調查中發現,有65%的太極拳練習者是每天跟隨在有經驗的人后面進行模仿練習。而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練習者是通過專業的培訓班或者專業的指導教練學習的。在津市市有很多自發組織起來的的練習點,沒有正規的管理機構,社區的專業指導教練稀缺,場地條件有限活動經費不足。
3.1.3 政府不夠重視,宣傳的力度不夠
影響津市市的太極拳活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缺少有關部門的管理和重視,沒有把社區太極拳健身活動當作一項社會工程來對待。缺乏專業的人事管理,沒有組織比賽,沒有形成濃厚的氛圍,推動太極拳活動的有序發展。
3.2 建議
3.2.1 加大宣傳的力度,培養太極拳練習骨干
利用新聞媒體加強、加大對太極拳的宣傳,將太極拳的健身價值和太極拳的特點、好處等練習者關注的要點宣傳到位。建立多個太極拳的練習點,培養太極拳的骨干,舉辦社區太極拳的比賽。通過比賽號召和宣傳太極文化,吸納社區居民參加太極拳運動。
3.2.2 培養高水平專業的太極拳指導隊伍
聘請專業教練培訓具有思想、素質和組織能力的教練員隊伍。同時對社區太極拳練習者進行培訓組織比賽,是太極拳在社區活動中處于熱門運動。為津市市的太極拳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3.2.3 加強太極拳練習點的建設
建立太極拳的練習點和完善鍛煉場所,添加太極拳鍛煉的器械,以滿足太極拳鍛煉者的心里需要。組織開展太極拳活動,使鍛煉者有更好的交流經驗,促進練習者整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瑞存.社區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3):68-69.
[2] 郭志禹.太極拳養生文化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49-52,59.
[3] 賈亮,李富剛.我國城市社區武術發展的研究[J].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1):31-32.
[4] 陳旸,陳文勝,羅智波,等.社區體育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2):20-23.
[5] 李險峰,羅才良.對新疆石河子市開展太極拳健身運動的研究[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