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新
摘 要:在現今要求學生素質全面的發展的過程中,技工院校會經常在校園內開展體育活動,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做好意外傷害事故的防范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該文中,將就技工院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風險識別與應對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技工院校 體育意外傷害事故 風險識別 應對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235-02
在現今要求學生素質全面的發展的過程中,技工院校也在校園內開展了較多的體育活動,如體育競賽、社團訓練以及課外體育活動等,對學生心理健康、體制培養形成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在這部分活動開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近年來,因體育活動造成的危害事故經常發生,對學生自身安全以及院校正常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對此,就需要技工院校能夠對該項工作引起重視,通過科學風險識別方式的應用實現意外傷害事故的良好規避。
1 體育傷害事故風險識別
在技工院校體育活動中,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因素有:第一,學生健康因素。即學生因怕同學嘲笑等因素,對過往生理病史采取隱瞞態度,或者因沒有定期體檢不了解自身病情,如心肌炎、高血壓等,在高強度體育運動中則很可能出現意外;第二,組織管理因素。在技工院校活動組織中,部分教師往往以放羊式方式教學,而在學生自由活動過程中,卻沒有做好現場的管控,在問題發生后不能夠第一時間處理。而在實際課程組織中,也存在組織不嚴密的情況,并因此對教學秩序以及課堂紀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外,活動過程混亂、缺乏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都可能因此導致事故的發生;第三,安全防范意識淡薄。部分教育者思想大意,在課堂上沒有做好學生主動防護意識以及安全教育方面的培養,而在實際活動當中看見學生存在危險行為時,也沒有予以制止。這部分情況的存在,也將提升意外事故的發生幾率;第四,場地器材管理不當。在部分技工院校中,其所使用的體育器材以及場地存在管理不當的情況,如籃球架搖晃不穩、場地坑洼不平、鉛球場地同其他活動場地較為接近等。而在器材方面,也缺少定期的維護與管理,并因此使實際活動存在較大隱患;第五,安全教育缺失。在技工院校,通常在新生入學時期開展安全教育,但內容主要集中在緊急情況的安全疏散方面,針對體育運動傷害的安全教育較少。
2 意外傷害事故應對
2.1 風險回避
所謂風險回避,即如果即將開展的體育項目具有較大的潛在傷害風險,則可以通過對項目舉辦方案進行改變或者放棄參與的方式實現事故發生的規避:第一,對于體制特異、或存在生理疾病的人員,需要主動做好風險回避。在體育活動開展前,體育活動組織者以及教師即能夠對學生做好相關的說明,對于具有內臟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經過醫生診斷不能夠參與到劇烈運動的學生則需要禁止參加到體育運動當中。而患有風寒等易傳染疾病的學生,在面對劇烈體育運動時也應當避免參加,避免病毒出現感染以及進一步擴散的情況。而對于體質較弱、以及處于生理期的女生,也應當避免參加到劇烈的運動當中;第二,不良、惡劣環境風險規避。如果在活動開展前遇到冰雹、暴風雨以及雷電等惡劣天氣,則需要立即終止相關的競賽以及體育活動。對于我國南方沿海城市,在炎熱的夏季需要盡可能開展室內活動,避免在室外進行大運動量活動,以此避免中暑甚至是猝死情況的發生。
2.2 風險降低
對于該方式來說,即對于還沒有發生的風險進行防范、或當意外事故已經發生后對損失進行減輕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實際風險應對過程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方式。要想達成該項目標,就需要能夠在教學當中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提升教育者責任心與專業能力。作為體育教育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開展繼續教育,并對技工教學工作形成高度的責任心,以此實現潛在風險因素的充分應對,進而在新時期環境下對技工院校的行業發展以及身心特點進行充分的適應。在體育競賽以及教學活動開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策劃以及準備工作,對競賽、教學當中不同環境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好提前評估,并做好針對性應急預案的準備,在每一次活動開展前,需要充分掌握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如經過檢查發現有學生存在不適合參與活動的情況,則需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在實際活動組織中,也需要保證整個組織過程具有有序、嚴密的特征,在日常訓練中,需要根據隊員水平做好方案的制定,避免出現超出承受能力的情況。而在具體工作中,更是要做好自身責任心的樹立,對學生在活動、學習當中的表現進行細心觀察,保證對不同教學內容都能夠提供有效地幫助、保護措施;第二,安全教育常態化。除了做好重大自然事故應急演練外,也需要能夠對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形成重視。作為教育者,需要在日常工作當中樹立起強烈的安全意識,以多種方式的應用將安全意識落實到不同活動以及具體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過程中常見損傷、問題的處理應對方式進行掌握,并做好學生健康檔案的建立,以此能夠及時做好潛在安全隱患的發現。此外,需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其在活動當中能夠對可能帶來的意外傷害形成主動認知,在對潛在風險進行主動避免的基礎上做好自我保護;第三,場地器材科學管理。在工作當中,技工院校需要根據自身實際做好體育場地以及器材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對于現有場地以及設備器材,需要定期做好維護以及檢查工作,如果經過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則需要及時進行修復處理,而如果器材或者場地已經不能夠滿足競賽以及體育教學需求,則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對于室外場地設備,則需要根據其材質類型做好對應的維護方案,在延長其使用壽命的同時提升其使用安全性,以此規避因場地器材問題所導致出現的風險因素;第四,完善醫務監督。在日常工作中,技工院校需要根據中高職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做好醫務監督工作的完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體檢內容以及次數進行適當增加,也可以聯系實際做好針對性檢查選項的增加,以此在對學生生理疾病進行及時發現的基礎上實現意外情況發生的有效預防。
2.3 風險轉移
該方式即是指體育運動組織者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將可能產生損失或相關后果實現對第三方組織轉移的風險處理方式。保險即是其具體實施的最主要方法,作為管理人員,可以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購買安全意外保險,且可以由學校購買校方責任險。在該種情況下,當人體意外傷害事故發生后,則可以由保險公司實現這部分費用的承擔,在實現學生家庭、學校經濟負擔減輕的基礎上實現了風險損失的轉移。
3 結語
在上文中,對技工院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風險識別與應對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就需要院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風險因素識別,以針對性方式的應用規避問題發生,在避免、減少事故發生概率的基礎上實現學校體育運動的正常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勇,于娜.風險管理在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中的應用[J].新西部,2007(11):82-83.
[2] 黃亨奮.對我國普通高校戶外運動意外事故發生原因的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132-133.
[3] 劉紅,石巖.我國中小學生“公路跑操”現狀、成因及對策[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