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璟
摘 要:共創良好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為了能夠早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要重視全國各地林業的發展。它是實現這個長遠目標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雖然我國的營林工作的開展已有一段時間,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營林造林現階段工作中的瓶頸以及相應的改善方法。
關鍵詞:營造林;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S7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9
隨著共創和諧社會、維持生態平衡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林業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從根部抓起,從最基本的育苗到對樹木的管理。林業的發展能夠大大改善環境的現狀,也是有效的途徑。相關的工作人員要認識營林造林的重要性,深入開展這項工作。
1 在營林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主要瓶頸
1.1 林業后期保護不足,缺乏管理
目前許多營林存在一個相同的問題,即樹木的生命周期較短,存活的時間遠小于預期的壽命。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后期缺乏撫育,營養的攝入量不足;監管力度不大,大量的數目被砍伐或毀壞;病蟲、鼠蟻的入侵等。這些因素的存在對樹木的生長起到嚴重的威脅。歸咎到底,相關林業工作者對這些林業缺乏管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1.2 育苗基地水平有待提高
林木種子單一化是當前培育基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林業種子培育研發中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造成難以有效地開展種子研發工作。如:培育方面的人才缺乏、研發資金過少、與市場之間的交流不多等。從種子的生產組織層面來分析,當前的育苗組織形式難以與市場接軌,它的研發和投入市場速度遠遠低于市場的發展形勢,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業的發展。
1.3 造林的更新工作難以實現
許多森工企業為了節約一定的成本、時間和精力,在更新、完善造林工作時仍然按照原始的方式來展開。這種方式的運用經常會造成后期樹種單一、結構簡單、質量低下的結果,完全與適地適樹的原則背道而馳。由于市場化導向難以真正實現,不能最佳地了解到樹木的市場需求,使得設計作業量與市場投放量經常出現較大的出入,進而使苗木的成本大大提高。
2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國營造林生產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且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的增加了苗木成本,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2.1 加大森林管理力度
為了能夠有效地對森林進行管理,需要大量減少人為因素對森林的破壞。林業管理者可以根據當地林業規模的大小來設立林業站,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進行網格化管理,進而提高整體的森林防治能力。林地資源結構的管理也不容忽視。林業設計工作者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盡量使資源結構可以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災等危害發生的概率,也有利于防蟲害工作的順利展開。無論是基層林業工作者還是主管部門領導者都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將自己的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細小的層面,努力實現它。林業站的工作人員要定期向上層領導反饋當地的狀況,領導者也要積極配合基層人員的工作需求,如:物資的需求、設備的更新等。
2.2 加強育種、育苗基地的建設
研發優良的樹種是發展林業的關鍵步驟,也是最基礎的一個關卡。要想改善當前這種局面,必須遵守基本的2個原則:以改善森林生態功能為主要目標來展開育種工作,這種有針對性地研發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在挑選樹種時,盡可能選擇根粗壯、莖多而發散,這類型的樹種生命力比較頑強,水土保持能力強。舍棄瘦小的樹種,只保留合格的品種;大量引起科研人才,進行新品種的研發。只有育種隊伍不斷壯大,才有效得改善整個育種基地的建設。在研發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如:溫度、土壤、水分、經濟效益等。政府、公司等機構也要予以資金或物質上的支持,減少育種工作順利開展的限制。
2.3 重視造林更新造林工作的實施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營林生產的工作取得較大的進步,但是在更新造林這個環節卻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相關企業需要動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資金來共同完成這項更新工作,而不能敷衍了事。各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各不相同,所以要實行“因地制宜”的策略,實現適地適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交流的便捷性,盡可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局面,從而有效地減少人工樹種的投入量,合理降低成本。對于一些作業采伐的森林,應該采用自然更新的方式,盡量減少人工干預。
3 結束語
我國營林造林工作正處于發展階段,還需要較長的時間、空間才能達到穩定的階段。雖然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許多社會公眾或林業管理人員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還是很不足。為了改善環境,實現生態平衡,廣大人民和政府機構要支持、配合造林的實施,努力實現植樹造林,將這個理念深深種植在每個人的心中,從而促進營林生產的長遠發展,強化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黃素婷.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提升策略探討—以廣東省樂昌林場為例[J].現代園藝,2016(20).
[2]嚴冰晶.黃河三角洲地區鹽堿地造林技術初探—以廣東省無棣縣為例[J].華東森雷諾經濟,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