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然
摘 要:如今,我國已是世界經濟舞臺上舉足輕重的一員。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有更多的企業會“走出去”,融入國際市場。是否有充足的國際商務人才作為后盾,關系到我國企業國際化的成敗。商務英語專業承擔著培養國際商務人才的重任,如何布局本專業的“商”元素將決定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一帶一路” 商務英語 商元素
中圖分類號:F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174-02
“一帶一路”大幕開啟,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窗口機遇期。國內頗多高校商務英語專業開始關注新常態下其專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諸多高校發力商務英語本科及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優化改革。就課程設計而言,依據《商務英語國家標準》,商務知識與技能課程占整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25%~35%為宜。據筆者了解,目前高校一般都依此比例,開設經濟學導論、管理學導論、國際商法導論、國際營銷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跨境電子商務等課程。突出的問題是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較為趨同,對如何科學合理地體現“商”元素缺乏統一的認識。筆者認為,簡單地摻雜進一些商學知識,恐是“入眼的沙子”,讓學生無所適從。因此,唯有在關注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有效嫁接國際商務知識,才能為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為企業的國際化提供可用之才。本文筆者擬從“兩化”視域粗略探尋如何有效布局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
1 “兩化”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天然視域
本文提及的“兩化”是指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土化(Localization)。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天然視域。換言之,就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目標而言,商務英語專業天生應是一個既需要注重全球化又必須關注本土化的專業。不關注全球化,缺乏國際意識,不利于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忽視本土化,企業不能融入其所運行的環境,則不利于企業各項商務活動的開展。因此,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必須著眼于“兩化”,為廣大企業輸送精通英語、具有國際視野、熟知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實現人力資本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效用最大化。
2 “兩化”與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
2.1 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與國之間政治、經貿上互相依存,文化上相互碰撞交融。當前,我國同世界各國經貿往來頗為頻繁,國際商務迅猛發展,跨國并購,對外直接投資(FDI)增長勢頭強勁,涉及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采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8個行業大類。2013年我國FDI就已突破千億美元大關,蟬聯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2014年,我國FDI繼續高速增長,創下1231.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4.2%。2015年,我國FDI流量創下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3%,超過日本躋身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是我國經濟順應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而這催生了對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大量需求。
2.2 本土化與跨國企業
全球化是趨勢,那些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和企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然而,企業國際化進程中,亦不可忽視本土化。所謂本土化,是指企業力圖融入國際目標市場,努力成為目標市場中的一員所采取的策略。企業不是目標市場的入侵者,應當積極融入當地文化,適應環境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受不同于母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及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在外國經營企業有諸多不便且風險較大,實施本土化策略有助于跨國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本土化分為產品本土化(企業提供的產品需符合東道國的各種標準)、市場本土化(企業的各項營銷活動需考慮東道國的市場環境和人文環境)、全方位本土化(企業人力資源、公司治理模式及企業文化需與東道國產生積極關聯)。此外,與東道國相關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構建企業聯盟,也是跨國企業本土化慣常采取的措施。無論何種本土化策略,都離不開大量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參與。
2.3 商務英語專業面臨來自“商”元素的挑戰
為更好地開展國際商務活動,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構建應關注全球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企業管理理念、跨文化意識、精通英語語言和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的國際商務人才。此外,國際商務活動必須考慮本土化因素,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構建,還必須關注本土化因素。比如,應注重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各民族文化特點等。
全球化大背景下,國際商務主要有國際貿易、投資、許可與特許等形式。其他形式有管理合同、承包生產、交鑰匙工程、BOT等。相應地,國際商務人才需要掌握國際企業管理理念、國際經濟法律環境、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國際投資(FDI和M&A)、國際營銷、許可與特許、國際工程承包、國際商務談判等諸多領域的知識。此外,跨國企業本土化,又增加了國際商務的多樣化和復雜性。總之,國際商務專業知識體系龐大繁雜,需大量案例教學和實踐環節去幫助學生,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內化。然而,對商務英語這類語言類學生來說,學好這些知識有較大難度。以英語為媒介學習、掌握這些知識更是難上加難。
3 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現狀及價值主張
本文所研究的商務英語專業的“商”元素構建,主要關注國際商務知識模塊的課程設計。目前,國內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務知識模塊呈現同質化特征。大多數高校商務英語專業雖開設商學導論、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國際商務談判等課程,教材大多選用國外原版影印教材,教學基本都采用雙語或全英教學,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或有兩個,一是學生對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上這些課程比較難,故學生畏難情緒較強;二是缺乏鮮活的案例和真實的實踐機會,學生不能把學到的知識活用到國際商務實踐中,紙上談兵,終究經不起實踐的考驗。因此,“兩化”視域下,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構建,需結合我國“走出去”戰略,擺脫語言的桎梏,優化課程設計,增加實訓、實踐環節,加大與企業的合作。
在學習商務英語語言的過程中,通過商務性語言教學材料逐步使學生將普通英語的語言能力轉換成商務英語的語言能力,這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內涵要求,也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主張。筆者認為,各項教學活動均需圍繞這一價值主張而展開。
(1)“商”元素課程,應注重英語語言學習和思維習慣的養成。精選不同類型的商務語篇,讓學生精讀,并運用英語對語篇進行分析和總結。組織學生進行國際商務知識競賽,加深學生對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的理解。加大各種實訓,如組織會議、撰寫市場調查報告、起草項目可行性計劃書、起草各類國際商務合同、模擬國際商務談判、應對管理危機等。通過這些任務,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國際商務的認識,增強學生國際商務執行力。
(2)筆者認為,“兩化”視域下,商務英語專業商務課程宜采用商務基礎課+商務專業課程群模式。如表1所示。

(3)加大實訓、實踐、產學研合作。商場如戰場,紙上談兵難敵真刀真槍。因此,如何讓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接觸真實的商務場景,顯得極為迫切。各類實訓、實踐平臺的開發和利用,是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目前,許多學校引進了商務英語仿真實訓平臺,涵蓋綜合商務英語,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單證等模塊。然而,國際商務某些領域的知識更新較快,受政策制度等影響較大,加強產學研合作,有利于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跟上國際商務動態的發展步伐。
4 結語
多元化、高層次的跨國經貿活動,需要大量外語水平較高且具有國際視野、國際商務知識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在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這條價值鏈上,商務英語專業的價值主張和價值創造究竟是什么,筆者在本文中的解答可能不甚妥當,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深入研究這一問題。總之,商務英語專業“商”元素構建有其自身的特點,即以“兩化”為視域,用最地道的英語語言,去梳理、掌握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用最鮮活的案例、最真實的國際商務場景去孵化出合格的國際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武保.商務英語專業與學科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2] 曹德春.商務英語本科專業若干方向的商務內涵建設構想[J].山東外語教學,2014(3).
[3]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3—2015年)[EB/OL].中國商務部網站.
[4] 本土化策略- MBA智庫百科[EB/OL].http://wiki.mbalib. com/wiki/本土化策略.
[5] 徐媛琳.中國跨國企業本土化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