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福祥
內蒙古庫倫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的實證研究
彭福祥
內蒙古庫倫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農民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是整個國家實現富強繁榮的關鍵部分。在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民問題一直得到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如何幫助農民脫貧,發展農村經濟是關系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主要以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為切入點,詳細分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間的聯系。
農村金融發展;農民收入;改革;“三農”問題
中國作為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致力于發展經濟,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不過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了很多重大問題,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就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直號召的“三農”問題。“三農”問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道路上的重要障礙問題,主要涉及的就是“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農民占據一半兒的分量。如何實現農民的收入增長,改善農業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核心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針對“三農”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措施都對于農村和農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回顧我國對于農村問題的改革歷程,其中重大的幾次改革事件主要是在1996年到2012年之間。在1996年8月我國實行的第一輪農村金融改革,這次改革主要關注點在于農村信用社,改革號召信用社由社員入股和社員民主管理,這為實現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奠定了基礎。在2003年6月,我國又實施了第二輪金融改革,這次的改革核心依然在于農村信用合作社。然而兩次的改革重點有所區別,第二次的改革更加傾向于改革信用社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盡管出臺的兩次改革都對農村問題產生影響,但是由于存量金融機構對外具有極強的依賴性,所以很難適應農村經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因此在后來的一系列關于農村金融組織的改革中,如何緩解農民的融資問題和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服務成為改革的重點。
農民作為農村問題的主要活躍因素,農民收入增緩直接取決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在我國,農民的收入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又必須依附于農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所以,針對目前我國農村領域廣泛存在的經濟緩慢增長問題,那么對于農村金融的服務關注則必須要比以往更為重視。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相對于過去有了較大改變。在這一系列改變背后盡管取得重要成果,但是經濟體制帶來的弊端也使農業發展面臨戰略性結構調整。其中,對于目前我國農村已有的金融抑制和城鎮化差距較大的現實狀況,我國如何使農村金融服務滿足農村發展需要,如何使農村金融機構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已然成為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和農民收入之間的一個重要問題。除此之外,也根據我國地域寬廣的現實因素,我國各省份之間經濟發展水平高低不齊。所以在農村實行的金融服務措施中,必須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是各省市之間農村金融發展的差異性,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體現因地制宜,才能保證針對不同區域所實施的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措施才會落到實處。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個人收入息息相關,在如今社會化互聯網時代,農民收入增長不僅跟隨農村金融發展出現新的氣象,同時也受社會發展出現問題和形式。在現在的農村發展中,農民收入來源的多樣性迫使農村群體的社會結構更加多元化,農村居民收入高低不同也導致農民的生活水平出現分層。所以,針對目前農村地區出現的收入不均問題,筆者對于提高整體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適當放松農村金融管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根據以往我國實施的農村金融管理可知,農村金融服務由于自身所具備的弊端難以促進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所以,在今后我國實行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措施中,一定要注意調整以前倡導的以國有金融資本為主導、對民間資本制定諸多限制因素的模式,而且還要在改革中必須賦予農民更多的主動權,例如農民的金融交易權等。此外,實現農村金融服務還需要鼓勵更多的農村資本進入金融市場,通過正確引導大力培育根植于農村經濟、真正為農村服務的金融機構。
第二,與市場接軌,培育社會型農村金融機構。社會效益作為整個社會的重要指標,涉及面廣,關注人群更為廣泛。在我國的農村金融改革中,使農村金融體系和市場接軌,與時俱進,必然會給農村金融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比如說在如何提升農民收入這所一方面,農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與農村金融結構密切相關。如果農村金融機構致力于追求創新,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必然會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緩解農民之間的所形成的動態均衡關系。
第三,構建體現國家層面的農村金融發展協調機制,為農村經濟繁榮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和條件。農村經濟發展作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國現存的農村金融體制中,農村金融體制由于具有極強的依賴性難以獨立經營運作,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只有做到金融與財政相互配合,充分發揮財政功能,這樣才能彌補農村市場不足所帶來的缺陷。此外,構建體現國家層面的農村金融發展機制,還需地方政府要加強與中央銀行之間的關系,加強中央與地方之間關于金融消息的溝通,實現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密切聯系。
農村作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地區,不管如何都要提升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實現最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這與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息息相關,也與構建和諧繁榮的社會主義國家密切相關。所以,在今后的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更是要牢記這一理念,切實做到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李明賢,葉慧敏.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的實證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
[2]霍焰.農民收入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互動研究[D].吉林大學,2013.
[3]朱德莉.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協整檢驗和VEC模型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4,(11)
[4]李林,張穎慧,羅劍朝.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5]張小琴.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