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強,王 巖,許鳳洪
(1.天津商業大學體育教學部 ,天津 300134;2.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387)
我國體育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
馬道強1,王 巖1,許鳳洪2
(1.天津商業大學體育教學部 ,天津 300134;2.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387)
體育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是體現我國綜合國力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體育產業的含義,調研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體育產業;現狀;策略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體育事業就呈現持續上升的發展趨勢,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對體育產業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直接推動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模式的不斷優化。但通過深刻分析發現,我國現階段體育產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體育產業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許多產業優勢還沒有很好的凸顯出來。體育資源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體育產業活動,可以滿足廣大社會群眾與日俱增的體育需求,推動各種體育項目不斷研發、銷售、服務等是十分有必要的。許多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開發利用現有的體育資源,并深入挖掘體育產業中所隱藏的商業價值,從而帶來了更大的社會效益。目前,我國體育產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還有許多方向和領域尚待開發。本文簡述了我國體育產業的含義,并深入分析了發展現狀,旨在探索出一些科學實用的發展策略,以期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相對于其他產業,體育產業屬于新興產業。近年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下,人們生活水平已得到了顯著提高,與此同時,也推動了體育產業的逐漸發展。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社會背景和評判標準不一,至今為止,體育產業還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定義,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看,體育產業的概念也各不一樣。市場經濟帶領下的體育產業指的是所有與體育有關的活動和經營形式。發達國家對于體育產業的定義是指在運動相關生產服務下能夠產生財富的所有產業。而在我國,往往將體育產業定義為:在市場的導向作用下,體育產品經過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4個環節,并形成系統的的體育產業發展規模,進而促使體育產業市場經營一體化。現階段,大眾體育產業已經在我國體育產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為我國體育產業提供源源不斷地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其自身在實踐經驗中也得到了完善和進步。努力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不但有助于維護保養我國體育場館器材設施,還有助于貢獻更多更好的體育設備給社會,一定程度上幫助群眾實現身心健康,這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由于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都僅僅注重學校體育和日常體育休閑鍛煉,發展水平一直沒有很大的提升,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例如,我國許多地區的體育設施和器材都只提供給服務范圍內的人群,市場意識相對淺薄,這種陳舊的器械使用觀念應該立即改變,當有體育器材空閑時,可以提供給周邊居民使用。目前,市場經濟日新月異,每天都在不斷發展,我國對體育產業的發展逐漸重視,各行各業通過自身所具備的體育人才和資源優勢不斷進步。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突飛猛進,體育產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沒有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加上我國尚不健全的宏觀調控制度,致使我國體育產業僅僅局限于普通體育訓練、體育競賽活動以及體育場地的租賃等方面,發展不夠開放,經營范圍也比較狹窄,因而導致體育產業無法淋漓盡致地發揮其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效益。
在經濟社會的支撐下,我國在加大力度發展體育經濟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為促使體育產業的發展培養人才資源,另一方面是為推動體育產業更好發展奠定基礎。即便如此,我國體育產業相關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是較為落后,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到實際應用能力都還需加大力度提高。目前,很多體育產業部門都缺乏經營管理人才,因決策不當而出現了很多問題,無法做到自負盈虧、順利發展。學校是體育人才的重要輸出地,而我國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職業水平比較差,局限了體育運動水平的提升。鑒于此,我國應繼續大力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非常必要。
企業贊助能夠有效解決體育產業的生存問題,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體育產業部門都沒有根據市場發展和商業規律設計相應的方案,以得到企業贊助。根據調查發現,企業并不是很重視體育的發展,更談不上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部分。在發展體育產業時,多是采用廣告宣傳的方式獲取企業贊助,除此之外,就是依靠政府指令性或是公益性的贊助。可以明顯看出,體育贊助缺乏規范性,資金用處也不透明。
當下,我國體育產業還存在很多發展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有5個方面的原因:(1)市場機制嚴肅死板。市場機制的嚴肅死板主要是因為政府干預過多,市場無法自由決定資源配置,嚴重限制了我國體育產業的改革、發展和創新;(2)政策法規不完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時間短,尚不成熟,相關政策法規還不成熟;(3)沒有系統科學發展規劃和方針。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體育產業發展都比較隨意,導致發展效率不高;(4)缺乏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和溝通。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與其他相關部門有效溝通是分不開的,但目前我國多數體育產業發展隊伍都沒有和其他部門建立完善的機構機制,無法相互配合,共同發展;(5)我國對體育產業監管不力。在我國,產業發展和國家的監管調控是密不可分的,體育產業也一樣,目前國家對體育產業的監管調控力度還不夠,無法推動體育產業高效有序的發展。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體育產業相關負責人需盡快解放思想,摒棄以往封建守舊的傳統觀念,及時更新監控管理方法,尋找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戰略。在尋求新突破時,因體育產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所以應該樹立正確的市場理念,結合城市區域規劃和發展,因地制宜,特別是要注重產業發展的品牌化、群體化、多元化發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發展體育文化。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起步晚,相關管理人才嚴重稀缺,導致我國體育產業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距離。所以,我國需利用好可以利用的各種機會培養專業人才,源源不斷地增加新力量,壯大體育產業人才隊伍,倡導創優創新。同時,拓寬人才輸入的渠道,在社會中公開選拔和聘用體育產業精英人才。此外,還要加大力度改革人事、分配、考核等制度,完善競爭管理制度,促使體育事業公平公正發展。并多組織活動和競賽,強化區域內體育運動熱情和良性競爭氛圍,為體育專業人才提供展現才華的機會。
目前,我國的體育產業屬于新興產業,國家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力度研究發展戰略,改變傳統政策下體育產業的慢速發展機制,將其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綜合國力的提升點,并立足于當下體育產業的發展環境和現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尋求多種方法實現發展突破,修訂并健全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促使形成科學有序、合理高效的宏觀調控制度,為我國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條件,促使體育產業在科學的政策和宏觀調控下快速、健康的發展。
高校學生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認知水平也比普通社會群眾高,而且,高校學生正處于喜歡并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年齡,對健身運動比較感興趣。近幾年,隨著人們水平的提升,人民大眾都對自身身體狀況更加關注了,健身運動逐漸得到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愿意“花錢買健康”,而學校具有師資力量、教學經驗、設備較齊全等優勢,高校可以通過諸如健康講座等多種方式增強學生、各學科教師的體育消費意識,并采取創建輔導平臺、培訓小組以及咨詢臺的方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拓寬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路徑,在高校體育和健身輔導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強化學校的健身氛圍,培養全民終身健身意識,推動我國高校體育產業發展成功轉型。
將體育產業特色化、多元化發展,促使其和金融業、地產業、旅游業、教育業等的融合。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豐富發展方法,并分析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研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產業運行方法,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同時,將體育產業與新的市場改革機制結合起來,促使體育產業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發展規模,創新發展特色,將體育產業理念滲透于各個行業。
體育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是體現我國綜合國力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一方面要根據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合理運用社會各行業所具有的優勢資源,在全社會的支持下調動相關人才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新。同時,還要科學化解體育產業發展途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強化政府、企業、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健身觀念,在國家宏觀調控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充分展現市場功效,以此提高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體育產業必將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同,也必將逐步發展為可供全社會享用的資源,進而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唐春芳.中國體育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其發展策略[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
[2]孫彥,李春玲,崔曉.論我國體育產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
[3]盧元鎮,郭云鵬,費琪,等.體育產業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J ].體育學刊,2001(1).
[4]李大圣.中國體育產業的現狀與發展策略[J ].價值工程,2010(31).
[5]胡金寶,韓金磊.我國體育產業在市場經濟下的發展及對策[J ].河南科技,2010(18).
G812
A
1674-151X(2017)17-00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04
投稿日期:2017-06-11
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TJTY15-005);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TJTY15-008);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TJTY16-006);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HE4009);天津市體育局科研課題專項資助資金(SD201603)。
馬道強(1976—),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