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彩
憑祥市第一小學
深入探索“以情牽引”的有效教育模式
韋麗彩
憑祥市第一小學
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如興趣廣泛注意力容易轉移,情感強烈但穩定性差,獨立感增強卻逆反心理較重。如此時教師引導或管理不當,就容易使班級混亂,甚至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用什么辦法能讓這些刀槍不入的“金剛”學生有所轉變呢?本文就“以情牽引”模式總結經驗,深入研究多種有效教育模式。
教育;情感;引導
十一、二歲的少年兒童,他們的心理發育已達到一定程度,從一張白紙變成了色彩斑斕的彩色畫。他們興趣廣泛易轉移,情感強烈但穩定性差,獨立感加強而逆反心理較重。因此,他們往往會在學校中有些不良表現。如此時教師不加以引導和管理就容易滋長其不良行為,影響其他同學,破壞班級秩序。
本人接的是全校人數最多的一個班級,共71人。其中有一個學生是年級出了名的“金剛”,可以說刀槍不入。一年級剛開始第一天掛了彩,第二學年手斷了兩次。以其為首的幾個同學湊在一起經常上演“嘉績”:打架、課堂搗亂、學習成績落后等且不說,甚至還以絕食要挾父母。面對如此頑劣的學生,我沒有想過放棄。本人先通過多次家訪,調查原因。通過分析原因思考解決辦法,在探尋解決的辦法過程中閱讀相關教育工作書籍,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終于探尋出一條思路。
問題學生并不是都沒有希望,教師不應該輕易放棄他們,而是應該善待每一個學生。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說過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應報有希望”。為此,我決定對他們進行以愛之名的思想教育,堅信他們是待放的花蕾。
首先,我表明立場并在班會上鄭重宣布:“不管你們過去表現如何,那都已成為過去。老師不看過去,只看現在和將來。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做得好,老師就認為你是一個好學生……”。
然后,一對一獨立教育。說是教育,更貼切的應該是談心,以情說理。告訴學生三年級就應該有三年級的精神面貌,他們是一、二年級學生的哥哥姐姐了,應該對他們起到榜樣的作用,同學們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熱愛集體,不為班集體抹黑。在學習上并不對他們苛刻要求,先要爭取端正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后期爭取比一比,爭當學習標兵。
經過一段時間以情說理的教育,已使得部分同學從內心開始萌發學好的念頭,并漸漸付諸行動。間隔一段時間后,針對大家對這部分學生還是用特殊眼光看待的實際,主持了一個以“表揚”的主題班會。會上問題學生們也表達了自己改正的決心,態度非常誠懇,其他同學也對他們表示支持。“以情說理”方案初顯成效。
人之初,性本善,盡管他們表現出種種不良行為,但本質都不壞。要想幫助他們改善,關鍵是要摸清他們的心理動態。平時我仔細觀察他們的表現,經常找他們以及周圍相關同學談心,由此掌握了他們詳細的個人及家庭狀況,還有內心的真實想法。
我了解到一名叫友基的學生父母離異,母親無暇照顧,他跟隨父親,平時他自覺性差導致了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和忘性大的毛病。“不管嚴寒酷暑,你爸爸都要起早貪黑的去賺錢,供你讀書,辛苦嗎?受罪嗎?”“受罪。”“他受那么多罪還不都為了你?為了讓你上學長點出息,你學不好怎么對得起他受的那些累呀!咱這么大了,得知道學好爭氣……”他眼中噙滿淚水,一個勁兒點頭。經過一番誠懇的面談,某些話可能觸動了他的心靈,他開始慢慢地改正錯誤。
其他問題學生我也是針對他們具體的情況,逐一談心,幫助他們轉變心態。
我關心、愛護、理解、幫助他們是因為我深知: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首要條件。要轉化,首先要感化,使師生的情感達到融洽,對他們的教育、轉化,需要我們用火熱的心去溫暖,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強制命令、訓斥懲罰。那樣必然激起他們的對抗情緒,事與愿違。
我們班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少,他們大多性格孤僻,不容易相信人,不愛與別人接近,喜歡獨來獨往。對他們,我只能采取慢慢感化的教育模式,硬的不吃來軟的,有的則軟硬兼施。其中曉婷同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曾與其父親合力教育多次她也不知悔改。后來我就有意放松關注她一段時間,暗自仔細觀察她的言行,發現她特別體諒家長,而且吃順不吃嗆的特點。我就對她采取了特殊的辦法——多鼓勵,多牽就,多關懷。我幾乎每天都鼓勵她,只要她不惹事或完整地完成一件事,不管質量如何,我都先給予肯定。有一次,她因為沒有新作業本,所以沒能及時做作業。我了解后主動給了她兩本。“不要,我又不是沒錢買。”她拒絕了。“拿著吧,這不是別人的,是老師給你買的。趕快寫吧,把作業寫好點就是對老師的謝謝了……”。經過一番勸說,她接受了,并且作業寫得相當清楚認真。后來,我還請她的母親來校看她,她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我知道這次她被感動了,而且在慢慢的進步。
那些缺點多的人往往是最需要關心的,也往往是最重情的。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的那樣:“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贊美。”情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它在無形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能感人于內心,育人于無形。可促使積極地接受教育,使“情通而理自達”。
自尊心強是這一代孩子的普遍特征,教師應當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積極尋找他們的優點,看淡缺點,利用那些積極的因素克服消極因素,這是轉變的關健。教師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說話時就要重情,要用心,更要將心比心,避免直接觸及或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言行。
我班有一個叫佳樂的學生,學習成績差可勞動上積極肯干,穩當牢靠,并樂于助人。通過多次談心,對他的優點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并告訴他“如果你能把勞動的勁頭放在學習上,同學們肯定會更喜歡你,更愿意聽你的指揮。他們還會說你真棒……”他有所領悟了,后來我只要是發現他在學習上有一點兒進步,就會當眾表揚他,也為他樹立威信。現在他終于跨過了不及格的門檻,同學們也對他另眼相看,他也增強了自信。
情的作用是無限的,它能產生強大的震憾力,震顫每個人的心。它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在教育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用情來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師生間的感情相融,在情的關愛下,就能培育出有用之才。
[1]林婷婷.淺談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把好愛的天平.學周刊,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