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林 (甘肅省涇川縣文化館 744300)
淺談歌舞劇《女神·西王母》中的跨界創意
魏毅林 (甘肅省涇川縣文化館 744300)
歌舞劇《女神·西王母》以古代涇、渭河上游歷史為背景,講述了西王母從出生到轉變為女神的人生歷程以及與周穆王之間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贊頌了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該劇在創作方式上突破了傳統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集舞蹈、歌劇、話劇、戲曲、動漫、魔術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融為一體,以動漫的形式為人物造型。在服裝設計上打破了中國傳統服裝制式的限制,納入大東方的設計理念。作為一部多元融合的超古典跨界歌舞劇,其創作理念、舞蹈編創、人物塑造、服裝設計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跨界;歌舞?。晃魍跄?/p>
西王母有華夏母親之稱。甘肅涇川是海峽兩岸共同認定的西王母文化起源地和發祥地。涇川境內始建于西漢元封年間的王母宮是中國最早的西王母祖祠。2008年“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歌舞劇《女神·西王母》是涇川縣委縣政府籌資,由北京趙小玲文化工作室創意制作,協同甘肅省歌舞劇院、臺灣當代傳奇劇場等單位聯合打造的國內第一部以西王母為題材的舞臺劇。2014年9月12日在甘肅大劇院成功首演。該劇以古代涇、渭河上游歷史為背景,講述了西王母從出生到轉變為女神的人生歷程以及與周穆王之間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贊頌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祈愿世界和平長久綿延。全劇共有十二場,每場都有不同的主題。用舞美與影像科技的幫襯,使演員可穿梭在虛虛實實的互動界面上;表演者人人都是能演能唱,能說能舞,使得表演方式更加多樣化;服裝吸取亞洲多元文化,有山海經的神怪奇幻和異域情調,還加上面具和盔帽以及假發的多層次運用;音樂采用混搭的大交響樂曲,既有歌劇技巧和音樂劇的流行浪漫,還有花兒、秦腔、馬頭琴的土地情感。于是,這場豐富多彩的跨界時尚歌舞劇就容納了歷史的深度,容納了文化的廣度,還富有了人性的魅力。不僅講述了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通過歌、舞等展示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心理,使鮮活、豐滿的人物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從而喚起觀眾的審美共鳴。
歌舞劇《女神·西王母》在創意上突破了傳統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集舞蹈、歌劇、話劇、戲曲、動漫、魔術等多種藝術表現元素于一體,以動漫的形式為人物造型,服裝華麗富有張力,臺詞時尚經典又詼諧風趣,作為一部多元融合的超古典跨界歌舞劇,其創作理念、舞蹈編創、人物塑造、服裝設計具有其獨特魅力。
在我國神話史上,西王母是首屈一指的尊神之一,其神話故事家喻戶曉??v觀甘肅眾多文化資源,甘肅涇川西王母文化遺產在當今人類文化遺產中獨具魅力,在我國民眾中有廣泛深入的影響力,其口碑正有待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生產力。“西王母”的文化符號起源于上古時期,在中華文明歷上有著上千年的傳播歷史,其形象也具有多樣性。在傳播過程中,人們不斷將人類美好的意愿編碼到“西王母”的文化符號中,使其內涵和神化功能不斷擴大?!拔魍跄浮钡奈幕柦洑v了幾千年的傳遞與疊加變得異常復雜、豐富,其形象既有原始樸素的原生形態,又有在漫長歷史傳承中衍生出來的再生形態。她既是生命之神的象征,又是婚姻、生育、和平之神的象征。文化產品要進行跨界發展,必須首先對原有的文化符號進行解碼,才能在時代要求下對原有文化符號進行有效再編碼,從而實現文化產品的跨界發展。
根據西王母文化符號的演變過程,可以將其解碼為:西王母與黃帝、周穆王交往的實質,是使兩國君主友好相會,目的是滅戰爭、求和平,是為和平之美;西王母作為西戎部落,是最早與中原民族融合的西部氏族之一,是為民族團結之美;西王母掌管蟠桃園和長生秘訣,是為長壽之美;西王母是中國文化中理想女性的象征,是女性美的最高追求,是為女神之美;西王母掌管瑤池,瑤池仙女各個容顏絕世、青春靚麗,是為青春之美;西王母被廣泛作為主管婚姻和賜人子孫的“送子娘娘”,是為母愛之美;在西王母的世界里,所有的生靈事物都具有靈性、萬般和諧,自然與人和諧發展,相互感應,是為自然之美。
歌舞劇《女神·西王母》是將解碼后的西王母文化符號通過歌舞劇的形式進行再編碼。將西方舞臺劇的經典藝術表現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一反大型歷史題材劇的大道具、大排場、多人員參與演出的傳統模式,融合臺灣獨幕劇、簡約劇的成分,將舞臺劇的制作過程集中在藝術創意、視覺效果、人物造型以及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上,減少了演員、道具等舞臺要素的過剩投入,整劇只需37人參與演出,在文化產品向外輸出時減少不必要的運輸成本。歌舞劇《女神·西王母》從動漫人物造型出發,緊抓青年一代的文化需求,并將中西方傳統音樂,搖滾樂、電子樂等現代音樂,花兒、秦腔等地方性音樂的藝術形態融為一體。在舞蹈形式上,采用臺灣“云門舞集”特有的唯美主義表現形式,與街舞、踢踏等現代流行舞蹈形式相結合,巧妙地融入現代光影技術,渲染神秘、夢幻的情景,借助舞臺空間打造人間仙境,搭建了一條聯通古今的時空隧道,通過傳統與現代美的結合展現出西王母傳奇、唯美、感人的故事。以造型的互動、音樂的互動、舞蹈的互動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視覺體驗。
本劇邀請在臺灣和國際具有影響力的跨界表演藝術大師吳興國導演作為本劇的總導演,旨在引進吳興國導演所具備的國際化視野,和他二十多年來探索出來的使傳統戲劇走出國門的藝術表演形式和經驗。吳興國導演的創作方式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音樂劇、話劇、舞劇、戲曲等基本概念,他將各個藝術體系中的精華融為一體,讓觀眾的視野得到一個空前釋放。這種藝術創作方式在國內尚屬一種新的嘗試,來自全國各地參與創作的演員們坦言,這種新的嘗試對演員自身的要求極高,必須是走出自我的復合型人才。傳統意義上的歌唱演員向來單獨以唱功就可以支撐全場,舞蹈演員是以肢體語言展示風格,戲曲演員是按照京劇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程式進行就可以完成一部劇目,但吳興國導演的這種創新,無疑打破這些傳統意義上的概念限制,要求歌唱演員不僅能唱還要能跳、能打;舞蹈不僅能舞也要能唱、能打;戲曲演員也必須從傳統戲曲程式化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中走出來,融入花兒、秦腔、街舞等新的元素。這種多元藝術表現形式之間的強烈碰撞,使所有的舞臺藝術要素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結合,它們的結合將產生一種特殊的舞臺效果。
擔任《女神·西王母》編舞的臺灣著名舞蹈藝術家林秀偉老師,其獨特的舞蹈風格被譽為“身心靈舞蹈”。這種舞蹈風格是透過肢體探索生命,以獨特的東方哲思和新世紀精神融入自然原始的生命,觸及心靈與內在的感官悸動。相對于古典芭蕾注重技巧與形式而言,林秀偉老師的“身心靈舞蹈”更加關注舞者的真實情感和自由表達,讓舞者的肢體充滿著一種寫意和冥思的精神?!杜瘛の魍跄浮吩诰幬璺矫娌捎眠@種不需要龐大陣容就可以完成的“身心靈舞蹈”,在這看似簡潔的舞蹈動作背后卻蘊藏著編舞者對于舞蹈意境的控制和細節的把握。在編舞過程中,林秀偉老師將東方的美學思想貫穿在整部劇中,體現出一種中國傳統詩詞和繪畫的意境。在女主人公西王母形象塑造上,林秀偉老師深入分析了西王母從女孩到少女,從少女到虎女,從虎女到女神的蛻變過程中人物性格的變化,通過對不同時期西王母舞蹈創編,展現出西王母女孩時的天真、少女時的清純、虎女時的野性、女神時的博愛。隨著舞蹈動作的不斷變化,女神西王母的形象、靈魂、精神和境界,也在觀眾的內心深處步步升華。
由于《女神·西王母》的觀眾定位是80后、90后的年輕一代,所以在編舞方面林秀偉老師將街舞、踢踏等現代舞蹈元素融入到她的舞蹈中,這種多元的結合也不免引起人物性格的多變,這也是《女神西王母》塑造人物形象時的一種全新嘗試。
舞臺劇的人物服裝設計是對人物整體狀態的設計。服裝不只是給觀眾提供人物的具體形象和離寄思想性格的軀殼,它更透露的是藝術形象所蘊含的情感和由情感所系連的某種思想傾向。好的服裝設計師,對這種人物整體呈現的狀態有著準確的把握。
擔綱此次《女神·西王母》服裝設計的是臺灣著名時裝藝術大師康延齡。在《女神·西王母》人物服裝設計方面,康延齡老師打破了中國傳統服裝制式的限制,納入大東方的設計理念,將中國、日本、印度等多元文化融入其中,同時又把西方禮服的剪裁手法運用其中,使觀眾親眼看到一個不曾想象過的、新穎的人物造型。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還可以看到日本、印度等東方諸國的文化元素。比如西王母少女時期的服裝流露出濃郁的日本浮世繪風格,而虎女時期的服裝則體現出一種叢林文化。西王母與周穆王瑤池相會時所穿著的服裝,康延齡老師將其設計成為一件白紗禮服,體現出女神西王母如希臘神話中雅典娜般的圣潔,好像一對新人相會時所穿的禮服,象征著愛情的純真。此劇中青鳥的服裝獨具特色,在色彩上有著強烈的異域風格,而形式上確是古典芭蕾舞的服裝變體,在舞者舞動時展現出青鳥的輕盈柔美、婀娜多姿。這種多元結合的服裝設計手法,看似不符常理、不合邏輯,卻成為一種文化新點,迎合了電玩時代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的審美需求,同時在娛樂之余又接受了傳統文化的熏陶。
在頭飾設計方面,康延齡老師又將日本能樂中的面具藝術融入其中。例如《女神·西王母》中魑、魅、魍、魎、蚩尤、饕餮、黑龍等形象設計,就是采用日本舞樂中的鬼神面,配以層次豐富、色彩對比強烈的服裝,營造出一個非同凡響的鬼神世界??道蠋熖寡赃@種舞樂面具式的頭飾,雖然能夠達到良好的舞臺視覺效果,但其重量遠遠超出傳統舞臺劇頭飾的重量,對演員的表演是一個極大挑戰。
《女神·西王母》中服裝材料的選擇極富創意,貫穿了康延齡老師一直堅持的環保理念,人物的服裝采用大量寶特瓶燒制、瓦楞紙箱重塑等方法??道蠋熣J為女神西王母是“大地之母”,她對生命、對人類、對自然的關愛,正體現出這種環保意識。
如上所述,跨界時尚歌舞劇《女神·西王母》的成功推出,為甘肅當下的文藝市場帶來了一場奪目的視覺盛宴,更重要的是該劇的跨界創作理念,為基層文藝創作劈開了新徑!
魏毅林(1981.12- ),男,舞蹈專業本科學歷,甘肅省涇川縣文化館副館長,從事舞蹈編創、群眾文藝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