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茜 (湖南工業大學 412000)
試論素食理念下的品牌形象
——以大蔬無界美素館為例
鄒 茜 (湖南工業大學 412000)
所謂“病從口入”,“富貴病”的得病率逐年增長,它與我們的飲食是息息相關的。然而肉質品多次被報道污染,素食文化卻得到廣泛傳播,深受人們喜愛。以大蔬無界美素館為例,從它本身的文化背景到環境美、食材美、生態美都為素食增加了附加值,使素食成為一種時尚。
素食;環境;食材;生態
為什么當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醫療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我們發生的病例卻越來越多。改革開放前,當我們還在辛勤勞動為解決溫飽問題時,人們的身體從不見這么多千奇百怪的病例,它產生的原因與飲食有關。
近年來我們發現,過去養豬要一年才出欄,現在四個月就有200多斤;過去養雞,從小雞長大為大雞也要一年,現在養三十五天就可以出欄,都是被飼料催大的,它影響人的健康。人類曾經因為吃動物,多次把瘟疫帶給自身。如19世紀因吃了患有炭疽病的牛、羊、駱駝等,人類自身患了炭疽病。1986年,英國的瘋牛病,讓整個歐洲的人們陷入“談牛色變”的困境。2003年,爆發的非典疫情,給許多人心理留下了深刻的陰影。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動物的血液與身體組織內含有尿酸和其他有毒排泄物等各種毒素。這些無疑不說明素食是人類健康首選。
1.素食理念
早在夏商時期,古人就吃素,北魏時期賈思勰所著《齊名要術》中有專門介紹素食的例子。明清時期,有大量介紹素食的著作和素食食譜。但大家說到素食,首先會想到佛教。大乘佛法傳到中國之后,梁武帝以身作則吃長素,在佛教里發起了素食運動,頒布了《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此舉一直影響至今。
人們對健康養生的愈加關注,素食早已不是佛教信徒者的“專利”。素食本身傳遞的就是清凈、自然、安康的寓意,素食文化源遠流長,它旨在倡導一種人文理念,使人類理智的克制自己的享受欲和占有欲,有助于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引導人們親近自然,敬畏自然。在《皇帝內徑》中就有記載“養、助、益、充”的飲食觀念,倡導“五谷為養,五谷為助”。
1.環境美
在寧靜、舒適的氣氛就餐,能享受怡然自得的樂趣,正是上海徐家匯的大蔬無界美素館所帶來的享受。美素館內,在空間布局上將方和圓作為視覺符號,方形的餐桌加上圓形的玻璃窗,還有橫條線條美觀的格柵,如此簡潔明了的設計,塑造了空間格調。另外大蔬無界美素館的五層樓,分別對應代表生命輪回的水、木、火、土、金五行,五行相生,互相生旺,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為大蔬無界美素館的品牌形象增添光彩。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中指出:“在某些人身上,的確有基本的審美需要,丑惡的事物使他們患病,身臨美的境界會使他們痊愈。”為了給客戶提供安全、舒適的就餐環境,大蔬無界美素館采用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環保硅藻泥裝飾材料等為美素館帶來高雅、端莊的氣韻。
2.食材美
健康與養生成為人們追求的新風尚,一份營養食物融合愜意的環境,是人們所期許的,這在大蔬無界美素館可以領略享受到的體驗。素館的食材它以一種創新,幽默的方式,呈現在你餐桌上,猶如一件件藝術品,食材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與活力。美素館對于原材料要求特別嚴格,為了做出新鮮美味的素食,在全世界走訪,尋找天然、優質的綠色食材。在尋找到好食材后,首先了解、考察食材的特性,再空運回來,團隊一起研發,不斷開發新的菜品,開創適合春夏秋冬的四季特性菜肴。精致的餐具也襯托出素食的美觀和人文關懷,以大蔬無界美素館內的杯子為例,把“把手”設計比較“長”,消費者在端熱開水時不會被燙到,這一個小小的杯子用心設計,也是美素館傳達的美意。
大蔬無界美素館不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是一件讓人愛不釋手的藝術品,每道菜,都有特別唯美的名字,也有迷人的故事。如“布蘭登堡的協奏”,布蘭登堡是德國重要的土豆產地,所以這道菜以土豆創意呈現,土豆搭配素館自制菌菇卷,撒上香脆杏仁片,再淋上秘制醬汁后,一道絢麗、可口的菜猶如一曲協奏,令人著迷。再如“陽澄湖”,由胡蘿卜、姜末、有機紅蓮,其中的有機紅蓮是采自湖南湘潭的歷朝貢品。可見食材新鮮獨特與貴重,采用天然的時蔬,制作美味的佳肴,呈現的每道菜都色味俱佳、回味無窮,都是獨具匠心的設計。
3.生態美
偉大的科學家、素食主義者愛因斯坦,他留給我們一句忠告,他說:“沒有什么能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生存的機會。”這句箴言告訴我們飲食與健康的關系,還指出了我們飲食與生存環境的關系,意義深遠。
我國每年殺掉100多億禽獸動物,養殖和捕撈無以數計的水產動物,不僅讓動物慘遭屠殺的痛苦,還付出巨大的生態代價。如:十個以上三峽水庫的水資源被消耗掉,全國三分之一的糧食被吃掉,造成草原沙漠化。動物排泄出來的糞便造成了土地、河流、湖泊和空氣的污染,最后危害著國民的健康。健康的素食是天然或很少經過人工加工的粗糧,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吃素不只影響自身,甚至影響整個大自然。大蔬無界美素館回歸自然,采用純天然的食材,做出“真味”。美素館內也不定期的舉辦健康沙龍活動,為人們解釋素食的意義以及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素食理念下的大蔬無界美素館有自己的品牌調性,表現在環境美、食材美、生態美等三方面。它打造了素食品牌形象,推廣了素食文化,受到人們的喜愛。也結合了自然美與藝術美,滿足了顧客的心理享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宣揚了回歸自然,順應自然的根本。使素食不再只是素食者和宗教信仰者的菜譜,它成為更多人健康的選擇,也讓更多人重新認識素食。
[1]徐清元.毒菜毒肉生產內幕[J].商界,2010(4):82-83
[2]陳秀仙.與素食同行下[J].醫療保健器具,2005(6):45-47.
[3]尤洋.中國素食的歷史發展[J].人間,2016,208-209.
[4]馬瑞.素食文化發展探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5(12):35-35.
[5]劉心.“且停亭”素食餐廳品牌形象設計[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6.
[6]蔡韜.素食的藝術—大蔬無界.美素館[J].食品與生活,2013(12):38-39.
[7]岑長慶.素食美學營銷研究[J].中國商論,2015(25):5-7.
[8]安吉鄉.論佛教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J].黑龍江史志,2009(14):91-92.
[9]彼得.辛格.第七章肉食何以破壞環境[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02f48d184254b35eefd3424.html.
鄒茜(1991-),女,湖南醴陵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主修視覺傳達。